“我没得选”—— 这大概是成年人世界里最常见的借口。可真相是,从你决定 “随波逐流” 的那一刻起,就不是 “没得选”,而是主动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我见过太多人抱怨出身普通、环境受限,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人生本就是一场 “自定义游戏”,你想怎么玩、玩成什么样,最终的裁判从来都是自己。那些看似 “被注定” 的生活,不过是你不敢改变、不愿付出代价的结果。
一、你与他人的差距,从不是 “出生预设”,而是 “选择勇气”
很多人把人生的不如意,归咎于 “出生条件”—— 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家境、没有出众的外貌、没有过人的天赋,所以只能过平庸的生活。可实际上,“出生预设” 并没有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天壤之别:绝大多数人的天赋、身体条件都处于 “平均水平”,你有的优势别人未必没有,你有的劣势别人也可能存在,综合来看,大家的 “初始起跑线” 其实相差不大。
那些 “天赋异禀” 的人,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 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没真正遇到过一个 “天生就比别人强一大截” 的人。社会的规则、资源的分配,本就是为 90% 甚至 99% 的普通人设计的,你完全有 “上牌桌” 的权利,有争取更好生活的资格。没人会剥夺你的机会,真正剥夺机会的,是你自己的 “自我设限”。
我认识一个朋友,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工,家里连供他上大学的钱都要东拼西凑。可他从大一开始就做兼职、学编程,毕业时别人还在愁找工作,他已经拿到了互联网公司的 offer,月薪是父母年收入的两倍。后来他又辞职创业,现在公司年利润过百万。他常说:“我从没觉得出身能决定什么,我只知道,我想过的生活,必须自己去挣。”
所谓 “出身差距”,更多时候是你逃避努力的借口。当你把 “我不行” 归咎于 “我没条件” 时,早已有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二、成长环境不是 “枷锁”,出社会的那天,就是你重塑自己的开始
有人说:“我从小就被家里灌输‘赚钱难、混社会难’,我早就被定型了,改不了了。” 可我想说:成长环境能塑造你,但不能定义你。从你出社会的那天起,你就有权利选择新的环境、新的人生。
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但未来的事,永远握在你手里。前 18 年被环境塑造的 “业力”,你完全可以用 18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去抵消 —— 就像我自己,从小被父母灌输 “普通人就该过普通生活”,他们总说 “赚钱难”“我们穷是命”,甚至不允许我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可 18 岁高中毕业那天,我就暗下决心:“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更好的路,我要自己找。”
大学时,我瞒着家里做兼职、尝试创业,失败了无数次也没跟他们说 —— 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的失败只会是 “早就料到的结果”,他们永远不会明白 “失败里藏着成长”。毕业第一年,我月入过万,远超父母的总收入,那时我才真正明白:所谓 “被定型”,不过是你不愿改变的托词。
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 “乱世”—— 它足够包容,哪怕你 “未开化、不完美”,也能轻松活下去,解决温饱根本不是问题。可正是这份 “包容”,让很多人失去了 “改变的动力”:既然不改变也能活,为什么要折腾?可你忘了,“能活下去” 和 “能活得好”,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社会不会逼你提升自己,但也不会主动给你 “超额的待遇”—— 你想要的更好的生活,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三、你从未 “没得选”,只是怕付代价
“我没看到过改变的方法”“我没遇到过好机会”—— 这是很多人逃避的另一个借口。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你敢说自己从没看过 “教你改变、教你成长” 的内容吗?第一次看到时,你改变了吗?第 N 次看到时,你行动了吗?还是直到现在,都只是 “看看而已”?
选择权一直都在,只是很多人没说:选择需要代价和坚持,不是像做题选 Abcd 那么简单。你只把 “轻松的选项” 当成选择 —— 比如 “安安稳稳上班、平平淡淡过一生”,而把 “需要付出努力、可能会失败的选项” 当成 “没选择”。甚至还会质问:“为什么就没有轻松又能变好的选择?”
可我想说:更好的生活,本就需要付出超额的代价。能在这个社会轻松活下去,已经是万幸了。那些只拥有 “生存能力”,却想跟社会要 “超额待遇” 的人,根本没看清自己的位置 —— 你什么都不想付出,凭什么什么都想要?
就像我创业时,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失败了无数次,欠过债、被人质疑过,可我从没想过 “放弃”—— 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必须靠这些 “代价” 去换。现在,我能独立操纵年入 20-50 万的业务,不是因为我 “运气好”,而是因为我走了别人不敢走的路、付了别人不愿付的代价。
四、你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人生是场 “自定义游戏”
我父母到现在都觉得 “赚钱靠运气”,他们总说 “我们努力了但时运不济”,可我知道:他们不是 “时运不济”,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 “生存游戏”,而不是 “致富游戏” 或 “自我实现的游戏”。他们信 “赚钱难”,所以一辈子都在 “难” 中挣扎;他们信 “普通人就该平庸”,所以一辈子都活在平庸里。
而我信 “世界上有更好的路”,所以我去闯、去试、去失败;我信 “我能靠自己改变命运”,所以我坚持、我付出、我成长。最后,我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样子 —— 这就是 “你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人生这场游戏,从来没有 “固定的剧本”。你可以选择 “随波逐流”,也可以选择 “逆流而上”;你可以选择 “轻松的平庸”,也可以选择 “折腾的精彩”。唯一的区别是:前者不需要付出代价,但也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后者需要你拼尽全力,但最终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从 “给别人打工都不配”,到 “能独立操纵业务”,这条路很难,但走得值。因为我知道,我玩的是 “自己定义的游戏”,而不是 “别人安排的剧本”。
五、自定义人生,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
“我没得选”—— 从此刻起,把这句话从你的字典里删掉。你从未没得选,只是怕付代价、怕失败、怕折腾。可人生最遗憾的,从来不是 “我没做到”,而是 “我本可以”。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你信什么样的未来,就去做什么样的行动。别再抱怨出身、别再纠结环境、别再害怕失败 —— 人生是场自定义游戏,你才是自己的主角。
记住:自定义人生,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从你决定 “不再随波逐流” 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就已经开始不一样了。你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 这句话,送给你,也送给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