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带着江南的湿润,拂过“盛唐香文化博物馆”朱红色的檐角。檐下悬挂的铜铃轻响,像是在复述一段跨越千年的故事。苏合香站在展厅中央,指尖轻轻拂过玻璃展柜里的“长安十二香”——从沉香的醇厚到麝香的清冽,十二只青瓷香盒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只都承载着她在盛唐的生死浮沉。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沉稳而有力,是萧策。他穿着一件素色棉麻长衫,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一道浅淡的疤痕——那是当年在河东夺取麝香脐时,被叛军的刀划伤的。“念唐刚才说,想把你复原‘警世香’的过程做成动画,放给来参观的小朋友看。”萧策的声音带着笑意,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展柜里的香盒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马嵬坡踏入时空通道,仿佛还是昨天的事。”
苏合香转过身,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的眉眼间仍带着盛唐将领的英气,只是褪去了当年的凌厉,多了几分现代生活的温润。这些年,他陪着她创办博物馆,整理唐代香文化资料,甚至学会了用电脑做文物登记,可每当他讲解唐代军事与香文化的关联时,眼中的光芒仍像当年在长安城头指挥防务时一样耀眼。“是啊,”她轻声感叹,“那时候我还担心,你到了现代会不适应,没想到你比我还快融入。”
“有你在,哪里都是家。”萧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安稳而踏实。正说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匆匆跑来,脸色有些慌张:“苏馆长,萧顾问,刚才安保系统报警,后院的香料仓库有异常。”
苏合香的心猛地一沉。三天前,杨国忠的后人杨明远曾以“文化研究者”的名义来博物馆参观,目光在“长安十二香”的配方手稿上停留了许久,当时她就觉得此人来意不善。没想到,他真的会动手。
三人快步往后院走去,仓库的铁门已经被撬开,地上散落着几片干枯的檀香木。苏合香冲进仓库,目光扫过货架——存放“长安十二香”配方原件的铁盒不见了!那里面不仅有她在盛唐时记录的配方手稿,还有萧策在唐代写下的军事笔记,上面记载着香在行军中的应用,是研究唐代军事与香文化的珍贵资料。
“追!”萧策当机立断,从腰间摸出手机——这是他现代生活学会的“新武器”,熟练地调出仓库外的监控录像。画面里,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身影正抱着铁盒往博物馆后门跑,身形与杨明远极为相似。“他往东边跑了,那边是老城区,巷子多,我去追!”萧策说完,转身就往外冲。
“等等!”苏合香叫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香囊,里面装着“寻踪香”——这是她根据《香经》改良的香料,遇热会散发出只有特定嗅觉能捕捉的淡香。“你带上这个,他跑不远。”她把香囊塞进萧策手里,“注意安全,我已经报警了。”
萧策点头,接过香囊,脚步轻快地消失在巷口。苏合香站在原地,心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而悬了起来。她知道萧策的身手,在盛唐时能以一敌十,可现代社会不同于战场,杨明远为了配方,说不定会携带凶器。她拿出手机,一遍遍地看着监控录像,祈祷萧策能平安回来。
半个时辰后,手机终于响起,是萧策的电话。“合香,我在老城区的戏台子这儿,杨明远被我拦住了,你过来吧。”电话里传来萧策的声音,带着一丝喘息,却很平稳。
苏合香松了口气,立刻打车赶往老城区的戏台子。远远地,她就看到萧策站在戏台前,杨明远被他按在戏台的柱子上,手里的铁盒掉在地上。周围围了几个看热闹的居民,有人已经拨打了报警电话。
“放开我!”杨明远挣扎着,脸上满是不甘,“那配方本来就该是杨家的!我先祖杨国忠当年在盛唐权倾朝野,若不是你从中作梗,‘长安十二香’早就成了杨家的传家宝!”
萧策的手微微用力,眼神冷了下来:“杨国忠祸国殃民,引发安史之乱,害得百姓流离失所,你还好意思提他?合香复原‘长安十二香’,是为了传承文化,不是为了满足你的私欲!”
苏合香走到近前,捡起地上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的手稿完好无损。她看着杨明远,轻声说:“杨先生,香文化不是私产,是属于所有人的财富。当年我在盛唐,用‘长安十二香’安抚百姓、辅助军队,就是希望它能造福于人。现在我把它展示出来,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唐代的香文化,而不是让它成为某个人谋利的工具。”
杨明远愣住了,挣扎的力度渐渐小了。就在这时,警车的声音传来,民警很快赶到,将杨明远带走。临走前,杨明远回头看了一眼苏合香手里的铁盒,眼神复杂,有不甘,也有一丝释然。
风波平息,夕阳透过戏台的雕花窗棂,洒在萧策和苏合香身上。萧策揉了揉手腕,刚才与杨明远搏斗时,不小心撞到了旧伤。苏合香拉过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道疤痕:“又弄疼了吧?回去我给你用‘疗伤香膏’敷一敷。”
“没事,小伤。”萧策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我们回去吧,念唐还等着我们吃饭呢。”
两人并肩走在老城区的石板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小贩在卖刚出炉的桂花糕,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远处博物馆飘来的檀香交织在一起,像是跨越千年的香韵在此刻重逢。
回到博物馆时,苏念唐已经做好了晚饭,摆在庭院里的石桌上。庭院里种满了制作“长安十二香”所需的香料植物——沉香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麝香百合开得正艳,还有从岭南引种的百年沉香木,如今已经长得亭亭玉立。
“爸妈,你们回来了!”苏念唐跑过来,接过苏合香手里的铁盒,“刚才警察叔叔给我打电话,说坏人被抓住了,太好了!”
苏合香笑着点头,看着女儿蹦蹦跳跳地去摆放碗筷,心里满是暖意。萧策走到庭院中央,看着那些香料植物,轻声说:“还记得当年在长安的‘合香居’吗?那时候你也种了很多香料,阿罗憾还总说你把院子弄得像个百草园。”
“当然记得。”苏合香走到他身边,“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长安十二香’会成为连接我们两个时空的纽带。”她抬头看着萧策,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你,愿意跟我来现代,愿意陪我做这么多事。”
萧策低下头,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该说谢谢的是我。若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死在安史之乱的战场上,也不会有机会看到这么精彩的现代世界,更不会有这么幸福的家。”
晚饭时,苏念唐兴奋地讲着学校里的事,说老师布置了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业,她打算写“长安十二香”的故事。萧策听得认真,偶尔还会补充几句盛唐时的细节,苏合香则在一旁笑着,给父女俩夹菜。
饭后,苏合香和萧策坐在庭院里的藤椅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洒在庭院里的香料植物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苏合香从口袋里掏出那枚玉佩——这是她从盛唐带回来的唯一信物,这些年一直带在身边。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你说,这玉佩会不会还有能量?”苏合香轻声问。
萧策接过玉佩,放在手心,仔细看着:“不管有没有,都不重要了。我们已经有了念唐,有了博物馆,有了彼此。”他把玉佩还给苏合香,握住她的手,“‘长安十二香’是我们的回忆,也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传承下去,就算没有时空通道,我们的故事也会一直流传下去。”
苏合香点点头,把玉佩紧紧握在手里。月光下,她仿佛看到了盛唐的长安——朱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大明宫的巍峨宫殿,还有她和萧策在“合香居”里一起制香的场景。那些画面与眼前的现代庭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
她知道,“长安十二香”的香气会一直弥漫下去,不仅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在她制作的香薰和香水里,更在她和萧策的爱情里,在苏念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里,在每一个了解这段故事的人心里。
夜风轻拂,带来庭院里香料的清香。苏合香靠在萧策的肩膀上,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她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有萧策在身边,有“长安十二香”的陪伴,她的生活就会像这香气一样,醇厚而绵长,温暖而安稳。
千年的时光,不过是一炷香的功夫。而她和萧策的爱情,却像这“长安十二香”一样,跨越了时空,凝结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