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后的第一个朝会,长生殿的空气里少了往日的沉闷。当小太监捧着鎏金香笼走进殿内,将一枚深褐色的沉香饼点燃时,醇厚的香气便如流水般漫开,缠绕在各位大臣的衣袂间。唐玄宗坐在龙椅上,深吸一口香气,只觉连日来因清查杨国忠党羽而紧绷的神经都舒缓了几分,忍不住看向阶下的苏合香,语气满是赞许:“苏合香,此香果然不负朕所望,有了它,朝堂议事都多了几分沉稳。”
苏合香躬身行礼,声音清亮:“陛下谬赞。此香能为朝堂尽一份力,是民女的荣幸。”她站在殿角,目光扫过各位大臣的神色——李林甫捻着胡须,眼中带着几分审视;几位武将则面露放松,显然也被这香气安抚了情绪。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沉香”本就象征“镇局”,如今能让朝堂氛围趋于平和,也算是为动荡的局势添了几分稳定。
朝会之上,大臣们围绕整顿禁军、安抚岭南流民等议题展开讨论,以往动辄争执的场面少了许多。每当有人情绪激动时,鼻尖萦绕的沉香气息便会适时提醒,让话语渐渐缓和。散朝后,李林甫特意走到苏合香身边,抚着胡须笑道:“苏东家这香,可比御史大夫的劝谏管用多了。往后朝堂若再有人争执,只需点上一枚沉香饼,便能定下心神。”
苏合香笑着回应:“李相过誉了,不过是古香恰好有此功效。”她心中清楚,李林甫这番话看似夸赞,实则是在试探她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如今“合香居”每月向宫中供奉沉香,她出入藏书阁查阅古籍也无人阻拦,宫中上下早已将她视作“皇帝面前的红人”,这般关注自然少不了。
不出几日,“沉香伴朝”的消息便传遍了长安。达官贵人纷纷派人前往“合香居”,想要购置同款沉香,可苏合香早已吩咐伙计:“沉香仅供应宫中,民间暂不售卖。”一来是百年沉香木所剩不多,需优先保证朝堂使用;二来她也明白,若将此香流入民间,难免有人借此炒作,反而会让“沉香”失去原本的意义。
这日午后,苏合香正在藏书阁翻阅唐代香谱,试图寻找“长安十二香”中“麝香”的记载,林公公突然匆匆赶来:“苏东家,陛下今晚在曲江池设宫宴,特意召您参加,还让您带上几枚新制的沉香饼,说要让各位王公贵族也尝尝这盛唐古香。”
突如其来的宫宴邀请让苏合香有些意外,但也明白这是皇帝对她的进一步认可。她连忙回到“合香居”,挑选了十枚品相最佳的沉香饼,用锦盒装好。萧策得知消息后,特意赶来叮嘱:“宫宴之上鱼龙混杂,杨国忠的党羽或许还在暗中观察,你务必小心,若有异常,立刻找禁军侍卫求助。”
苏合香点头应下,将萧策递来的小巧银哨藏在袖中——这是禁军特制的哨子,吹响后能快速引来侍卫。傍晚时分,她随着林公公登上前往曲江池的画舫,远远便看到池畔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画舫靠近岸边时,唐玄宗正与杨贵妃站在码头迎接,见她过来,皇帝笑着招手:“苏合香,快过来,朕给你介绍几位贵宾。”
苏合香走上前,才发现皇帝身边站着几位身着胡服的男子,为首之人高鼻深目,腰间佩着弯刀,正是安禄山派来长安“献马”的使者。她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按照礼节行礼。唐玄宗指着使者介绍:“这位是安禄山将军的使者,此次带来了百匹西域良马,为大唐边境添了不少助力。”
使者连忙躬身,语气恭敬却难掩倨傲:“能为大唐效力,是我家将军的荣幸。听闻陛下近日得了一种奇香,连朝堂议事都要使用,不知今日能否有幸一闻?”他的目光落在苏合香手中的锦盒上,显然早已得知沉香的消息。
苏合香心中警惕,却还是按照皇帝的示意,打开锦盒取出一枚沉香饼,递给身旁的小太监。小太监将香饼点燃,片刻后,醇厚的香气便弥漫在码头。使者深吸一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笑道:“果然是好香!只是不知此香能否在夜间点燃?我等胡人在草原上,习惯夜间燃香驱蚊,若是此香也有这般功效,倒是能解行军之苦。”
这话看似寻常,却暗藏试探——沉香主要功效是安神镇气,驱蚊效果甚微,使者刻意提及“行军”,显然是在打探此香是否能用于军事。苏合香不动声色地回应:“此香专为安神而定,驱蚊需用薄荷、艾草等香料。若是使者需要,民女倒可赠送一些‘薄荷香包’,虽不及沉香名贵,却能解驱蚊之需。”
使者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笑着道谢。唐玄宗并未察觉两人对话中的机锋,只当是寻常交流,笑着邀请众人登船赴宴。画舫之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琳琅满目,可苏合香却无心享用。她留意到使者频频与身旁的随从交换眼神,还时不时望向池畔的禁军布防,显然没把心思放在宴会上。
席间,杨贵妃特意将苏合香召到身边,拿起一枚沉香饼细细端详:“这香不仅好闻,还能让人安心。近日因兄长之事,我总是难以入眠,若是夜间点燃此香,或许能睡个好觉。”苏合香心中一动,连忙回应:“娘娘若是需要,民女可特制一款‘安神沉香枕’,将沉香粉末缝入枕芯,助娘娘入眠。”
杨贵妃大喜,当即应允。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听到使者起身向皇帝敬酒,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陛下,我家将军说,待明年春暖花开,便亲自来长安觐见陛下,为陛下献上更多良马和西域珍宝。”唐玄宗龙颜大悦,当即答应:“好!朕等着安禄山将军前来。”
苏合香却在心中冷笑——安禄山拥兵范阳,早已显露反心,如今却假意示好,恐怕是在为谋反争取时间。她悄悄观察使者的举动,见他趁众人不注意时,将一枚小巧的木牌塞给了身旁的一位官员。那官员正是之前被萧策调离城门守卫的杨国忠党羽,如今虽未被罢官,却也失了实权,显然是想通过使者与安禄山勾结。
宴会过半,苏合香借口更衣,悄悄离开展厅。她走到画舫的角落,吹响了袖中的银哨。片刻后,两名禁军侍卫赶来,正是萧策特意安排在附近的人手。苏合香低声嘱咐:“密切关注安禄山使者和那位穿青色朝服的官员,他们方才暗中传递木牌,恐有异动。若他们离船,立刻派人跟踪,查明他们的联络地点。”
侍卫领命而去,苏合香才稍稍放心。回到展厅时,宴会已近尾声,使者正起身向皇帝告辞,神色间带着几分匆忙。苏合香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清楚,一场新的危机已在悄然酝酿。安禄山派使者来长安,名为献马,实则是在打探虚实、联络党羽,而这看似平和的宫宴,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宫宴结束后,苏合香乘坐马车返回“合香居”。刚到门口,就见萧策等候在那里,显然是在等她的消息。苏合香将宴会上的发现一一告知,萧策脸色凝重:“看来安禄山果然在暗中谋划,我们必须加快准备。明日我就派人加强对使者的监控,同时清查长安城内与安禄山有联络的官员,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两人走进调香室,案上的沉香饼还在缓缓散发着香气。苏合香拿起一枚香饼,轻声道:“这沉香能安抚朝堂,却挡不住人心的贪婪与野心。想要真正稳定局势,还需找到安禄山谋反的证据,让陛下彻底醒悟。”萧策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放心,我们会找到证据的。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我都会与你一同面对。”
夜色渐深,调香室里的沉香气息愈发醇厚。苏合香知道,这场围绕大唐安危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她手中的“长安十二香”,不仅是回到现代的钥匙,或许还将成为守护盛唐的关键。她必须尽快复原剩下的古香,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