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雅集过后的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合香居”的门板还没卸下,门外就传来了一阵轻叩声。阿福揉着惺忪的睡眼去开门,只见两名身着青衫的书生站在雪地里,手里捧着卷轴,冻得鼻尖通红却难掩兴奋:“敢问这里可是合香居?我们是来求购‘墨韵香’的。”
阿福愣了愣,连忙回头喊:“掌柜的,有人来买‘墨韵香’了!”
苏合香刚在调香室整理好香料图谱,闻言快步走出来。见两名书生冻得搓手哈气,她连忙将人请进铺子,让伙计沏上热茶:“两位公子稍等,‘墨韵香’还在分装,马上就能给你们取来。”
“不着急,不着急。”其中一名书生捧着热茶,眼睛却不住地打量铺内,“我们昨日在曲江雅集上听王摩诘先生夸赞‘墨韵香’清雅独特,还为贵铺题了诗,今日一早就赶来,就是想亲自尝尝这‘墨香伴兰韵’的意境。”
苏合香心中一暖——没想到王维的题诗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她转身从柜台下取出一个青瓷瓶,倒出少量“墨韵香”放在香碟里点燃,瞬间,淡淡的墨香混着兰草的清冽弥漫开来。两名书生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随即露出惊叹的神情:“果然名不虚传!这香闻着就让人心静,难怪能得王先生青睐。”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这次来的是几位身穿锦袍的文人,身后还跟着挑着礼盒的仆从。为首的文人一进门就笑着说:“苏掌柜,我们是来向你道谢的。昨日在雅集上分得的‘墨韵香’,回去后细品之下更觉精妙,今日特意带了些薄礼,还望你收下。”
苏合香连忙推辞:“各位先生太客气了,能让你们喜欢‘墨韵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礼物我实在不能收。”
“苏掌柜不必推辞。”另一位文人笑着将礼盒递过来,“我们这些人平日里就爱寻些雅致之物,你这‘墨韵香’恰好合了我们的心意。再说,我们还想向你预定些‘墨韵香’,日后吟诗作对时用,也好沾沾这‘墨香雅韵’。”
推脱不过,苏合香只好收下礼物,同时让人登记下各位文人的预定需求。短短一上午,前来求购“墨韵香”和预定香料的文人就络绎不绝,铺子里的“墨韵香”很快售罄,连带着之前推出的“茴香香丸”和“迎春香包”也销量大涨。
傍晚时分,李婉儿带着一个锦盒来到“合香居”,一进门就笑着说:“苏掌柜,你猜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苏合香放下手中的账本,好奇地看着她:“难不成是雅集上的文人给我的题诗?”
“你怎么知道?”李婉儿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打开锦盒,里面装着十几张写满诗句的宣纸,“这些都是昨日雅集上的文人特意为你和‘墨韵香’写的诗,王维先生还特意嘱咐我,让我把他的题诗装裱好送给你,挂在铺子里,也能添些雅致。”
苏合香拿起一张宣纸,上面正是王维写的“墨香伴兰韵,曲江流雅风”,字迹苍劲有力,墨色浓淡相宜,一看就是精心书写的。她又翻看其他诗句,有的写“合香居里香满溢,墨韵一缕醉文人”,有的写“西市香名传长安,苏娘调香冠京华”,字里行间都是对“合香居”和“墨韵香”的赞誉。
“真是太感谢各位先生了。”苏合香感动地说,“我这就让人把王维先生的题诗装裱起来,挂在铺子最显眼的地方,也让顾客们感受一下文人的雅致。”
阿罗憾从后院进来,看到满桌的诗句,忍不住赞叹:“没想到一场雅集,竟让‘合香居’在文人圈里这么受欢迎。现在不仅西市的百姓知道‘合香居’,连长安的文人都来追捧,咱们这香铺算是真正在长安站稳脚跟了。”
“这还得多亏了婉儿姑娘的引荐和王维先生的题诗。”苏合香笑着说,“若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苏合香让人将王维的题诗装裱成匾额,挂在“合香居”的正厅中央,又将其他文人的诗句贴在铺子的墙上。过往的行人看到匾额上的题诗,都忍不住驻足观看,有的还走进铺子里,想要见识一下能让王维题诗的香料。
为了满足文人们的需求,苏合香特意扩大了“墨韵香”的生产量,还推出了“墨韵香礼盒”,里面除了“墨韵香”,还搭配了一支精致的毛笔和一方墨锭,深受文人喜爱。不少文人还将“墨韵香礼盒”作为礼物,送给外地的友人,“合香居”的名气也随之传到了长安城外。
这日,苏合香正在调香室里研究新的香料配方,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她走出调香室,只见一群身穿校服的学子围在铺子门口,手里拿着纸笔,正在抄写墙上的诗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苏合香好奇地问。
为首的学子恭敬地回答:“苏掌柜,我们是长安国子监的学生,听闻贵铺有王维先生和各位文人的题诗,特意来抄写学习,也想感受一下‘墨韵香’的雅致。”
苏合香笑着说:“你们要是喜欢,尽管抄写便是。我这就让伙计给你们沏茶,再点燃‘墨韵香’,也让你们在香氛中感受诗句的意境。”
学子们大喜过望,连忙道谢。苏合香让人在铺子里摆上几张桌子,点燃“墨韵香”,学子们围坐在桌旁,一边抄写诗句,一边感受着淡淡的墨香,时不时还低声讨论诗句的意境,整个铺子都充满了书卷气。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叹:“如今长安的商铺多是追逐利益,像‘合香居’这样兼具雅致与匠心的铺子,真是难得一见。苏掌柜不仅调香技艺高超,还能引文人墨客驻足,实在令人钦佩。”
苏合香笑着说:“我只是想让香料不仅仅是用来熏香的物品,还能成为传递雅致生活的媒介。能得到各位先生和学子的认可,我已经很满足了。”
随着“合香居”在文人圈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书画家也来铺子定制专属香氛。有一位画家特意让苏合香为他调制一款“画屏香”,要求香氛能让人在作画时灵感迸发,苏合香结合画家的需求,用松针、柏木和少量麝香,制作出一款清新又不失厚重的香氛,画家使用后赞不绝口,还特意为苏合香画了一幅《合香居赏香图》,送给她作为感谢。
苏合香将《合香居赏香图》挂在铺子的墙上,与文人的题诗相得益彰,“合香居”也成了长安文人雅士聚会的好去处。每天都有文人来铺子里品香、吟诗、作画,有的还会和苏合香探讨调香技艺,苏合香也从他们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唐代的文化知识,对盛唐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这日傍晚,苏合香看着铺子里谈笑风生的文人,又看了看墙上的题诗和画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想起自己刚穿越到盛唐时,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香铺,还得到了长安文人圈的认可,甚至能通过调香,将现代的调香理念与唐代的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香氛。
阿罗憾走到她身边,笑着说:“看你这笑容,是不是在想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苏合香点点头:“确实不容易,但也很充实。能在盛唐做出一番事业,还能结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我不会停下脚步,我还要研发更多的香料,复原‘长安十二香’,找到回家的路。”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阿罗憾坚定地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支持你。”
苏合香看着阿罗憾真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在盛唐的这段旅程中,有阿罗憾这样的朋友陪伴,有“合香居”这样的事业支撑,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铺子里,照亮了墙上的题诗和画作,也照亮了苏合香眼中的坚定。她知道,属于“合香居”的传奇还在继续,而她的盛唐之旅,也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