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官道上,晨光刚穿透薄雾,五百名禁军已列成整齐的方阵,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苏合香勒住马缰,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长安城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这枚刻有香纹的玉佩,自法门寺地宫寻得后,便成了她寻找回家之路的精神寄托。
“在想什么?”萧策策马靠近,他一身银甲,腰佩长剑,眉宇间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昨日唐玄宗亲自在城门外为他们送行,不仅赏赐了大量粮草和丝绸,还特意叮嘱他“务必护苏爱卿周全,拓大唐香料之疆”,这份嘱托让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几分。
苏合香收回目光,从行囊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后指着标注的路线:“我在想,河西走廊这段路最是难走,若是遇到沙尘暴或缺水,我们该如何应对。伊本使者说,去年有一支商队就是在这段路失联的。”
萧策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放心,我已让士兵携带足够的水囊和干粮,还准备了防风沙的帷帽。另外,我派去的探路兵会提前一日勘察路况,若有异常,会及时回报。”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们还带了十匹骆驼,骆驼耐渴耐旱,能在沙漠中帮我们运输物资。”
苏合香心中一暖,她知道萧策为了这次西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两人正说着,向导穆罕默德驱马过来,手中拿着一个皮囊:“苏姑娘,萧将军,这是西域特有的马奶酒,喝了能驱寒暖身,你们要不要尝尝?”
萧策接过皮囊,先尝了一口,确认无碍后才递给苏合香:“你少喝点,这酒虽度数不高,但空腹喝还是容易上头。”苏合香浅尝一口,只觉得口感醇厚,带着淡淡的奶香,确实比中原的米酒多了几分独特的风味。
随着萧策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向西行进。起初几日,沿途还有村庄和驿站,他们能补充新鲜的食物和水源。可越往西走,人烟越稀少,平坦的官道渐渐变成了崎岖的山路,周围的景色也从农田变成了戈壁。
第五日午后,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狂风卷起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不好,是沙尘暴!”穆罕默德大喊着,迅速从行囊中取出防风沙的帷帽,递给苏合香和萧策,“大家快下马,躲到骆驼旁边!骆驼体型大,能挡住一部分风沙!”
士兵们纷纷下马,将骆驼围成一个圈,所有人都躲在骆驼身后。苏合香紧紧抓住骆驼的缰绳,只觉得风沙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呼吸都变得困难。她想起阿罗憾临行前给她的现代指南针,连忙从怀中取出,确认方向没有偏差——若是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萧策将自己的披风解下来,裹在苏合香身上,又用身体挡住她,沉声道:“别害怕,沙尘暴来得快,去得也快。你闭上眼睛,捂住口鼻,尽量少呼吸风沙。”苏合香点点头,靠在萧策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
约莫一个时辰后,沙尘暴终于过去。天空重新放晴,可地上却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沙,许多士兵的铠甲和衣物上都沾满了沙尘,连马匹和骆驼都显得疲惫不堪。萧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黄沙,高声道:“大家检查一下物资,看看有没有丢失或损坏。受伤的士兵到我这里来领取伤药!”
苏合香也站起身,开始清点自己的调香工具和香料样品。让她庆幸的是,大部分物品都被妥善保管在防水的皮囊中,没有受到损坏。她看到有几名士兵的脸上和手臂被风沙刮伤,便从行囊中取出之前制作的“疗伤香膏”,递给萧策:“这香膏里加了薄荷和没药,有止血消炎的功效,让受伤的士兵敷上吧。”
萧策接过香膏,对苏合香投去一抹赞许的目光:“没想到你这香膏不仅能调香,还能治病,真是多才多艺。”苏合香脸颊微红,轻声道:“这都是从古籍上学来的方法,没想到真的能派上用场。”
队伍休整了一个时辰后,继续向西行进。又走了两日,他们终于抵达了河西走廊的第一个绿洲——月牙泉绿洲。绿洲不大,但泉水清澈,周围长满了胡杨和红柳,还有几户牧民在此定居。牧民们见来了一支大唐军队,起初有些警惕,但在穆罕默德的解释下,得知他们是西行考察的队伍后,便热情地邀请他们休息。
牧民首领是一位名叫阿依古丽的女子,她看到苏合香时,眼中满是好奇:“你是中原的女子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原的女子来西域呢。”苏合香笑着点头,从行囊中取出一盒“西域沉韵”香丸,递给阿依古丽:“这是我制作的香料,送给你做礼物。”
阿依古丽接过香丸,打开盒子后,立刻被浓郁的香气吸引:“这香真好闻!比我们西域的乳香还要香。”她兴奋地将香丸分给其他牧民,牧民们都对这来自中原的香料赞不绝口。
萧策趁机与阿依古丽交谈,询问附近的香料产地和部落分布。阿依古丽告诉他们,向西走三日,有一个名叫“香泉”的绿洲,那里盛产乳香和没药,许多胡商都会去那里采购香料;再往西北走,便是龟兹国,龟兹国的香料贸易十分繁荣,国王还专门设立了“香市”,供各国商人交易。
苏合香听到“香泉”绿洲时,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伊本使者曾说过,香神祠就在香泉绿洲附近。她对萧策使了个眼色,萧策会意,继续向阿依古丽询问香泉绿洲的具体情况。
当晚,队伍在月牙泉绿洲宿营。士兵们点燃篝火,烤着羊肉,穆罕默德则弹着西域的乐器,唱起了悠扬的民歌。苏合香坐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她原本只是想寻找回家的线索,却没想到在西行的路上,能感受到如此浓厚的西域风情,还认识了这么多善良的人。
萧策走到苏合香身边,递给她一串烤好的羊肉:“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这里的景色和中原很不一样?”苏合香接过羊肉,咬了一口,只觉得肉质鲜嫩,带着淡淡的炭火香:“是啊,中原的景色多是青山绿水,而这里的戈壁和绿洲,却有一种雄浑壮阔的美。”
“等我们到了龟兹国,你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景色。”萧策望着远处的月牙泉,眼中带着几分向往,“我曾听老兵说,龟兹国的音乐和舞蹈天下闻名,还有许多中原没有的水果和香料。”
苏合香点点头,又想起了香神祠:“萧策,等我们到了香泉绿洲,能不能多停留几日?我想寻找香神祠的线索。”萧策毫不犹豫地答应:“当然可以。我们这次西行,本就有考察香料产地的任务,多停留几日也无妨。而且,我也想看看,传说中的香神祠究竟是什么模样。”
次日清晨,队伍告别了阿依古丽和牧民们,继续向西行进。有了之前的经验,士兵们对西域的环境也渐渐适应,行进的速度快了许多。沿途偶尔会遇到小规模的商队,他们得知是大唐的考察队伍后,都十分热情地提供帮助,有的还赠送了西域的香料样品。
苏合香将这些香料样品小心地收好,仔细研究它们的气味和质地。她发现,西域的香料比中原的更加浓郁,而且种类繁多,有许多是她在现代都未曾见过的。她心中暗暗决定,等这次西行结束,一定要将这些西域香料带回长安,丰富“合香居”的香料种类。
走了三日,他们终于抵达了香泉绿洲。绿洲比月牙泉绿洲大了许多,周围不仅有大片的草地,还有几处天然的香料种植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乳香和没药香气。绿洲中的牧民看到他们,纷纷围了上来,穆罕默德上前解释来意后,牧民首领立刻邀请他们去帐篷中休息。
苏合香刚走进帐篷,便看到帐篷的角落里放着一个精致的香炉,炉中燃烧着一种陌生的香料,香气清新淡雅,带着淡淡的 floral 气息。她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香料?我从未见过。”
牧民首领笑着回答:“这是我们香泉绿洲特有的‘沙兰香’,只生长在绿洲附近的沙丘上。这种香不仅好闻,还能驱赶蚊虫,我们牧民都很喜欢。”苏合香心中一动,她从行囊中取出调香工具,小心翼翼地取了一点沙兰香的粉末,打算带回长安研究。
萧策则与牧民首领商议,希望能派几名士兵跟随牧民去香料种植园考察,同时寻找香神祠的线索。牧民首领欣然同意,还特意派了两名熟悉地形的牧民作为向导。
接下来的几日,苏合香一边研究西域的香料,一边等待考察士兵的消息。萧策则忙着与绿洲中的牧民建立友好关系,向他们宣传大唐的香料贸易政策,希望能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第五日傍晚,外出考察的士兵终于回来了。为首的士兵兴奋地向萧策和苏合香汇报:“将军,苏姑娘,我们找到香神祠了!香神祠在绿洲西北方向的天山脚下,那里有一座古老的石屋,石屋的墙上刻满了香纹,和苏姑娘玉佩上的纹路很像!”
苏合香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激动不已。她立刻站起身,对萧策道:“我们明天就去香神祠!”萧策点点头,眼中也带着几分期待:“好!我今晚就让士兵们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出发!”
夜色渐深,苏合香坐在帐篷中,手中摩挲着玉佩,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不知道香神祠中是否真的藏着《香经》,也不知道集齐“长安十二香”后,是否真的能穿越回现代。但她知道,只要有一丝希望,她就不会放弃。
而此时的长安,阿罗憾正站在“合香居”的后院,看着手中的密信——信中说,杨国忠的党羽已派人前往西域,试图在苏合香找到香神祠后,对她下手。阿罗憾心中焦急,却又无法立刻通知苏合香,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她能平安无事。
一场围绕着香神祠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苏合香对此一无所知,她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明日的到来,期待着能在香神祠中,找到回家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