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么沉默要么表扬,不当众批评人:表扬是 “软武器”,批评易结仇
村里的张叔以前管农机队时,总爱当众批评人 —— 有次小王修农机慢了点,他当着全队人的面说 “你咋这么笨,这点活半天干不完”,小王当场红了脸,后来不仅干活更消极,还总在背后说张叔 “刻薄”。
后来张叔听周老栓的劝,改了方式:小王再出小错,他私下里说 “你这次拆零件挺仔细,要是再加快点速度就更好了”;小王做得好,就当众夸 “小王今天修得又快又好,大家多跟他学学”。慢慢的,小王干活越来越积极,队里的气氛也融洽了。周老栓说:“人都爱听表扬,哪怕是再普通的人,批评只会让他记恨你,还解决不了问题。会表扬的人,能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出力,这才是高招。”
2、不给上级提意见:别指望 “几句话改变人”,避免给自己挖坑
镇上的小李在工厂当技术员时,发现领导制定的生产流程有个小漏洞,觉得 “提出来能提高效率,领导肯定会夸我”,就主动找领导说 “您这个流程有点问题,应该改成……”
没想到领导脸一沉:“我制定流程前没考虑过?用你教我做事?” 后来小李不仅没得到认可,领导还总把难干的活派给他。小李跟周老栓诉苦,周老栓说:“你连家里人的毛病都改不了,还想改上级的?上级就算知道错了,也不会认,反而会觉得你‘多管闲事’‘不尊重他’。提意见看似是为了工作,其实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说不定还会被穿小鞋,没必要。”
3、观望是一种智慧:不盲目表态,顺应时势不做 “出头鸟”
村里去年讨论 “要不要集体种反季蔬菜” 时,大家吵得热闹 —— 有人说 “能赚钱,赶紧种”,有人说 “风险大,别瞎搞”,不少人都急着表态站队。
周老栓没说话,只默默观察:看邻村种反季蔬菜的收成,问镇上收购商的价格,等大家吵了半个月,他才说 “今年市场上反季蔬菜太多,咱们要是种,得选个稀罕品种”。后来村里按他的建议种了特色蔬菜,果然卖了好价钱。周老栓说:“不明确的事别瞎表态,可做可不做的事别抢着做。历史潮流挡不住,该来的总会来,你要做的是等时机、顺时势,不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万一螃蟹有毒,最先吃的人最先遭殃。”
4、懂的事要假装不懂:看破不说破,给人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镇上的李老板总跟人吹 “我儿子在城里当大老板,月入好几万”,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儿子就是在城里开了个小面馆。有次有人故意问 “你儿子公司多大啊?”,周老栓赶紧打圆场:“不管干啥,能在城里站稳脚跟就不容易,李老板教子有方啊!”
事后有人问周老栓 “你明明知道,为啥不戳穿?”,周老栓说:“聪明不是用来让别人下不来台的,看破不说破是成年人的礼貌。很多事本就没对错,关键是维护人的情绪 —— 你给李老板留了面子,他以后有好机会也会想着你;要是戳穿他,他只会记恨你,你也落不着好。”
5、别人的话先辨真假,别啥都信:防 “套话”“探底”,不泄露软肋
村里的小王想自己开小吃摊,还没确定位置,就跟邻居说 “我想在村口租个门面,你觉得咋样?” 邻居问 “你有多少本钱啊?要是赔了咋办?” 小王没多想,就说 “我就攒了两万,要是赔了就只能再去打工”。
结果没过几天,村口的门面被邻居先租了,还跟人说 “小王就两万块,根本开不起店,我租了正好”。小王后悔不已,周老栓说:“别人说话都有目的,有的是猎奇,有的是套你信息、探你底。你啥都信、啥都说,相当于把自己的软肋露给别人,别人很可能拿着你的话坑你。多留个心眼,先辨真假再回应,才不会吃亏。”
6、懂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拼的不是能力,是 “软实力”
村里的陈老先生以前做小生意时,总爱 “送小礼”—— 给进货的老板带点自家种的蔬菜,给帮他拉货的司机塞包烟;别人帮了他的忙,他也会记着,下次一定还回去。
慢慢的,大家都愿意跟他打交道:进货老板给他算低价,司机优先帮他拉货,有好的生意机会也会主动告诉他。陈老先生跟周老栓说:“人和人的能力差不了多少,拼的就是能力以外的东西。会说话能处好一半关系,会送礼、懂礼尚往来能处好八成关系。人情世故就像气垫,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帮你少受不少罪,走得更顺。”
7、不培养随时能取代你的人:留 “压箱底” 的本事,才能让人敬畏
镇上的老木匠李师傅,带徒弟时从不把 “核心手艺” 教完 —— 比如怎么选最耐用的木材、怎么让家具拼接处更牢固,他只教基础的,关键技巧从不外传。
有人说他 “小气”,李师傅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是我不教,是这世道就这样。我把所有本事都交出去,徒弟学会了,老板还会用我吗?人得有自己‘压箱底’的东西,能拿捏别人,别人才会对你保持敬畏,才不会随便取代你。谈感情没用,有不可替代的本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后来他的徒弟虽然也开了木匠铺,但遇到复杂的活,还是得请李师傅来帮忙。
8、有些问题可以不用回答:保持神秘感,不暴露底牌
村里的张婶总被人问 “你家儿子一个月挣多少钱啊?”“你攒了多少养老钱啊?”,以前她总老实回答,结果别人要么说 “你儿子挣得也不多啊”,要么总找她借钱。
后来张婶听了周老栓的话,再被问这些问题,就笑着说 “儿子挣得够花就行,我也没那么多讲究”“养老钱嘛,够我吃饭吃药就好”,从不细说。慢慢的,没人再追问她的私事,也没人随便找她借钱了。周老栓说:“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回答,保持点神秘感,是保护自己,也避免别人看透你、摸清你的底牌。别傻乎乎和盘托出,糊弄一下,大家都心知肚明,没人会怪你,反而能少很多麻烦。”
9、想到的事一个人先做,别告诉别人:避免阻力和 “抢功劳”,悄悄成事
村里的小芳想做刺绣直播,没跟任何人说,自己偷偷学拍视频、练口才,等账号有了几千粉丝,能开始卖刺绣了,大家才知道。
有人问她 “为啥不早说”,小芳说:“要是早说了,我妈肯定会劝‘女孩子家抛头露面不好’,还有人会说‘你肯定做不起来’,甚至可能有人跟着学,抢我的粉丝。我要是失败了,会被人笑话;要是成功了,又会有人说‘我早就跟你说过能成’,抢功劳。不如自己悄悄做,等做成了再说,少了很多阻力。” 周老栓听了,夸她 “懂事”:“想做的事别声张,一个人闷头干,反而更容易成。”
10、看不清局势时,做局外人:跳出事件看人心,才能明晰处理方式
村里上次选 “村民代表” 时,两拨人争得厉害 —— 一拨人支持张叔,说他 “老实”;一拨人支持李叔,说他 “有本事”,大家吵得面红耳赤,还拉着周老栓表态。
周老栓没说话,只坐在一边听:看谁说话更实在,看谁背后拉了多少人,看大家争论时更在意 “能不能为村里办事” 还是 “能不能给自己谋好处”。等吵完了,他才跟几个老伙计说:“张叔虽然老实,但没主见;李叔有本事,但有点私心,咱们得找个机会跟他俩说说,不管谁当选,都得把村里的事放在第一位。” 后来选出来的代表,果然按大家的意见办事,村里的事也办得顺顺利利。周老栓说:“看不清局势时别掺和,做个局外人,看每个人的发言,就能摸清他们的心思。了解了人,就知道事情该怎么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