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渴望禁忌远超真相:抓住 “禁忌感”,便懂人性与流量
镇上开超市的小李,以前发短视频总拍 “超市打折”“新品上架”,看的人寥寥无几。后来他听人说 “禁忌感更吸引人”,试着拍了条 “超市仓库隐藏福利!胆小慎入 —— 最后 3 箱临期牛奶半价,手慢无”,还特意加了个 “非会员勿看” 的标题,结果点击量一下翻了十倍,仓库的临期牛奶当天就卖光了。
周老栓路过超市,跟小李说:“真相没啥新鲜的,‘不能看’‘要小心’才勾人。你看那些短视频,标着‘胆小勿入’的,谁都想点进去看看;说‘禁忌内容’的,反而更让人好奇。抓住这点,就懂咋拿捏人心、赚流量了。” 后来小李再发视频,偶尔会加些 “仅限老顾客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的话术,超市的客流量也越来越多。
2、赚钱要比别人强 100 倍:稀有才值钱,重复出真章
村里的小芳,刚开始绣刺绣时,总觉得 “比别人绣得快一点就行”,结果她绣的花样跟别人差不多,没人愿意多花钱买。后来她听周老栓说:“赚钱不是比别人强一点,是要强很多。你绣的跟别人一样,凭啥让人家选你?得练出别人没有的本事。”
小芳开始每天多练 3 小时,专门琢磨别人不会的 “立体绣法”,还试着在刺绣里加些本地的花草图案,慢慢练出了独一份的风格。后来有人专门找她定制 “独家纹样”,愿意出双倍的价钱,她的刺绣店也成了村里的招牌。她跟周老栓说:“以前总觉得差个机会,后来才知道,机会是练出来的。我练了上千次立体绣,才敢说比别人强,也才能赚到更多钱。”
3、克制欲望,别同时做太多事:摊子铺太开,啥也做不好
村里的后生小栓,去年想 “多赚钱”,又开水果摊,又帮人修农机,还想跟着别人种反季蔬菜,结果水果摊没人看,烂了不少水果;农机修到一半就得去管菜地,越修越乱;蔬菜也因为没精力打理,长得稀稀拉拉,最后亏了不少钱。
周老栓跟他说:“欲望太大会撑坏自己,一件事都没做好,还想做十件?你看人家李师傅,就专心修农机,把手艺练到最好,照样赚大钱。你得先把一件事做好,再想别的。” 小栓听了,关掉水果摊,放弃种蔬菜,专心帮人修农机,慢慢把口碑做起来,不仅赚回了之前亏的钱,还开了个小修理铺。
4、能伤你的是在乎的人:软肋在熟人手里,伤害才更痛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觉得 “仇人最可怕”,直到她最好的姐妹跟她借了钱,还偷偷把她种反季蔬菜的技巧告诉了别人,导致她的蔬菜卖不上价。张婶又气又难过,跟周老栓诉苦:“我从来没想过她会骗我,要是仇人,我还能防着点。”
周老栓叹着气说:“仇人伤不了你,因为你早有防备;在乎的人不一样,你把软肋给了他,他一戳就中。你对他不设防,他要是背叛你,比仇人伤你还深。” 后来张婶再跟人来往,虽然还是真诚,但不再什么都跟别人说,也学会了留个心眼,没再吃过大亏。
5、大多婚姻不幸福:退让与改变里藏着委屈
村里的王二婶,跟老伴过了三十年,总说 “日子过得没劲儿”—— 年轻时她爱唱歌,为了照顾孩子、种地,再也没唱过;老伴以前爱钓鱼,为了多赚点钱,也把鱼竿收了起来。两人为了婚姻,都改了自己喜欢的事,心里总有点委屈。
周老栓跟她说:“大部分婚姻都这样,哪有那么多甜甜蜜蜜?在一起就得互相让,你改点,他改点,难免会委屈。失去点自由,丢了点自我,都是常事。关键是别总盯着委屈,也看看他为你做的 —— 他不钓鱼,是为了给你买件新衣服;你不唱歌,是为了让孩子吃好点。” 王二婶听了,慢慢不再抱怨,反而常跟人说:“老伴虽然不浪漫,但会记得给我留热饭;我虽然没唱歌,但看着孩子长大,也挺知足。”
6、人际关系比能力重要 100 倍:没人给机会,能力再强也没用
镇上的李师傅,修农机的手艺特别好,可刚开始没人找他修 —— 大家都找认识的老修理工,没人愿意给新人机会。后来他通过周老栓,认识了村里的农机站长,站长帮他介绍了几个客户,大家才知道他手艺好,慢慢找他的人越来越多。
李师傅跟周老栓说:“以前总觉得‘有本事就行’,后来才知道,没人给机会,本事再大也没用。在学校靠成绩,在社会靠关系 —— 关系好,别人才愿意给你机会,你的能力才有地方用。” 后来李师傅也常帮别人搭把手,慢慢积累了更多人脉,修理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7、打工别用力过猛:都是打工人,留余地就是留退路
村里的保安老张,以前总爱 “较真”—— 外卖员想进小区送外卖,他拦着不让,说 “规定不让进”;业主忘带门禁卡,他非要让业主打电话确认,哪怕业主急着上班也不松口。慢慢的,大家都觉得他 “不近人情”,有次他家里有事想请人帮忙,都没人愿意帮他。
周老栓跟他说:“打工别太死心眼,都是混口饭吃,别把事做绝。外卖员不容易,你让他进去,他能快点送完;业主急着上班,你通融一下,大家都方便。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退路 —— 说不定哪天你需要帮忙,别人也会帮你。” 后来老张改了脾气,外卖员跟他说 “着急送单”,他会让外卖员登记后进去;业主忘带卡,他认识的会直接放行。慢慢的,大家对他态度好了,他家里有事时,还有业主主动帮他。
8、打交道要适当强势与拒绝:太顺从会成 “烂好人”
村里的王会计,以前总爱 “顺从”—— 同事让他帮忙做报表,他哪怕加班也答应;邻居让他帮忙算收成,他哪怕自己的事没做完也去,结果同事把活都推给他,邻居也觉得 “他帮忙是应该的”,慢慢都不尊重他。
周老栓跟他说:“跟人打交道,不能太软,该拒绝就得拒绝。你总顺着别人,别人就觉得你好欺负,把你当填坑的。你拒绝一次,别人才知道你有底线,才会尊重你。” 王会计听了,同事再让他帮忙做报表,他会说 “我手里有活,你自己先做,做完我帮你看看”;邻居再让他帮忙算收成,他会说 “我今天没空,明天再帮你算”。慢慢的,同事不再随便麻烦他,邻居也开始尊重他,没再把他当 “烂好人”。
9、大多人有野心没耐心:熬得过量变,才能等到质变
村里的小李,想 “开个小吃摊”,刚开始每天早起炸油条,可卖了三天,觉得 “赚得太少”,就放弃了;后来又想 “学修电动车”,学了两天觉得 “太难”,又不学了,最后啥也没做成。
周老栓跟他说:“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得慢慢熬。你炸油条才三天,还没让大家知道你炸得好;学修电动车才两天,还没摸透门道,怎么能放弃?现在的人都想‘快成功’,可没有量变,哪来质变?能沉下心坚持的,才能赢。” 小李听了,重新炸起了油条,还特意琢磨了 “甜口油条”,慢慢有了回头客;空闲时再学修电动车,没再轻易放弃,后来不仅小吃摊赚了钱,还学会了修电动车。
10、总有东西让你痛苦:人人都有烦恼,别觉得自己最惨
镇上的张老板,有钱却总失眠,说 “担心生意亏了”;村里的陈老先生,睡眠好却总说 “朋友少,没人聊天”;邻居张婶,朋友多却总抱怨 “家里琐事多,烦得慌”;王二婶,家庭和睦却总说 “自己性格太急,容易跟人吵架”。
周老栓跟人说:“这世上没有谁没烦恼 —— 有钱的愁钱,没钱的愁饭;朋友多的愁关系,朋友少的愁孤独。你觉得自己惨,别人也觉得自己难。别总盯着自己的痛苦,看看别人,就知道大家都一样,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后来大家再抱怨时,都会想起周老栓的话,慢慢不再总觉得自己最惨,反而更能平常心看待自己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