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活在这世上,总有些绕不开的门道。不是说要耍心眼、玩手段,而是得懂点人情世故,摸透点世道规矩,不然容易栽跟头、吃暗亏。下面这 10 个理,都是从日子里熬出来的实在话,听进去、用起来,日子能顺不少。
1. 社会不赏 “老好人”,只认 “有用的人”
别觉得心善就能走遍天下,这世道,更看重你 “有没有用”。你对老人多份敬重,陪他们说说话、帮着拎拎东西,对老人来说你是有用的;你对弱势群体多份善意,帮着搭把手、指条路,对他们来说你是有用的;你能带着打工的人多赚点钱,教他们本事、给他们机会,对他们来说你是有用的。
没本事的善良,值不了几个钱。你一味讨好别人,见人就赔笑、遇事就退让,样子既不体面,也换不来真心,反而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只有把自己变得 “有用”—— 要么有手艺,要么有脑子,要么能解决问题,那些困扰你的烦心事,比如没人待见、遇事没人帮,才会慢慢消失。
我老家有个邻居,以前总爱帮人跑腿、打杂,谁家有事都喊他,可真到他自己有事,却没几个人愿意帮。后来他学了修家电的手艺,谁家电器坏了,他去了都能修好,慢慢的,大家都敬着他,有好机会也愿意想着他。这就是 “有用” 比 “心善” 更实在。
2. 跟三观一样要紧的,是 “门面”
常听人说 “三观合不合”,可除了三观,你给人的 “第一印象” 也很重要。这里说的 “门面”,不只是长得好不好看,还包括你的气质、习惯、穿衣打扮、走路姿势 —— 总之就是你站在人前的样子。这些都不是天生的,是能后天练出来的。
你是不是自信,看你走路抬头挺胸还是弯腰驼背就知道;你值不值得信赖,看你说话算不算数、做事认不认真就清楚;你能不能让人觉得舒服,看你待人接物有没有分寸、会不会换位思考就明白。这些小细节,比你说多少漂亮话都管用。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穿得邋里邋遢,说话也没底气,没人愿意跟她多聊。后来她跟着镇上的裁缝学手艺,不仅穿衣服越来越得体,说话也慢慢有了自信,见人主动打招呼,帮人做衣服也用心,慢慢的,身边的朋友多了,还自己开了家小裁缝店,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3. 大伙要的未必是真话,是 “心里舒坦”
不是说不能说真话,而是得分时候、分场合、分人说。大多时候,大伙不爱听实在话,因为真话往往不好听,会打破他们心里的期待。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孩子特别优秀,你非要泼冷水说 “你家孩子这成绩,将来难有出息”,人家能待见你吗?说真话的人,反而容易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
要是你就是个普通人,没多大本事、也没多大影响力,建议你少掺和、少说话。很多时候,你说不说那句真话,对事情没啥影响,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就像村里张婶家的鸡丢了,大伙都猜是隔壁老李偷的,你非要跳出来说 “我看见不是老李偷的”,不仅张婶不领情,还会被大伙说 “你是不是跟老李一伙的”。
4. 没人真能懂你的苦,别指望 “感同身受”
你再难、再苦,就算把形容词堆得再多,别人也很难真正体会。没人理解是常事,有人懂你是福气,这事儿得认。别总盼着别人理解你,不然只会越等越委屈、越等越难过。
好多人陷在痛苦里走不出来,就是等着别人懂自己。失恋了,盼着前任明白自己的心意;夫妻吵架了,盼着对方理解自己的难处,结果越等越生气,把自己困在原地,耗得身心俱疲。其实啊,你得自己擦干眼泪往前走,路是自己的,苦也得自己咽,等你走过去了,就会发现,别人懂不懂,没那么重要。
我堂哥去年做生意赔了钱,欠了一屁股债,天天愁得睡不着。他跟亲戚朋友诉苦,可没人能真正帮他,有的还劝他 “认命吧”。后来堂哥想通了,不指望别人懂,自己默默去打工、跑业务,慢慢还债,现在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5. 你的 “好心”,可能是别人的 “麻烦”
别人家孩子满月,你比人家父母还上心,天天琢磨满月宴咋办、该请谁;人家小两口闹矛盾,你饭都不吃,拉着人家劝来劝去。可你有没有想过,人家也许根本不需要你瞎操心?你掺和了别人的事,就等于把别人的麻烦扛到了自己身上,本来跟你没关系的祸事,也可能找上你。
村里的王大娘就爱管闲事,邻居家小两口吵架,她跑去劝,结果越劝越乱,小两口都怪她多管闲事,最后两家还闹僵了。所以啊,不是所有好心都能办好事,该不管的别管,该不掺和的别掺和,管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
6. 朋友不多,日子可能更清净
好多麻烦事,都是折腾出来的;好多烂摊子,都是掺和出来的。现在的日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过得越来越独立,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事全靠亲戚朋友帮忙。朋友多了,社交就多,今天这个请吃饭,明天那个喊聚会,不仅浪费时间、花钱,还容易惹上乱七八糟的关系。
要是你没本事处理那些复杂的人情,也没能力利用友情帮自己成事,不如把心思放在家里,多陪陪家人,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村里的老陈,以前朋友多,天天在外边喝酒应酬,家里的事不管不顾,后来跟朋友闹了矛盾,还亏了钱,最后他干脆断了不少没用的联系,专心在家种果树、陪老伴,日子过得安稳又舒心。
7. 做人别太 “大方”,尤其是没本事的时候
这世上只有 “傻大方”“穷大方”,没听说过 “富大方” 的。你仔细看看身边有钱的人,大多都很 “抠”——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钱也会算计着花。反倒是没钱的人,总爱装大方,跟人吃饭抢着买单,别人借点钱也不好意思拒绝,最后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表哥以前就是这样,明明自己工资不高,跟朋友吃饭总抢着付钱,结果自己交房租都费劲。后来他听了老辈人的劝,不再打肿脸充胖子,该 AA 就 AA,别人借钱也会掂量着借,日子反而慢慢宽松起来。所以啊,大方得有底气,没本事的时候,先顾好自己,别打肿脸充胖子。
8. 多数人愿吃 “生活的苦”,不愿吃 “学习的苦”
生活的苦,不用你找,它自己会找上门来 —— 没钱花、没工作、日子过得难,这些苦躺着就能遇到;可学习的苦,得你主动去吃 —— 学门手艺、学个知识、改改自己的毛病,都得费劲儿、花心思。
可要是想改变日子,只能靠学习。不管是学门修家电的手艺,还是学怎么跟人打交道的本事,只要你不放弃,慢慢就能进步,日子也能好起来。可悲的是,好多人觉得穷就是吃苦,其实穷不是苦,是你自己眼界窄、脑子笨、不愿学习,才付出的代价。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抱怨自己穷,却不愿学本事,天天在家躺着。后来他看到同村的人学开挖掘机赚了钱,才下定决心去学,现在他不仅能赚钱,还自己开了个小工程队,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9. 遇到不懂的、不喜欢的,别先忙着否定
好多人骨子里就排斥比自己厉害的东西,看到自己不懂的,就说 “这是故弄玄虚”;看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的,就说 “这肯定不行”。可你不知道,你这么想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改变的机会。
就像以前互联网刚进中国的时候,好多人说 “网上购物不靠谱,钱给了东西收不到”,可那些愿意尝试的人,早就靠开网店、做电商赚了钱。所以啊,遇到不懂的、不喜欢的,先别否定,多看看、多听听,也许就能发现新机会。
10. 想成功,得 “管好自己,顺着别人”
被人夸的时候别飘,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夸别人的时候要真诚,别光说漂亮话。别总琢磨着怎么花钱,要多想想怎么赚钱;别总放纵自己的欲望,比如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要多想想怎么利用别人的欲望 —— 比如别人想赚钱,你就带他赚钱;别人想省事,你就帮他省事。
想成功,就得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比如以前不敢跟人打交道,现在就得主动去沟通;以前不爱学习,现在就得逼着自己学。同时,也要多观察别人常做的事,找到他们的需求,顺着他们的需求来,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