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别信 “一步登天”,踏实走才不摔跟头
好多人总盯着别人的 “捷径” 看,觉得 “人家这么干成了,我照着来也能成”,可忘了 “捷径” 就像田埂上的近路,看着近,说不定藏着泥坑。你本事没到,靠运气赚来的钱、抢来的机会,早晚会像没扎根的庄稼,一阵风就吹倒。村里的老周以前听人说 “倒腾树苗能快速赚钱”,没学过种树、没摸过行情,就凑钱囤了一大批树苗,结果没人买,树苗全枯死了,赔了不少钱。老周说:“那时候总想着走捷径,没想想自己会不会,最后栽了大跟头。”
真正能长久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 —— 就像村里的种粮能手,春天耕地、夏天除草、秋天收割,从不偷懒,年年都有好收成。咱做事也一样,别想着 “一口吃成胖子”,先学本事、再攒经验,慢慢往上走,能力跟上了,机会自然留得住。村里的小李学修农机,从帮师傅递工具开始,慢慢学拆装、学维修,三年后成了村里的 “农机专家”,找他修机器的人排着队。小李说:“踏实学、慢慢干,比啥捷径都管用。”
2. 别盯着别人的日子比,自家的饭最香
人生最怕的就是 “瞎比较”—— 看着别人家盖了新房,就嫌自己家的房子小;看着别人家孩子赚得多,就怨自己孩子没本事。可你忘了,每家都有每家的难处:盖新房的可能欠着债,孩子赚得多的可能常年不着家。村里的王婶以前总爱跟人比,看到邻居家买了电动车,就哭着闹着让老伴也买,结果买了电动车,家里的生活费都紧了;后来她看到邻居为了还电动车钱,天天去工地打零工,才明白 “谁家的日子都不容易”。
老辈人常说 “自家的饭最香,自家的日子最实在”。你有热饭吃、有暖床睡、家人平平安安,就比好多人强了。别总盯着别人的 “好”,多看看自己的 “甜”,日子才能过得舒心。村里的张大爷从不跟人比,每天种种菜、遛遛弯,看着自家的菜长得旺、孙子绕着转,就笑得合不拢嘴。张大爷说:“比来比去只会给自己添堵,不如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3. 别总想着 “占小便宜”,便宜占多了会吃亏
人心就像一杆秤,你占了别人的便宜,别人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说而已。你以为自己藏得好,其实就像马戏团的猴子,上蹿下跳耍小聪明,别人都看着笑话。村里的李婶就爱占小便宜,去小卖部买东西总想着多要个塑料袋,去邻居家串门总想着顺点青菜,时间长了,没人愿意跟她来往,小卖部老板看到她都躲着。李婶说:“以前总觉得占点小便宜没事,后来才知道,便宜占多了,把人心都占没了。”
老辈人常说 “占小便宜吃大亏”。你今天占了别人一块钱的便宜,明天可能就会因为没人帮你,亏掉一百块。村里的老陈从不占人便宜,跟人合伙做事,总是多让着别人,别人欠他钱,他也不催,可真到他有事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帮他。老陈说:“不占人便宜,别人才愿意跟你来往,日子才能过得顺。”
4. 别在 “糊涂人” 面前自嘲,他会当真
自嘲是个好法子,能化解尴尬、拉近距离,可得分人 —— 在明白人事面前自嘲,人家知道你是谦虚;在糊涂人面前自嘲,他会以为你真的 “不行”,还会到处跟人说,给你惹麻烦。村里的小芳以前跟邻居家的糊涂媳妇自嘲 “我这脑子不好使,啥也干不成”,结果那媳妇到处跟人说 “小芳笨得很,连简单的活都干不了”,害得小芳找工作都受影响。小芳说:“以后再也不在糊涂人面前自嘲了,太坑人了。”
遇到糊涂人,最好的法子就是少说话,他说啥你都顺着说 “是是是”,然后赶紧躲开,别跟他纠缠。村里的老支书遇到糊涂人,从不跟他们争辩,总是笑着应和,然后找个借口走开。老支书说:“跟糊涂人讲道理,就像跟牛弹琴,没用还浪费时间,不如躲远点。”
5. 别跟人分享 “成功的喜悦”,容易招麻烦
你赚了钱、升了职,心里高兴,想跟人分享,可别忘了 “人性里藏着嫉妒”—— 你过得好,别人未必真心为你高兴,有的还会给你使绊子、挖陷阱。村里的老周以前开小卖部赚了钱,到处跟人说 “我这月赚了不少”,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故意在他店门口扔垃圾,还跟顾客说他的东西是假货,害得老周生意差了很多。老周说:“以后再有好事,我再也不跟人瞎说了,闷声发大财才好。”
真正的喜悦,自己知道就好,关起门来跟家人庆祝,比啥都强。村里的小李学修农机赚了钱,没跟人炫耀,只是悄悄给父母买了新衣服,给家里翻修了房子,大家看到他日子过得好,也只是羡慕,没人给他找麻烦。小李说:“不炫耀,就不会招人嫉妒,日子才能过得安稳。”
6. 就算占理,也别把人逼到绝路
“有理走遍天下”,可就算你占理,也别得理不饶人 —— 现在的人情绪容易激动,你把人逼急了,他可能会不管不顾,做出伤害你的事。村里的王婶以前跟邻居因为宅基地吵架,王婶占理,可她不依不饶,天天跟邻居吵,还堵着邻居家门口骂,结果邻居急了,把王婶家的柴火垛点了,差点出大事。王婶说:“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占理,就想争个输赢,没想到差点闯了大祸。”
老辈人常说 “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条路,也是给自己留条路。村里的老支书处理矛盾,总是先让双方冷静下来,然后找个折中办法,从不把人逼到绝路。老支书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把人逼急了,对谁都没好处。”
7. 别巴结 “厉害人”,没价值的巴结没用
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别忙着巴结 —— 你没本事、没价值,再怎么讨好,人家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只会觉得你 “没骨气、没本事”。人和人来往,说到底是 “互相帮忙、互相利用”,你得有能给别人的东西,人家才会跟你来往。村里的小李以前总巴结镇上的老板,天天给老板送菜、跑腿,可老板从没帮过他,因为小李没什么能帮到老板的。小李说:“那时候总觉得巴结厉害人能沾光,后来才知道,没价值的巴结,人家根本不稀罕。”
与其巴结别人,不如先提升自己 —— 你有了本事,能帮别人解决问题,厉害人自然会主动跟你来往。村里的老陈修农机的手艺好,镇上的老板有农机坏了,都主动找老陈修,还跟老陈称兄道弟。老陈说:“有本事才有人看得起,没本事,再巴结也没用。”
8. 别跟人 “太熟”,保持距离才舒服
人和人之间,就像田里的庄稼,离得太近会互相争抢阳光、水分,离得太远又显得生分,保持 “不远不近” 的距离,才最舒服。你跟人太熟了,别人会对你肆无忌惮,随便麻烦你、随便说你,你拒绝吧,伤感情;不拒绝吧,自己难受。村里的小芳以前跟邻居太熟,邻居天天找她帮忙带孩子、买菜,小芳不好意思拒绝,天天累得不行,后来她慢慢跟邻居保持距离,才轻松了很多。小芳说:“太熟了反而麻烦多,保持点距离,大家都舒服。”
最好的关系,是 “需要时能帮忙,平时不打扰”—— 像村里的老周和老陈,平时各忙各的,谁有事了,另一个会主动帮忙,帮完忙也不邀功,关系一直很好。老周说:“不刻意追求熟,也不刻意疏远,这样的关系才长久。”
9. 别总想着 “出人头地”,低调点更安全
在普通人的日子里,“面子” 最不值钱,还容易坑人 —— 有人在饭桌上抢着买单,花掉一个月的工资,回家跟老婆吵架;有人为了 “面子” 答应帮别人办事,结果办不成,还丢了工作。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爱 “充面子”,朋友聚会总抢着买单,结果自己交房租都费劲;后来他听了老父亲的话,不再充面子,该 AA 就 AA,日子反而轻松了。小李说:“面子不能当饭吃,实实在在过日子才好。”
老辈人常说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别总想着在人前显威风,做个 “没头没脸” 的小人物,反而更安全、更自在。村里的老支书当了十几年支书,从不摆架子,跟村民一起种地、一起干活,大家都尊敬他。老支书说:“别把自己当回事,大家才会把你当回事。”
10. 别总 “解释自己”,懂你的人不用解释
有人别人说他两句,就急着解释,可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 “心虚”,越会说你。其实懂你的人,不用你解释,也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懂你的人,再怎么解释,也没用。村里的王婶以前总爱解释自己,有人说她 “小气”,她就急着解释 “我不是小气,是日子过得紧”,可别人还是说她小气;后来她不再解释,只是默默帮邻居做事,慢慢的,大家再也不说她小气了。王婶说:“解释没用,不如用行动证明自己。”
与其浪费时间解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 你本事大了、日子过好了,自然有人替你说话,替你解释。村里的老陈以前总被人说 “笨”,他没解释,只是默默学修农机,后来他成了农机专家,大家都夸他 “聪明、能干”。老陈说:“有本事才是最好的解释,没本事,说再多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