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地上给人喂饭的,就算把腰弯成弓,也换不来人家一句真心的 “谢”。
短视频里有个热热闹闹的话题:“为啥上赶着讨好别人的,越讨好越没地位?”底下有个回答说得透亮:
“你天天凌晨三点爬起来送夜宵,人家说不定嫌你吵了瞌睡;你勒紧裤腰带买金买银讨欢喜,人家转头就跟旁人说这款式老掉牙。你把自个儿活成 24 小时不关门的杂货铺,人家自然把你当不用掏钱的自助餐,吃干抹净还嫌碗筷脏。”
这档子事儿,老祖宗早就写在书里了。《史记》里韩信钻人裤裆那会儿,那屠夫凭啥敢那般嚣张?就因为韩信眼里的怯生生,像没长骨头的软面条,让人看着就想踩一脚。可后来韩信手握百万大军,当年骑在他头上的主儿,跪在地上磕头磕得比谁都响,连大气都不敢喘。
人心这东西,从古到今就没变过:见了拳头硬的就缩脖子,见了软柿子就想捏两把。再看《白鹿原》里的鹿子霖和田小娥,鹿子霖嘴里说着 “可怜见的”,实则把田小娥当块抹布,用脏了就扔,哪有半分真心?田小娥越是忍气吞声,他越是得寸进尺,最后把人逼上绝路,自己倒拍拍屁股没事人似的。这哪是什么情啊爱的,分明是拿退让当赌注的慢性自杀,赌到最后连骨头渣都不剩。
村西头的王老五就是这么个死心眼,对媳妇百依百顺,媳妇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结果媳妇反倒觉得他窝囊,在外头跟人勾三搭四,最后卷了家里的钱跑了。王老五蹲在门槛上哭,邻居都说:“你把自个儿活成了影子,谁还拿你当人看?”
02
教员在《矛盾论》里写:“闹矛盾的两边,总有一边是占上风的,另一边得听着。”这话放到人和人的往来上,就是谁攥着主动权,谁就说了算。
职场论坛上有个老例子:有个伙计怕得罪掌柜的,天天加班加到后半夜,涨工资的事儿提都不敢提,结果年底发奖金,他手里的票子比那些敢拍桌子争的人少一半。
掌柜的背后说的实在:“他自己从不吭声,我还当他不稀罕呢。”
你瞧,厂里的规矩里说的 “靠争才能换来和气” —— 退一步哪是什么海阔天空,说不定是万丈悬崖,一脚踏空就粉身碎骨。
再说说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明星离婚。女的婚前把事业扔了,在家伺候男人带孩子,男的反倒在外头胡来;离婚后女的重新拿起剧本,成了颁奖台上的影后,男的反倒天天发信息说好话,想求复合。网友说得逗:“等你成了台上领奖的,前夫就只能在台下鼓掌当观众了。”
这背后的道理,正是教员说的 “先打出去一拳,省得被人打十拳”。尊严这东西,从来不是靠低头哈腰换来的,是靠自己挣来的,像地里的庄稼,得自己施肥浇水,才能长得壮实。
镇上的李寡妇早年被婆家欺负,大气不敢出,后来儿子出息了,她腰杆也硬了,婆家的人见了她,反倒客客气气的,生怕她不高兴。这就是现实,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你强了,周遭的人都变 “好” 了。
03
给个实在建议:把自个儿活成 “扎得牢的根据地”,别活成让人随便占的 “沦陷区”。
“农村包围城市”,说到底是把自己的底气扎牢了,成了谁也啃不动的硬骨头。人和人的关系也一样:你身上的真本事,才是永远塌不了的城墙。
有个讲挣钱门道的博主,分析过 “奶茶店加盟的坑”:那些加盟商越是啥都指望总部,今天要配方明天要物料,越容易被人家拿捏,说涨抽成就涨抽成,说压价就压价,最后辛辛苦苦就挣个吆喝;而那些敢自己琢磨新口味、在本地找货源的店主,反倒活得滋润,想卖啥价卖啥价,总部还得看他脸色。
做生意和处感情,看着不一样,骨子里是一回事。靠别人的,早晚被人定价;自己说了算的,永远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再说说网上吵得热乎的 “不跟亲戚来往了”。年轻人为啥敢对那些总想占便宜的亲戚甩脸子?因为他们看透了:你一个月挣三千,亲戚说你 “不着调”;你一年挣一百万,亲戚就夸你 “有出息”,恨不得天天往你家跑。
与其讨好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不如把时间花在练身子、多读书、挣大钱上。等你银行卡里的数字、手里的本事、身上的精气神,都比对方强一大截时,对方自然会把 “礼貌” 两个字刻在脸上,说话都得掂量掂量。
村里的张秀才早年穷,走亲戚总被冷落,后来他考上大学当老师,再回村时,那些当年冷嘲热讽的,都提着鸡蛋往他家送,嘴里一口一个 “张老师”,亲热得像是一家人。这就是人性,你强了,全世界都对你和颜悦色。
“要纠正歪的,就得往过了掰,不然正不过来”。处感情时要是有人把你的好脾气当软柿子捏,不如学学李云龙打平安县 —— 就算没有意大利炮,也得找几个土手榴弹,炸出条活路来。
记牢两条铁规矩:
人和人的关系,说到底是用东西换东西,不是白给;
你对自己要求越严,这世道对你越客气。
最后送句实在话,可能有点扎心:“当你不怕失去任何人的时候,你失去的不过是捆着你的绳子,得到的却是整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