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零点的钟声响起时,陆哲远还沉浸在关于 “时间技术” 的梦境里。窗外,便利店的灯光准时亮起,流浪猫蜷缩在纸箱中,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 第四十个 8 月 8 日,带着清晨的薄雾,悄然降临。
昨夜与苏曼琪的交锋,让他深刻意识到,探寻循环真相的道路上,或许布满了未知的风险。苏曼琪的敏锐与试探,楚瑶身上隐藏的秘密,甚至可能存在的、尚未察觉的威胁,都让他明白,仅靠 “循环记忆” 和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强大的 “自保能力”。
“如果下次遇到危险,总不能一直靠‘预见’来躲避。” 陆哲远喃喃自语。他想起之前学习急救时,那种 “能掌控局面” 的踏实感,便决定 —— 学习格斗。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甚至保护身边的人。
上午,他没有去公司,也没有去图书馆,而是在网上搜索了城市里口碑最好的拳馆。很快,“铁拳拳馆” 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 —— 这家拳馆以 “实战教学” 闻名,教练大多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教学严格但效果显着。
半小时后,陆哲远站在了拳馆门口。推开沉重的玻璃门,里面传来阵阵拳套撞击沙袋的闷响,混合着教练的呵斥声和学员的喘息声。拳馆很大,分为训练区和实战区,不少穿着运动服的人正在挥汗如雨地练习,空气中弥漫着汗水与橡胶的味道。
“您好,请问是来学拳的吗?” 一个身材高大、穿着黑色运动服的男人走了过来,他留着寸头,手臂上布满肌肉,脸上带着几分干练。他是拳馆的教练,名叫赵峰,曾经是省拳击队的队员。
“是的,我想从零开始学格斗,主要是为了防身。” 陆哲远说。
赵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身形偏瘦,手臂也没什么肌肉,笑着说:“防身可以,但学拳很苦,尤其是基础训练,得能吃苦才行。”
“我能坚持。” 陆哲远坚定地说。
接下来,赵峰开始教他基础动作 —— 站姿、出拳、格挡、闪避。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站姿需要保持重心稳定,出拳要兼顾力量与速度,格挡要精准判断方向,闪避则需要灵活的反应能力。陆哲远一开始频频出错,站姿摇摇晃晃,出拳软绵绵的,格挡总是慢半拍,闪避时还差点摔倒。
“站稳了!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别像个不倒翁似的!” 赵峰拿着教练棍,轻轻敲了敲他的腿,“出拳要用腰腹发力,不是靠手臂瞎抡!”
陆哲远咬着牙,按照赵峰的要求反复练习。一个简单的直拳,他练了上百次,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才勉强达到赵峰的要求。中午休息时,他坐在拳馆的休息区,看着其他学员流畅地打拳、实战,心里有些失落 —— 原来,即使有 “无限时间”,也无法一蹴而就。
但他没有放弃。下午,他继续跟着赵峰练习,从直拳、勾拳、摆拳,到格挡、闪避、摔跤,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琢磨,每一次错误都记在心里。赵峰是个严格的教练,只要动作不标准,就会毫不留情地指出,甚至会亲自和他 “对练”,用实战让他明白自己的不足。
第一次 “对练” 时,陆哲远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赵峰的拳头又快又准,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被动挨打,不到一分钟就被赵峰放倒在地,胳膊和腿都被撞得生疼。“还能继续吗?” 赵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
陆哲远爬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点点头:“能!”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次次被赵峰放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身上添了不少淤青,汗水浸透了运动服,喉咙干得像要冒烟,但他依旧没有停下。他知道,自己拥有 “循环” 这个最大的优势 —— 今天练不会的动作,明天可以继续练;今天犯的错误,明天可以避免;今天被打倒的次数,明天可以减少。
傍晚离开拳馆时,陆哲远浑身酸痛,连走路都有些困难。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他清晰地记得自己今天犯的每一个错误,记得赵峰指出的每一个问题,这些 “记忆”,会成为他明天进步的阶梯。
第二天(第四十一个 8 月 8 日),陆哲远准时出现在拳馆。让赵峰惊讶的是,昨天还笨拙不堪的陆哲远,今天竟然能熟练地做出标准的站姿和出拳动作,甚至能勉强挡住他的几次进攻。“可以啊,进步挺快!” 赵峰笑着说,眼里带着几分欣赏。
陆哲远没有解释,只是笑着说:“昨晚回去琢磨了一下,可能是开窍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哲远每天都泡在拳馆里。他利用 “循环记忆”,将每天的训练内容、错误、赵峰的指导都牢牢记住,第二天一到拳馆,就能直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练习。别人需要一周才能掌握的动作,他一天就能熟练;别人需要一个月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他几天就能做到。
他的进步快得惊人。第三天,他能连续打出一套流畅的组合拳;第五天,他能在与赵峰的对练中,偶尔发起几次有效的进攻;第七天,他已经能和拳馆里的老学员进行简单的实战,并且不落下风。
第十天(第四十九个 8 月 8 日),陆哲远再次和赵峰进行对练。这一次,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用灵活的闪避避开赵峰的进攻,同时抓住机会,用精准的组合拳反击。虽然最终还是被赵峰放倒,但他已经能和赵峰僵持近十分钟,甚至让赵峰的手臂被击中了好几次。
“你小子…… 真是个天才!” 赵峰喘着气,看着陆哲远,眼里满是惊叹,“我教拳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进步这么快的人!从零基础到能和我对打十分钟,别人至少需要半年,你只用了十天!”
拳馆老板也听说了陆哲远的 “传奇”,特意过来看他训练。当看到陆哲远灵活地闪避、精准地出拳时,老板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赵教练没说错,这小子真是个练拳的好苗子!要不要考虑走专业路线?我们可以给你请最好的教练!”
陆哲远笑着摇摇头:“谢谢老板,我学拳只是为了防身,暂时没有走专业路线的打算。” 他知道,自己的 “天才”,不过是 “循环” 赋予的优势,一旦循环打破,这份 “天赋” 或许就会消失。他学拳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成为专业选手,而是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赵峰和老板没有强求,只是对他更加用心。赵峰开始教他更复杂的格斗技巧,比如地面缠斗、关节技、防守反击,还会和他进行更贴近实战的对练;老板则给了他拳馆的 VIp 卡,可以随时来训练,还能免费使用拳馆的所有设备。
傍晚,陆哲远结束训练,准备离开拳馆。赵峰叫住他,递给他一副新的拳套:“这是我以前比赛用的拳套,送给你。好好练,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拳馆的‘镇馆之宝’!”
陆哲远接过拳套,心里暖暖的:“谢谢赵教练,我会继续努力的。”
走出拳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陆哲远握紧了手里的拳套,感受着身上逐渐增强的力量,心里充满了自信。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对危险只能逃避的 “时间囚徒”,而是拥有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能力。
他想起了苏曼琪的试探,想起了楚瑶的秘密,想起了叶清禾温柔的笑容,想起了乐乐灿烂的笑脸。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 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力量保护自己,用勇气探寻真相。
回到家后,陆哲远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休息,而是对着镜子,打了一套流畅的组合拳。拳套撞击空气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感。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坚定而自信。
凌晨零点的钟声响起时,陆哲远将拳套放在床头,嘴角带着笑意。他知道,明天依旧是 8 月 8 日,但他已经不再害怕。因为他明白,真正的 “自由”,不是打破循环,而是在循环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所有的未知与挑战。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安稳。梦里,他站在拳台上,与赵峰进行着激烈的对练,阳光明媚,掌声雷动,像一首关于成长与力量的歌,在永恒的时间里,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