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禾微微一怔。老太太说话时,嘴里淡淡的薄荷香混合着晒干的艾草味,让她想起前世的奶奶。她轻声道谢:“谢谢朱奶奶。”
不远处的苏蓉看到这一幕,撇了撇嘴。她环顾四周,发现晒谷场上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和年轻姑娘,紧绷的肩膀顿时松懈下来。
几个村里姑娘正好奇地打量着她时髦的的确良衬衫和塑料发卡,这让她又重新找回了城里人的优越感。
“反正有韩安禾干着,”苏蓉在心里打着小算盘,慢悠悠地晃着木耙,“我在后面装装样子就行。”
她原本想着让这老太太看到自己包扎的手,能讨个清闲坐在树荫下纳凉。
谁知道这老家伙精得很,二话不说就给她们派了活计。
中午那一遭杀鸡儆猴的阵势,还是让苏蓉心有余悸。
她只能一边不情不愿地挪着步子,一边偷偷耍着小聪明——木耙看似在翻麦,实则根本没碰到地面。
别人翻三垄的功夫,她才磨蹭完半垄;还时不时夸张地甩甩手,发出“嘶嘶”的抽气声。
“苏同志,你这片翻得不够匀啊。”朱秀兰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里的木耙精准地挑出几处没翻动的麦粒,“看看,底下都潮着呢。”
苏蓉吓得一激灵,手里的木耙差点掉地上。她强撑着笑脸:“朱奶奶,我手疼...”声音拖得老长,尾音还带着颤。
老太太却不为所动:“疼也不行,这粮食的事万不可马虎。”
“哎哟,这省城来的姑娘可真娇气。”包着蓝头巾的李婶看不下去了,跟身旁的同伴嘀咕,“你看她那手,包的跟粽子似的,翻个麦子至于吗?”
同伴瞄了眼苏蓉那手腕,嗤笑道:“人家那是金贵手,跟咱们粗人不一样。”
这些议论声顺着热风飘进苏蓉耳朵里,她气得脸颊发烫,却不敢发作。
只能把怨气撒在韩安禾身上——要不是这个韩安禾装模作样地坚持干活,自己也不会被拿来比较!
韩安禾对背后的暗涌浑然不觉。她正专注地跟着朱秀兰学翻麦子的技巧,木耙在麦粒间划出整齐的沟壑。
老太太教得仔细:“手腕要活,像梳头似的...对,就这样...翻太深了麦粒会埋进去...”
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后背,汗水顺着脊椎往下淌。但奇怪的是,韩安禾并不觉得特别难受。
灵泉水改造过的身体似乎对高温有了更强的耐受力,连掌心被磨破的地方也只是隐隐作痛。
“丫头,歇会儿。”朱秀兰突然拉住她,从怀里掏出个粗布手帕,“擦擦汗。”手帕里居然包着两块芝麻糖,“偷偷藏着解馋的,别让人看见。”
韩安禾受宠若惊地接过,糖块在手心化开甜香。她余光瞥见苏蓉正嫉妒地盯着这边,故意把糖咬得咔咔响。
“哼!”苏蓉扭过头去,却因为动作太大,木耙不小心勾住了自己的裙摆。
她手忙脚乱地去扯,反而把裙子撕开道口子。
“噗嗤——”几个年轻媳妇忍不住笑出声。
苏蓉的脸顿时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一刻,她终于真切地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农村,她那些城里人的骄傲和小心机,根本无人在意...
韩安禾正跟着笑出声,突然听见晒谷场边缘传来一阵骚动。抬头望去,只见段俊安扛着两袋沉甸甸的麦子大步走来。
九月的骄阳下,他军绿色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贲张的背肌上,随着呼吸起伏勾勒出分明的线条。
麦袋压在他宽阔的肩膀上,贲起的手臂肌肉绷出凌厉的弧度,青筋在古铜色的皮肤下若隐若现。
这扑面而来的性张力让韩安禾下意识地吞了下口水。
等她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时,慌忙把视线挪开,却感觉一股热流直冲耳尖,不用摸都知道,此刻她的耳朵肯定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而段俊安早在走近晒谷场时,目光就穿过人群锁定了韩安禾的位置。
确认对方看到自己后,他不动声色地调整了姿势,肩膀向后舒展,腰背挺得更加笔直。
常年军旅生涯锤炼出的挺拔身姿,在这一刻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刻意扛着麦袋从韩安禾身边经过,小麦的清香混合着男性特有的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
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宽肩窄腰的倒三角轮廓在阳光下投下极具侵略性的剪影。
放下麦袋时,他故意做了个伸展动作,绷紧的衬衫勾勒出块垒分明的腹肌线条。
“啪嗒——”
韩安禾手里的木耙掉在了地上,她慌忙弯腰去捡,却听见周围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在场的姑娘们,从十六七岁的村姑到三十出头的小媳妇,无一例外都被这行走的荷尔蒙吸引了目光。
就连一向矜持的朱秀兰都眯起了眼睛,露出欣赏的神色。
真是要命,明明在现代见过那么多男模明星,怎么会被个七十年代的退伍兵撩得心跳加速?
韩安禾的视线不受控制地被牵引着,直到朱秀兰突然在她耳边轻笑:“咱们村里的小伙,俊安的容貌是数一数二的。”老太太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像只看透一切的老猫,“像他这样的小伙子,在城里也不多见吧?”
“朱奶奶!”韩安禾被这直白的调侃惊得耳根发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段同志这样的,确实在城里也不多见...”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目光却不自觉地又飘向那个挺拔的身影,“尤其还是当兵的...”
这话倒不全是搪塞。在这个崇尚军人的年代,段俊安身上那种经过部队淬炼的阳刚之气,配上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放在哪里都是焦点。
此刻晒谷场上的年轻姑娘们,从扎着红头绳的村姑到戴着眼镜的女知青,无一不在偷瞄那个荷尔蒙爆棚的身影。
场院另一头,段俊安看似专注地卸着麦袋,实则用余光将韩安禾的反应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