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离开韩家屯时,韩安禾也并未明确承诺会给他写信。
但听到确切的答复,段俊安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沉了一下,难以抑制地涌上一股清晰的失望。
他抿紧了唇,线条硬朗的下颌微微绷紧,只是对文书点了点头,沉声道:“好,我知道了,谢谢。”
他转身正要离开通讯连,正好碰上几个同样来取信的战友。
大家显然都收到了家里的消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正热络地互相展示、讨论着。
战友A举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脸上笑开了花,用手肘撞了撞旁边的战友b:“嘿,小子,家里给你寄啥好东西了?瞧你这嘴咧的!”
战友b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像是捧着什么珍宝,语气里充满了思念和自豪:“还能是啥!俺媳妇给寄了照片来!快看看,俺家那臭小子,都会站着笑了!上次俺回家探亲的时候,他还只会爬呢!这长得可真快……”
他将照片递到战友A眼前,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上那个模糊却可爱的婴儿笑脸,眼神柔软得不像话。
周围几个战友立刻羡慕地围了上去,争相传看那张承载着无限牵挂和喜悦的小小照片,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孩子像谁、长大了不少之类的话。
温馨而热烈的气氛弥漫在小小的通讯连门口。
段俊安原本准备迈出的脚步顿住了。
他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听着战友们充满烟火气的讨论,看着战友b那副沉浸在家庭幸福中的模样。
是啊,照片!
他怎么没想到!
在这个书信往来都显得珍贵的年代,一张小小的照片,所能承载和传递的情感与思念,远比千言万语更加直观和深刻!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急切涌上心头。
他立刻想到了压在行李箱最底层、那套他几乎没怎么穿过的崭新军装,还有那枚代表着他荣誉的军功章。
一个清晰而热烈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他要去拍一张最好、最精神、最能体现军人气概的照片!
穿上笔挺的军装,佩戴上闪亮的军功章,把最好的样子定格下来,然后寄给她!
他要让那张照片代替他,在她面前刷足存在感!
让她一看到照片,就能想起他站在她面前时的样子,想起他告别时说的话!
让她即便不写信,也能时时刻刻“看见”他!
这个想法让他瞬间精神焕发,所有的疲惫和失望一扫而空。
他几乎能想象出韩安禾收到照片时可能露出的惊讶、羞涩又欢喜的表情。
段俊安再也按捺不住,甚至顾不上和还在热议的战友们打招呼,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朝着宿舍方向走去,脚步急促而有力,心里只有一个迫不及待的念头:找军装,找功章,去照相馆!
而从段家吃完那顿温暖热闹的午饭出来,韩家姐弟俩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踩着吱嘎作响的积雪往知青院走。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带着一种饱餐后的惬意。
韩安禾侧头看着身旁比自己已经高出半个头的弟弟,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灵光乍现的雀跃:
“小珩,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咱们今天回去就把要给家里寄的东西再归整归整,明天一早,我们就去镇上,把包裹寄出去!”
“嗯,行啊。”韩安珩点头应着。
韩安禾顿了顿,眼睛在阳光下显得亮晶晶的,继续说道:“还有啊,明天去了镇上,咱们顺便去照相馆拍个照吧?”
“拍照?”韩安珩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地看向姐姐。
在这个年代,拍照可是件挺正式甚至有点奢侈的事情,他不明白姐姐怎么突然起了这个念头,“姐,怎么突然想去拍照了?寄东西要紧,拍照没那么急吧?”
韩安禾笑了笑,语气温柔却坚定:“你想想,我们下乡也有一段日子了。家里虽然隔得远,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不是时时刻刻惦记着我们?隔三差五就寄包裹来,生怕我们吃不饱穿不暖。”
她说着,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
“我们写信回去,总说一切都好,让他们放心,可他们没亲眼看见,心里终究是悬着的。要是能寄一张我们最近的合照回去,照片上咱俩都精神抖擞、笑脸盈盈的,那比我们写十封信说‘都好’都管用!最起码,能让老人家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没吃苦没受罪,他们才能真正把心放回肚子里啊。”
韩安珩认真地听着,姐姐的话像是一股暖流,冲散了他刚才的那点疑惑。
他重重点头:“姐,你说得对!是该拍张照片寄回去!让他们好好看看咱们!”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甚至开始举一反三,语气变得兴奋起来:
“不光咱们拍!等咱们的信到了,也得让爸妈他们带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去照相馆拍一张大大的全家福寄过来!我都快记不清外婆笑起来眼角有几道皱纹了……”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提起远在北京的家里人,两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思念。
虽然刚才在段家感受到了温暖的款待,但那份对血脉至亲的牵挂,是任何外界的热闹都无法完全替代的。
他们仿佛能看到家人围坐在一起,拿着他们的照片仔细端详、欣慰微笑的场景,也能想象到自己收到千里之外寄来的全家福时,那种激动又酸楚的心情。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韩安禾甩甩头,将那份突如其来的感伤压下,重新扬起笑容,“明天我们就去拍一张最好看的照片!”
“嗯!”韩安珩用力点头,脚步似乎也变得更加轻快,对明天的镇上之行充满了新的期待。
而他们绝不会想到,在这同一片天空下,远在部队的段俊安,正与他们隔着千山万水,产生了何等惊人一致的念头。
一种无形的默契,正通过思念与牵挂,悄然连接着相隔遥远的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