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当苏清欢完成最后一针缝合,仔细检查没有活动性出血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的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精神的高度集中让她几乎虚脱。
但她不能休息。她仔细交代了孙秀莲术后护理的要点:密切观察王妃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使用消炎汤药、循序渐进饮食等等。
当她走出手术室时,迎接她的是贤王几乎要跪下的感激,以及所有王府下人敬畏如神的目光。
“苏院使……不,安平县君!您是我贤王府的大恩人!请受本王一拜!”贤王激动得语无伦次。
苏清欢连忙侧身避开:“王爷折煞臣了,此乃医者本分。王妃还需精心护理,至少卧床半月,期间千万不能移动……”
她详细叮嘱了注意事项。贤王如今对她的话奉若圭臬,一一牢记。
贤王妃剖腹产子、母子平安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这一次带来的震撼,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开膛破肚”不仅能活人,还能顺利产子!这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苏清欢的“神医”之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开始被百姓私下里传为“活神仙”、“女华佗”。之前那些关于洗手消毒是“奇技淫巧”的质疑声,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彻底烟消云散。
女帝闻讯,大喜过望,再次厚赏苏清欢,并下旨褒奖,称其医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太医院内,风向彻底变了。那些年轻学徒们扬眉吐气,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之前观望甚至抵触的低品级医官,纷纷主动要求加入进修班。就连一些老太医,态度也开始松动,虽然拉不下面子去听讲,但私下里也开始偷偷研究苏清欢颁布的那些《规条》。
王太医等人,彻底失声。事实胜于雄辩,他们赖以立足的权威,在苏清欢神乎其技的医术面前,不堪一击。
赵诚和孙秀莲因在这次手术中表现出色,被苏清欢破格提拔为安平医馆的首批医官,地位陡升。这更是激励了所有学徒。
借助这股东风,苏清欢顺利地将洗手、消毒等规范在太医院和筹建中的安平医馆强制推行下去,再无人敢公开反对。她的医学改革,终于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然而,就在她忙于医馆筹建和教学之时,谢晏的旧伤,在某个秋雨连绵的深夜,再次发作了。
苏清欢从睡梦中被小厮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听闻谢晏旧伤发作,心瞬间揪紧。她来不及多想,披上外衣,抓起药箱便匆匆赶往谢晏的住处。
赶到时,谢晏正紧咬着牙关,额头上布满豆大的汗珠,脸色苍白如纸。苏清欢赶忙上前,仔细查看他的伤势,迅速施针缓解疼痛,又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的药方。
在她悉心照料下,谢晏的情况逐渐好转。看着他安静睡去的模样,苏清欢心里一阵酸涩。这段时间她忙于医馆之事,竟疏忽了他的旧伤。
可还未等她松口气,宫里突然传来消息,女帝染病,太医院一众医官皆束手无策。苏清欢深知这又是一场硬仗,她来不及多陪谢晏,只能嘱托下人好生照顾,便带着药箱匆匆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