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京城的紫宸殿已炸开了锅。
御史大夫颤巍巍地捧着一卷卷宗,跪在冰冷的金砖上,声音因愤怒而嘶哑:“陛下!镇国公赵康私通西域蛮族,割南境三州为诱饵,借兵三万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
卷宗被内侍呈到龙案前,皇帝翻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里面是镇国公与蛮族首领的密约、粮草军械的交易记录,甚至还有蛮族使者进入镇国公府的画像,每一条都铁证如山。
“不可能!”皇帝猛地拍案,龙椅都跟着震颤,“镇国公是朕的亲弟弟,怎么会谋反?”
“陛下!”太子赵衡适时出列,跪在御史大夫身边,语气沉痛,“儿臣也不愿相信,但证据俱在,还有青阳城送来的补充证词,足以证明镇国公狼子野心!”
他口中的“补充证词”,正是林浩让暗影卫送抵京城的——镇国公在青州私练死士、藏匿蚀骨散配方的细节,虽然没有直接指证谋反,却坐实了他“包藏祸心”的罪名。
文武百官见状,纷纷跪地:“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严惩叛国贼!”
皇帝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官,又看了看太子递上的补充证词,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并非不怀疑镇国公,只是念及手足之情,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证据摆在面前,再想包庇也难了。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和震怒,“镇国公赵康,私通外敌,意图谋反,革去爵位,圈禁府中,不得与外界接触!其党羽,由太子牵头,刑部、大理寺配合,彻查严办!”
“陛下圣明!”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俯身领旨:“儿臣遵旨!”
旨意一下,京城立刻掀起了一场风暴。太子亲率东宫卫和禁军,包围了镇国公府,府内的家兵试图反抗,却被早有准备的太子军轻松镇压。
“奉陛下旨意,镇国公府上下,全部拿下!”
刀光剑影中,镇国公的亲信被一个个拖出府门,昔日门庭若市的国公府,转眼间变得一片狼藉。镇国公赵康被押出来时,依旧穿着华贵的蟒袍,只是头发散乱,眼神怨毒地盯着太子:“赵衡!是你陷害本公!”
太子冷笑一声,示意禁军堵住他的嘴:“押下去,好生‘看管’。”
这场清洗,从清晨持续到深夜。镇国公在朝中的党羽被连根拔起,兵部尚书、吏部侍郎等数十名高官被罢官下狱,京城的空气都弥漫着血腥气。
而在这场风暴的暗处,五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穿梭在镇国公府的废墟中——正是林浩派来的暗影卫。
“找到没有?”为首的赵勇压低声音,手中的短刀还在滴血。他们刚解决了府内最后一批护卫,目标是镇国公的书房密室。
“找到了!”一个暗影卫从书架后拖出一个铁箱,上面挂着复杂的锁具。
赵勇拿出林浩给的特制钥匙(根据姚家密信中的描述打造),插入锁孔轻轻一拧,铁箱“啪嗒”一声开了。里面除了金银珠宝,还有一本厚厚的名册,封面赫然写着“姚氏灭门执行者”。
翻开名册,里面详细记录着参与姚家灭门的三百二十七人的姓名、官职和分工,最后一页是镇国公的亲笔签名和私印,日期正是姚家被灭的那一天!
“就是这个!”赵勇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小心翼翼地将名册收好,“撤!”
五人如狸猫般翻墙而出,消失在京城的夜色中。他们没有走城门,而是通过太子早已安排好的密道离开了京城——这是林浩与太子约定的“合作”,太子提供便利,暗影卫协助清理镇国公余孽,顺便取回姚家的证据。
三日后,青阳城侯府。
林浩展开从京城传回的名册,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姚家三百七十三口,对应着三百二十七名执行者,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沾着鲜血。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姚若曦站在一旁,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名册上,晕开了墨迹。她颤抖着抚摸着最后一页的签名,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镇国公……血债必须血偿!”
林浩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放心,有了这个,谁也别想再掩盖真相。”
他早已让人在城郊为姚家立了衣冠冢,此刻夕阳正好,便带着姚若曦前往祭拜。
衣冠冢前,新立的石碑上刻着“姚氏一门忠烈之墓”。姚若曦摆上祭品,点燃香烛,对着石碑深深一拜:“爹,娘,大哥……孩儿不孝,让你们蒙冤十年。现在证据找到了,很快就能为你们昭雪了。”
她的声音哽咽,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那些害了我们姚家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林浩站在她身后,看着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昭雪之路还需要面对朝堂的阻力,但他绝不会让姚若曦再失望。
“若曦,”林浩轻声道,“太子已经在京城为姚家平反铺路,不出一月,圣旨就会下来。”
姚若曦转过身,眼中还带着泪痕,却笑了:“谢谢你,林浩。”
“我说过,这也是我的事。”林浩握住她的手,“不仅要昭雪,还要让那些执行者付出代价。”
他早已下令,让暗影卫根据名册上的信息,秘密抓捕那些还活着的执行者。镇国公倒台后,他的党羽树倒猢狲散,抓捕异常顺利,目前已有七十余人落网,关押在青阳城的密牢里,只等姚家平反后公开审判。
此时的校场,青阳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演练。李铁等五名新晋的侯级初期将领,在林浩的定向共享加持下,战力暴涨,指挥起来得心应手。一万五千青阳军列成五行阵,在聚魂塔的能量场中进退有度,战魂领域的淡金色光芒与聚魂塔的光柱交织,形成一片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
“将军,京城传来消息,太子已经控制了镇国公府的所有产业,正在清点财产。”李铁策马来到林浩身边,递上一份密报,“还有,镇北侯已经撤回了在青州的兵力,看来是怕引火烧身。”
林浩接过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镇北侯倒是精明,可惜太晚了。”
他早已让暗影卫将镇北侯与镇国公暗中勾结的证据(张工匠传递假情报时“不小心”泄露的)送到了太子手中,太子虽然暂时没有动镇北侯,但这笔账,迟早要算。
“通知下去,青阳军进入一级戒备,随时准备接收青州。”林浩下令,“另外,打开粮仓,再放一次粮,告诉百姓,姚家的冤案很快就会昭雪,青阳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是!”
消息传遍青阳城,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侯府外,欢呼雀跃。
“侯爷英明!”
“姚家终于可以沉冤得雪了!”
“青阳城有救了!”
林浩站在侯府的高台上,望着下方欢呼的百姓,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他知道,镇国公倒台只是第一步,太子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此,京城的风云很快就会波及青阳城。
“林浩。”姚若曦走到他身边,手中捧着那本从京城带回的名册,“谢谢你。”
“我说过,会帮你的。”林浩看着她,“等昭雪的圣旨下来,我们就去姚家的祖坟祭拜,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姚若曦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带着释然的笑容。十年了,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青阳城上,将侯府外的欢呼声拉长。聚魂塔的光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城池的安宁,也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新生。
而京城的太子府,赵衡正看着手中的姚家名册,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他知道,这本名册不仅能赢得林浩的信任,更能用来打击那些同情姚家的旧臣。
“林浩,”太子低声自语,“你的价值,才刚刚开始体现。”
一场围绕着权力和正义的较量,还在继续。但对姚若曦而言,最重要的一步已经迈出,剩下的,便是等待昭雪的那一天。
第119章:冤案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