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江南,烟雨朦胧。青娘站在苏州城的布市街头,看着来往穿梭的布商与百姓,眼中满是期待——这是染坊首次正式进军江南市场,此前通过与江南布商的合作,“江南烟雨”系列染布已积累了初步口碑,此次前来,便是要在此建立长期据点,打开更大的市场。
“江南百姓偏爱素雅、轻薄的染布,咱们之前的‘江南烟雨’系列虽受欢迎,但还需根据当地需求调整工艺,”沈行舟拿着刚收集的市场调研记录,对青娘说,“比如苏州布商反映,客户希望染布能防水防皱,方便日常打理;杭州的客户则更看重染布的透气性,适合夏季穿着。”
温景然也补充道:“我已初步调整了染料配方,在靛蓝染料中加入少量藕节汁,既能增强防水性,又能保持布料的柔软;透气性方面,可通过改良染色工艺,减少染料在布料纤维上的附着量,让布料更轻薄透气。”
青娘点头,当即决定在苏州设立“江南运营点”,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市场开拓计划:第一步,举办“草木染体验展”,邀请当地布商、裁缝和百姓现场体验染色过程,直观感受染布的品质与特色;第二步,与江南知名裁缝铺合作,推出“染布+成衣”套餐,让百姓能直接买到用染坊布料制作的衣物;第三步,在江南主要城市设立“染布分销点”,确保产品能快速送达客户手中。
“草木染体验展”在苏州最大的茶楼举行,展台前围满了好奇的百姓。温景然现场演示用荷花、荷叶熬制染料,将白色棉布染成淡雅的碧绿色,引得众人惊叹不已;青娘则耐心讲解草木染的历史与优势,强调其“天然环保、对皮肤无害”的特点。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裁缝抚摸着染好的棉布,感慨道:“这种天然染布,比那些化学染料染的布舒服多了,我要订一批,给孙女做几件夏衣。”
体验展的成功,为染坊带来了首批江南本地订单。与裁缝铺的合作也进展顺利,苏州知名裁缝铺“锦绣阁”率先推出用“江南烟雨”染布制作的旗袍,因其颜色素雅、质地轻薄,很快成为苏州贵妇圈的新宠,甚至有杭州、南京的客户专程前来定制。
在设立分销点时,青娘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而是与江南本地的布商合作,由染坊提供染布,布商负责销售与售后,利润按比例分成。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染坊的运营成本,还借助本地布商的人脉与资源,快速打开了市场。短短三个月,染坊在江南的分销点就扩展到了五个城市,“江南烟雨”系列染布的月销量突破了两千匹。
市场开拓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江南部分老字号染坊因担心市场被抢占,联合起来压低染布价格,试图挤压染坊的生存空间。青娘没有陷入价格战,而是推出了“定制染布”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专属颜色与纹样的染布,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不仅避开了低价竞争,还吸引了一批追求个性的高端客户。
苏州富商张老爷为女儿的婚宴定制了一批“海棠红”染布,用于制作喜服与桌布。染坊团队反复调试染料配方,最终染出的颜色既喜庆又不失雅致,张老爷满意不已,不仅追加了订单,还将染坊推荐给了其他富商。
年底盘点时,江南市场的销售额已占染坊总销售额的三成,成为继京城之后的第二大市场。青娘站在江南运营点的窗前,望着窗外的烟雨江南,心中满是感慨。她对沈行舟和温景然说:“开拓新市场就像扬帆远航,需要了解风向(市场需求)、修好船只(产品品质)、找对航线(合作模式),才能在陌生的海域中站稳脚跟。未来,咱们还要继续探索更多新市场,让草木染艺传遍大江南北。”
沈行舟和温景然点头赞同。他们知道,每一次新市场的开拓,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未来的江湖流动经营路上,他们将继续跟随青娘的脚步,以创新为桨,以品质为帆,在更广阔的市场海洋中,乘风破浪,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