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的清晨,染坊院子里的竹竿上挂满了待干的布,青黄渐变的布面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极了冬日里难得的暖阳。青娘正蹲在染缸前,手里捏着一根细木棍,轻轻搅动着缸里的棕色染液——这是用橡子壳和松木皮混合煮的染料,比单一染料染出的棕色更沉稳,是府城“锦绣布庄”特意要求的颜色,用来做冬日的男装外套。
“青娘,府城布庄的伙计来了!”陈三柱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急促,“说掌柜的让他们来看看布的进度,还带了新的花色图样,想让咱们再染些带暗纹的布。”
青娘连忙放下木棍,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到院门口。只见两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伙计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木匣,见青娘出来,连忙拱手:“青娘姑娘,我们是锦绣布庄的伙计,奉掌柜之命来看看订单进度,顺便给您送些图样。”
青娘笑着把他们迎进堂屋,接过木匣打开,里面放着几张画着暗纹的纸,有缠枝莲纹、云纹,还有简单的几何纹。“这些暗纹真是精致,只是草木染要做出暗纹,得在染布时用蜡封住部分布面,染好后再把蜡去掉,工序会复杂些,可能要多花几天时间。”
为首的伙计点点头:“掌柜的也说暗纹工序复杂,让我们跟您说,只要能做出这样的效果,多等几天没关系,价钱也能再提一成。另外,掌柜的还让我们带话,要是这次合作得好,明年春天想跟您订一批春装布,还要请您去府城看看,说不定能在府城开个分店。”
青娘心里一喜,府城开分店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要是真能成,不仅能把草木染的手艺传到府城,还能让更多人知道青石村的染坊。她连忙说:“请转告掌柜的,暗纹布我们一定做好,绝不会耽误交货时间。至于去府城的事,等这批布送过去,我再跟他详谈。”
伙计们又在染坊里看了看已染好的布,见颜色均匀、质地柔软,满意地离开了。送走伙计,陈三柱兴奋地说:“青娘,府城开分店可是天大的好事!要是真开起来,咱们的生意就再也不用受限于县城和邻县了。”
青娘点点头,心里却有些顾虑:“开分店是好事,但府城的租金和人工肯定比这里贵,而且咱们对府城的市场也不熟悉,要是贸然开起来,说不定会亏本。还是等这批布送过去,跟掌柜的好好聊聊,了解清楚府城的情况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开始研究暗纹布的染制方法。她先把蜂蜡加热融化,用细毛笔在白布上画出图样,等蜡凝固后,再把布放进染液里煮。染好后,把布放进热水里浸泡,让蜡融化掉,布面上就会留下白色的暗纹。可试了几次,要么是蜡画得太粗,暗纹不精致;要么是蜡没凝固好,染液渗进去,暗纹不清晰。
青娘没有气馁,每天都在染坊里反复试验,调整蜡的温度、毛笔的粗细,还有染液的浓度。陈三柱看她每天忙到深夜,心疼不已,每天都给她煮一碗热粥,让她暖暖身子。村民们听说她在研究新的染布方法,也纷纷来帮忙,有的帮她融化蜂蜡,有的帮她看着染液的火候,有的帮她晾晒染好的布。
这天晚上,青娘终于染出了一块满意的暗纹布——布面上的缠枝莲纹清晰精致,白色的花纹在棕色布面的衬托下,显得既典雅又大方。她高兴地拿着布跑到王阿婆家里,给她看自己的成果。王阿婆接过布,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青娘,你真是太能干了!这布比城里绣娘绣的还好看,府城的人肯定喜欢。”
青娘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要是没有陈三柱和村民们的支持,她肯定不会这么快就研究出暗纹布的染制方法。她回到染坊,见陈三柱还在院子里等着她,手里端着一碗热粥,粥里还放了几颗红枣。“快喝点粥吧,忙了一天,肯定饿了。”陈三柱把粥递给她,眼里满是温柔。
青娘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流进心里。她看着陈三柱,轻声说:“陈大哥,谢谢你,一直陪着我,帮我克服了这么多困难。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走不到今天。”
陈三柱挠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跟我还客气什么?我愿意帮你,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等这批布送过去,咱们就去府城看看,要是能开分店,咱们就一起去府城,把生意做得更大。”
青娘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只要有陈三柱的陪伴,有村民们的支持,有自己手里的手艺,她就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把草木染的手艺传遍更多的地方。
腊月二十八这天,青娘终于完成了府城“锦绣布庄”的五百匹布订单,其中有一百匹是带暗纹的布。她和陈三柱雇了两辆马车,把布装好,准备亲自送到府城去。村民们都来送行,有的给他们塞了些干粮,有的给他们送了些自家腌的咸菜,王阿婆还特意给他们缝了两双厚实的棉鞋,让他们路上穿。
“青娘,路上小心,到了府城记得给我们捎个信。”王阿婆拉着青娘的手,眼里满是不舍。
青娘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阿婆,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等我们从府城回来,就给您染块新布,做件暖和的棉袄。”
马车缓缓驶离青石村,青娘回头看着村口的村民们,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这么多村民支持她,她一定能在府城闯出一片天。
经过两天的奔波,青娘和陈三柱终于到达府城。“锦绣布庄”的掌柜张老板早就等在门口,见他们来了,连忙迎上来,笑着说:“青娘姑娘,陈大哥,一路辛苦了!快进店里歇歇,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饭菜。”
两人跟着张老板走进店里,店里的伙计连忙把布卸下来,搬进后院。张老板拿起一匹暗纹布,仔细看了看,忍不住赞叹:“好布!这暗纹染得真是精致,比我想象的还好。青娘姑娘,你的手艺真是绝了!”
青娘笑了笑:“张掌柜过奖了,只是些谋生的手艺罢了。”
张老板把他们带到后堂,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吃饭时,张老板跟青娘聊起了在府城开分店的事:“府城的布庄虽然多,但大多卖的是机织布和化学染料染的布,像你这样的草木染布,还很少见。要是你愿意来府城开分店,我可以帮你找个好地段,租金也能给你优惠些。”
青娘心里有些动心,但还是有些顾虑:“张掌柜,多谢您的好意。只是府城的租金和人工都比我们村里贵,而且我们对府城的市场也不熟悉,要是贸然开起来,怕会亏本。”
张老板笑着说:“你不用担心,我可以跟你合伙开分店,我出场地和资金,你出技术和人手,赚了钱咱们按比例分成。要是亏了,我承担大部分损失,你只要负责染布就行。”
这个提议让青娘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她没想到张老板会这么信任她,愿意跟她合伙开分店。她跟陈三柱对视了一眼,见陈三柱点了点头,便说:“张掌柜,多谢您的信任。我愿意跟您合伙开分店,咱们明天就去看看您说的地段,要是合适,就把这事定下来。”
张老板高兴得拍手叫好:“太好了!明天我就带你去看地段,保证让你满意。”
第二天,张老板带青娘和陈三柱去看了府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那里有一个空置的店铺,地段好,面积也大,很适合开布庄。青娘很满意,当场就跟张老板签了合伙协议,约定年后就开始装修店铺,三月初正式开业。
处理完分店的事,青娘和陈三柱准备回青石村。张老板给了他们很多府城的特产,还派了两个伙计护送他们回去。路上,陈三柱兴奋地说:“青娘,咱们马上就要在府城开分店了,以后咱们的草木染布就能传遍更多的地方了。”
青娘点点头,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乡土求生之路已经走得很稳,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草木染的光芒照亮更多的地方。
回到青石村,村民们听说他们要在府城开分店,都高兴得欢呼起来。青娘把从府城带回来的特产分给大家,又跟大家说了开分店的事,让大家年后去府城帮忙。村民们都纷纷表示愿意去,有的说愿意去染布,有的说愿意去看店,有的说愿意去送货。
看着村民们热情的样子,青娘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这么多村民支持她,她一定能在府城闯出一片天,让草木染的手艺传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靠染布过上好日子。
除夕这天,青娘的染坊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村民们都来帮忙,有的在贴春联,有的在挂灯笼,有的在准备年夜饭。青娘和陈三柱忙着给大家煮饺子,王阿婆坐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着过年的习俗。
夜幕降临,院子里点燃了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青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和希望。她知道,这个年,是她过得最热闹、最温暖的一个年。她相信,新的一年里,她的染坊会越来越好,在府城的分店也会顺利开业,她的草木染手艺会传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青石村,知道她青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