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星轨道的炮火将星空染成血色,当阵亡名单如同永无止境的雪片般悄然更新,当配给制度让每一个餐盘都显得空旷,当恐惧与疲惫如同湿冷的雾气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缝隙时,一种与官方“血战到底”基调截然不同的声音,开始在地球的阴影角落中,如同毒蘑菇般悄然滋生、蔓延。
最初,只是在某些加密程度不高的网络论坛角落,出现了一些匿名的、措辞谨慎的帖子。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敌人吗?除了战争,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
“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某些人的野心?”
“看看我们付出的代价吧,无数年轻人血洒星空,我们的文明正在被一点点放干鲜血……”
这些帖子往往很快被监管AI删除,发布者账号被封禁。但删帖的速度,似乎总赶不上新帖子出现的速度。它们像幽灵一样,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社群中闪现,刻意回避着直接的“投降”字眼,而是巧妙地运用“和平”、“谈判”、“理性”、“代价”等更具迷惑性、更能引发疲惫心灵共鸣的词汇。
渐渐地,这些分散的声音开始汇聚。一个名为“和平之声”的组织,从网络的阴影中走出,开始在半公开的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
“和平之声”的首次公开亮相,选择在了几个遭受过帝国远程炮火波及、厌战情绪较为浓厚的城市。
他们没有高举醒目的标语,没有激昂的呐喊。取而代之的,是身穿素色衣物、表情悲悯的志愿者,在街头向行色匆匆、面带愁容的市民分发印刷精美的传单。传单的封面,往往是一个孩子仰望星空的、充满希望的笑脸,内里却用精心排版的文字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讲述着战争带来的创伤:
“又一个家庭失去了儿子,他的名字是……”
“为了建造‘昆仑’舰,我们削减了多少医疗和教育预算?”
“我们真的了解格伦塔帝国吗?也许他们并非嗜血的恶魔,只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传单的末尾,总会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呼吁:“是时候倾听另一种声音了。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停止无谓的牺牲,拥抱和平的可能。”
同时,在那些官方力量难以完全覆盖的、更加隐秘的网络社群和地下信息渠道中,“和平之声”的宣传更加直白和大胆。他们播放着精心剪辑的视频,将前线惨烈的战斗画面,有些甚至是伪造或来自其他无关冲突,与地球民众困苦的生活景象并置,配上悲怆的音乐和充满感染力的旁白:
“看啊,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胜利’!用我们孩子的尸骨堆砌的‘胜利’!”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他们会在乎你我的死活吗?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权力和所谓的‘荣耀’!”
“与帝国和谈并不可耻!生存,才是文明的第一需求!”
“和平之声”的论调,经过精心的包装,极具蛊惑性。他们避免直接攻击联盟政府和军队,而是将矛头指向“战争的残酷本身”和“不透明的决策过程”。
其主要论点可以概括为:
1. 代价论: 无限夸大战争已造成的伤亡和资源消耗,描绘出一幅文明即将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悲惨图景,质疑继续战争是否值得。“每多打一天,就有成千上万的家庭破碎,我们的文明根基正在动摇!”
2. 未知论: 强调人类对格伦塔帝国缺乏真正了解,暗示帝国可能并非完全不可沟通的邪恶存在,当前的死战局面是由于缺乏外交努力导致的。“我们甚至没有尝试过与他们认真沟通!也许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和诉求?盲目战争只会带来毁灭!”
3. 替代方案论: 提出“有条件谈判”的构想,声称可以通过让步,如割让部分外围利益、接受某种程度的监管等来换取文明的延续和地球的和平。“暂时的屈辱好过种族的灭绝!我们可以争取时间,积蓄力量……”
4. 人道主义旗帜: 高举“生命至上”的旗帜,将任何主张继续抗战的言论打为“不珍惜生命”、“被仇恨蒙蔽双眼”的极端主义,将自己塑造成理性、仁慈、关爱众生的唯一代表。
这些论调,精准地击中了那些在长期战争压力下身心俱疲、对未来感到绝望、以及信息闭塞易于被煽动的民众的心理弱点。
“和平之声”的出现,并非无缘无故。其支持者构成复杂,动机各异:
· 失去亲人的家庭: 他们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巨大的悲痛有时会转化为对战争本身的憎恨,更容易接受“停止战争”的呼吁,哪怕这呼吁来自可疑的源头。
· 生活困顿的底层民众: 严格的配给制和压抑的社会氛围让他们饱受其苦,他们渴望回到战前相对“正常”的生活,任何承诺结束现状的组织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 部分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 他们被“和平”、“理性”等字眼所吸引,脱离现实地幻想通过“沟通”与“理解”来化解星际文明的冲突,天真地认为帝国会接受“和谈”。
· 别有用心者: 包括一些在旧时代失势的政客、利益受损的资本家,他们试图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作为向当前联盟体制挑战的工具,甚至幻想着在“和平”后的新秩序中攫取权力。
尽管支持者总量相对于全球人口仍是少数,但他们的声音在网络和特定社群中被刻意放大,形成了一种似乎“很有市场”的假象。一些原本只是私下抱怨的民众,开始公开表达对“和平之声”观点的认同。街头派发传单的志愿者,从最初遭遇冷眼和驱赶,到后来开始能吸引一些人驻足倾听,甚至发生小规模的争论。
一股危险的暗流,正在地球内部悄然涌动。
“和平之声”的活动,很快引起了联盟安全部门的注意。报告被迅速呈递到瓦西里耶夫元帅的案头。
“查!给我彻查这个组织的背景、资金来源、核心成员!” 元帅愤怒地将报告摔在桌上,“前线将士在流血牺牲,这些蛀虫却在后方动摇军心!其心可诛!”
安全部门立刻展开了秘密调查,同时宣传机构奉命加大反击力度,揭露“和平之声”论调的荒谬性与潜在危害,强调格伦塔帝国的残暴本质与人类文明绝不屈服的精神。
然而,简单的封杀和正面宣传,似乎难以完全扑灭这股由内部滋生出的异火。恐惧与疲惫的土壤太过肥沃,使得“和平之声”的种子得以顽强地存活和扩散。
远在火星前线的王也,虽然主要精力用于应对帝国舰队,但其与地球本源相连的感知,让他比常人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来自母星的、混杂着迷茫、怨怼与动摇的“气机”变化。尤其是在“和平之声”开始活跃后,那股代表着混乱与背离的“浊气”似乎变得更加浓郁和活跃。
他通过神念,向坐镇地球后方的元初门长老和值得信任的联盟高层,传递了一道简短的警示:
“民心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内有暗流滋生,恐生肘腋之变,需慎之又慎。”
王也的警示,让瓦西里耶夫元帅和地球后方的高层更加警觉。他们意识到,帝国带来的威胁,不仅仅是星海对面的钢铁舰队,还有这来自文明内部的、正在悄然腐蚀意志的“和平”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