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新明都城的街道上已经出现了忙碌的身影。吴峻站在寝宫的窗前,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色。自从登基以来,他养成了每日早起批阅奏章的习惯。案几上堆着的奏章中,最上面一份是水师提督周瑞呈来的密报,提到最近沿海出现了几股来历不明的海盗,行事作风与往常截然不同。
“陛下,该用早膳了。”内侍轻声提醒。
吴峻微微颔首,目光却仍停留在奏章上。这些海盗专门袭击往来大明的商船,却对新明的船只网开一面,这其中的蹊跷让他心生警惕。
早朝时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吴峻注意到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太皇太后徐妙锦,虽然已经还政于他,但每逢重大朝会仍会出席。今日她身着朝服,神色凝重。
“启奏陛下,”周瑞率先出列,“近日沿海出现的海盗甚是蹊跷,臣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户部尚书陈远紧接着奏报:“去岁与大明贸易总额较前年增长两成,但关税收入反而减少了一成。臣查证后发现,有商船冒充新明商队,在大明沿海走私货物。”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吴峻注意到,当陈远提到“冒充新明商队”时,太皇太后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此事交由都察院彻查。”吴峻沉声道,“周将军加强海防,若有冒充新明商船者,一律扣押。”
退朝后,吴峻特意留下陈远。二人在御花园中漫步,初春的樱花刚刚绽放。
“爱卿方才在朝堂上似乎有所保留。”吴峻开门见山。
陈远沉吟片刻:“陛下明察。臣确实有所发现,但这些发现牵扯太广,臣不敢在朝堂上明言。”
“但说无妨。”
“臣查到,这些走私活动背后,有朝中重臣的影子。”陈远压低声音,“而且,太皇太后身边的掌事太监似乎也牵涉其中。”
吴峻心中一凛。自他亲政以来,太皇太后虽然表面上还政,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若此事真与她身边人有关,处理起来就棘手了。
便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水师在海上截获一艘形迹可疑的商船,船上发现大量兵器!”
吴峻与陈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审讯持续了三天。被俘的商人起初坚称是寻常走私,直到水师在其船舱暗格中发现了与倭寇往来的书信。更令人心惊的是,信中提到了朝中某位大臣的代号——“海东青”。
“海东青……”吴峻反复念着这个代号,“看来我们朝中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就在调查进行之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这日深夜,陈远在回府途中遭遇刺客,虽然侍卫拼死保护,但还是受了重伤。
消息传来,吴震怒。他亲自前往陈府探望,只见陈远躺在床上,面色苍白。
“陛下……臣查到,那些海盗使用的兵器,都是来自朝廷的武库……”陈远艰难地说道,“而且……倭寇中混有大量日本人……”
这个消息让吴峻震惊。如果涉及日本势力,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次日,吴峻召集心腹大臣密议。让人意外的是,太皇太后不请自来。
“哀家听说陈爱卿遇刺,”徐妙锦神色平静,“特来探望。”
吴峻注意到,随同太皇太后前来的掌事太监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
“有劳祖母挂心。”吴峻不动声色,“陈爱卿已无大碍。倒是那些刺客,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徐妙锦微微颔首:“是该好好查查。不过峻儿,你要记住,治国之道,有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番话意味深长。送走太皇太后后,吴峻立即下令加强对陈远的护卫,同时派暗探监视掌事太监的一举一动。
调查很快有了进展。暗探回报,掌事太监最近与几位日本商人过从甚密,而且经常深夜出入城东的一处宅邸。
“那处宅邸的主人查清楚了吗?”吴峻问道。
“是兵部侍郎王敏中的别院。”暗探答道。
王敏中是太皇太后的远亲,也是朝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若他牵涉其中,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就在吴峻思索对策时,边境传来急报:大明水师突然在边境海域举行演习,参演战船多达百艘!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周瑞在军事会议上直言不讳,“陛下,臣建议立即调动水师,加强边境防务。”
“不可。”出声反对的是王敏中,“此时调动水师,恐会引起大明误会。臣建议派遣使臣,探明大明意图。”
双方争论不休时,吴峻注意到王敏中与太皇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
“朕自有主张。”吴峻最终拍板,“周将军加强巡逻,但不得越界。王爱卿负责接待大明使臣,探明来意。”
这个折中的方案让双方都不满意,但也不敢反对。
三天后,大明使臣抵达新明。让吴峻意外的是,使臣竟然是老熟人——曾经出使新明的礼部侍郎李文。
“李大人别来无恙。”吴峻在偏殿接见李文。
李文躬身行礼:“托陛下的福。此次奉皇命前来,是为商议共同剿倭之事。”
“剿倭?”吴峻挑眉。
“正是。”李文正色道,“近日有倭寇冒充新明商船,在大明沿海劫掠。我国陛下希望与新明联手,剿灭这伙倭寇。”
这个消息与吴峻掌握的情报不谋而合。但他不明白,大明为何要大张旗鼓地派使臣前来商议。
接下来的谈判中,李文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新明开放两个港口,供大明水师停靠补给。
“此事关系重大,容朕考虑。”吴峻没有立即答应。
当晚,吴峻秘密召见周瑞和陈远。陈远虽然伤势未愈,但仍坚持参会。
“陛下,此事蹊跷。”周瑞率先开口,“大明水师为何需要在新明港口补给?臣怀疑他们另有所图。”
陈远却道:“臣倒觉得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借机摸清大明水师的虚实,而且……或许能引出朝中的内奸。”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吴峻心动。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答应大明的请求,但只开放一个港口,并且限制停靠的船只数量。
消息传出,朝中哗然。以王敏中为首的主和派欢欣鼓舞,认为这是两国修好的契机;而以周瑞为首的主战派则忧心忡忡,担心引狼入室。
太皇太后得知后,罕见地来到吴峻的书房。
“峻儿,你可知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徐妙锦语气严肃。
“孙儿明白。”吴峻坦然相对,“但这是查明真相的最好机会。”
徐妙锦凝视孙儿良久,最终轻叹一声:“你长大了。不过你要记住,有些真相,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这番话更加坚定了吴峻的决心。
一个月后,大明水师如期而至。让新明官员惊讶的是,带队的是大明水师提督郑和之子郑宏。这位年轻将领举止得体,对吴峻执礼甚恭。
“家父临终前,曾叮嘱末将一定要来新明看看。”郑宏在接风宴上说道,“他说新明虽小,但气象不凡。”
吴峻注意到,当郑宏说这番话时,坐在下首的王敏中神色异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郑宏表现得十分配合。他允许新明官员检查战船,甚至邀请周瑞登舰参观。这一切都显得太过完美,反而让吴峻心生疑虑。
这天,吴峻正在听取陈远关于走私案的汇报,突然接到密报:王敏中昨夜秘密会见了郑宏!
“他们谈了些什么?”吴峻急问。
“距离太远,听不真切。但王大人离开时,郑宏送了他一个木盒。”
吴峻立即下令监视王敏中的府邸。次日深夜,暗探回报:王敏中派心腹将那个木盒送往城东别院!
“果然如此。”吴峻冷笑,“传令下去,明日朕要亲自视察港口。”
次日清晨,吴峻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港口。郑宏亲自迎接,陪同参观。
“陛下请看,这是我大明最新式的战船。”郑宏指着港内停泊的几艘大船,“若是新明有兴趣,我们可以转让建造技术。”
这个提议让随行的新明官员大吃一惊。战舰制造技术向来是各国机密,大明此举实在出人意料。
吴峻不动声色:“郑将军好意,朕心领了。不过此事容后再议。”
视察途中,吴峻故意走得很慢,仔细观察港口的每一个角落。在走到一处仓库时,他注意到几个工匠打扮的人形迹可疑。
“那些人是什么人?”吴峻问港务官员。
“是大明水师的随行工匠,在维修船只。”
吴峻记在心里,没有多问。但回到宫中后,他立即派暗探调查那几个工匠的底细。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那几个工匠根本不是什么船匠,而是大明工部的兵器专家!
与此同时,陈远那边的调查也有重大发现:那些冒充新明商船的海盗,使用的竟然是王敏中管辖的兵部武库的制式兵器!
“是时候收网了。”吴峻对周瑞说道。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一个意外打乱了所有计划。太皇太后突然病倒,而且病情来势汹汹。
吴峻赶到慈宁宫时,御医正在诊脉。让人意外的是,王敏中竟然也在场。
“陛下,”王敏中一脸忧色,“太皇太后这是旧疾复发,需要静养。”
吴峻看着祖母苍白的脸色,心中疑窦丛生。太皇太后身体一向硬朗,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病倒?
“有劳王爱卿挂心。”吴峻不动声色,“祖母的病,朕自会照料。”
当夜,吴峻秘密召见太医院院使。院使的诊断结果与王敏中请来的大夫截然不同:太皇太后是中了慢性毒药!
这个消息让吴峻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彻查太皇太后的饮食,同时加强慈宁宫的守卫。
便在此时,边境急报:日本幕府派使者前来,要求与新明通商!
“来的真是时候啊。”吴峻冷笑,“让他们进来。”
日本使者态度傲慢,开口就要求新明开放全部港口,并给予日本商人免税特权。
“若陛下不允,”使者威胁道,“我国只能与大明合作了。”
这番话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吴峻不动声色,以需要考虑为由打发走使者,然后立即召见郑宏。
“郑将军可知日本使者来访之事?”
郑宏显然早已得知消息,坦然道:“确有此事。不过陛下明鉴,我大明绝不会与倭寇之流合作。”
“但愿如此。”吴峻意味深长地说。
送走郑宏,吴峻意识到必须加快行动了。他下令周瑞调动水师,封锁港口,同时派兵包围王敏中的府邸和别院。
然而王敏中似乎早有准备。当官兵赶到时,他的府邸已经人去楼空,别院中也只抓到几个不知情的小人。
“追!”周瑞亲自带队搜查,终于在港口截住了正要登船逃跑的王敏中。
审讯室内,王敏中面对铁证,终于交代了实情。原来他早就被日本幕府收买,负责在新明内部制造混乱。那些冒充新明商船的海盗,都是他暗中支持的日本浪人。
“太皇太后中的毒,也是你下的?”吴峻强压怒火。
王敏中惨笑:“陛下明鉴,太皇太后待臣恩重如山,臣怎会下此毒手?下毒的是……是郑宏的人。”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大吃失色。如果连郑宏都牵涉其中,那大明水师的来意就值得深思了。
吴峻立即下令软禁郑宏,同时全面搜查大明战船。搜查结果令人震惊:在大明战船上发现了大量火药和日本武士刀!
面对铁证,郑宏终于交代:大明朝廷中的主战派与日本幕府勾结,意图假借剿倭之名,里应外合拿下新明!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吴峻冷笑,“既然如此,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他当即下令扣押所有大明战船,同时派使者前往大明京城,向大明皇帝揭发此事。
然而使者还没出发,边境就传来噩耗:大明水师主力正在向新明逼近!
“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了。”周瑞怒道,“陛下,让末将领兵迎战!”
“不。”吴峻出乎意料地冷静,“朕要亲自会会他们。”
海战在黎明时分打响。大明水师依仗数量优势,发动猛烈进攻。新明水师在吴峻的指挥下,采取灵活战术,不断变换阵型。
激战正酣时,突然海面上出现了一支神秘的船队。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这支船队竟然向大明水师发动攻击!
“是日本船队!”了望哨惊呼。
原来,日本幕府见事情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要趁机重创新明和大明水师,坐收渔翁之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吴峻临危不乱。他下令新明水师暂时后撤,让大明和日本船队互相消耗。
这个决策十分冒险,但效果显着。大明和日本船队杀得两败俱伤,这时新明水师突然杀出,将残敌一举歼灭。
战后,吴峻释放了郑宏,让他带着残存的大明战船回国报信。
“告诉你们的皇帝,”吴峻对郑宏说,“新明不想与大明为敌,但也不惧与大明为敌。若想来犯,新明随时奉陪。”
这场大胜让新明声威大震。更让人欣慰的是,太皇太后在御医的精心调理下,终于康复。
“峻儿,你做得很好。”康复后的徐妙锦对孙儿说,“经过此事,大明短时间内不敢再来了。”
然而吴峻知道,和平是暂时的。他在宫中建了一座望海楼,每日都要登楼远眺。
海的那一边,危机四伏。但他相信,只要新明上下同心,就一定能在这片海外之地开创属于华夏的又一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