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燕王朱棣的一番深谈,如同给吴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前途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方向更加明确,头顶似乎也多了几分“庇护”。他回到府衙,立刻将“固本培元”和“以攻代守”的战略思想,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具体任务,干劲十足地投入其中。
毛纺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尝试开发更细密的毛呢和带有简单图案的织物,以期打开更高端的市场。
市易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吴铭甚至捣鼓出了一套简单的“商户信用评级”雏形,对诚信经营、纳税积极的商户给予公示表扬和轻微税费减免,试图引导良性竞争。
他还开始着手整理边地屯田的数据,琢磨着如何引入轮作、堆肥等现代农业概念,提高军屯效率。
就连城防,他也根据上次守城的观察,画了几张改进守城器械(如简化装填的弩炮、可投掷火油罐的简易抛射器)的草图,准备找工匠探讨可行性。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同这座边城仿佛焕发出了一丝不一样的生机。
然而,命运的残酷往往在你最踌躇满志时悄然降临。
这日,吴铭正在户房与几位书吏核算新一批毛布外销的账目,王通判却脚步匆匆地闯了进来,胖乎乎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圆滑,只剩下惊惶。
“吴…吴知事!”他声音发颤,也顾不得还有书吏在场,压低声音急道,“出…出大事了!”
吴铭心中一凛,放下账册:“王大人,何事惊慌?”
“是…是瘟疫!”王通判嘴唇哆嗦着,“北边…北边逃难来的那群人里…爆出痘疮了!”
“痘疮?!”吴铭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两个字,在明代,几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天花!一种极其凶险、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死亡率极高,即便侥幸存活,也会留下满身的疤痕(麻子),甚至失明、致残。在这个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时代,一旦爆发,就是一场席卷一切的灾难!
“消息确切吗?有多少人?”吴铭急声追问,心脏狂跳。
“确…确切!”王通判擦着额头的冷汗,“就在城西那片临时窝棚区!已经死了三个人了!都是高烧、出疹…然后就没熬过去…现在那边人心惶惶,好多人想往外跑,被巡逻的兵士强行拦住了!”
城西窝棚区!那里人口密集,卫生条件极差,简直是瘟疫滋生的温床!而且还有人员流动!
吴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之前的鞑靼扰边。刀兵之灾尚可防御,瘟疫却是无形之敌,防不胜防!
“周知府知道了吗?”吴铭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问。
“已经派人去禀报了!周大人也是惊怒交加,已下令封锁那片区域,许进不许出!但…但这能挡住吗?”王通判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封锁隔离是第一步,也是最无奈的一步。但在缺乏有效医疗手段的情况下,封锁区几乎等同于被判了死刑,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硬扛,死亡率会高得吓人。
吴铭大脑飞速运转,前世关于天花的记忆碎片迅速拼接。
天花病毒…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高死亡率…但,有疫苗!牛痘!人接种牛痘后,会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而且牛痘本身对人体的危害极小!
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有效的办法!
但是,怎么弄到牛痘疫苗?怎么证明它有效?怎么说服这个时代的人接受这种“匪夷所思”的疗法?
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如同冰山般压来。
“吴知事,我们…我们该怎么办?”王通判几乎要哭出来。一旦疫情失控,整个大同都将变成死城,他们这些地方官也难逃罪责,甚至可能被朝廷问罪!
吴铭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
“王大人,立刻做以下几件事!”他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展现出极强的危机处理能力,“第一,加派人手,严格封锁疫区!所有进出人员必须登记,提供饮食药物由专人配送,废弃物严格焚烧深埋!第二,在全城张贴告示,告知百姓疫情,但务必强调官府已采取措施,让百姓尽量不要恐慌聚集,注意清洁,煮沸饮水!第三,立刻征集全城的郎中,集中到府衙听用!第四,派人去周边乡村,寻找生痘的牛!尤其是奶牛!越快越好!”
前面几条还好理解,最后一条让王通判愣住了:“找…找生痘的牛?吴知事,这是为何?难道牛也能传人痘疮?”
“没时间解释了!照我说的去做!这是能否控制疫情的关键!记住,要牛身上长的痘,不是人痘!”吴铭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王通判虽然满心疑惑,但见吴铭如此笃定,又素知他常有奇策,此刻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连连点头:“是是是!我这就去办!”
王通判匆匆离去。吴铭站在原地,手心全是冷汗。
他知道,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看来,无疑是惊世骇俗,甚至是大逆不道的。用“牛痘”来预防“人痘”?这简直是对抗千百年来形成的医学认知和民间恐惧!
一旦失败,或者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他必将万劫不复,甚至可能被当成散播瘟疫的妖人!
但是,如果成功呢?那将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甚至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想起了徐妙锦。那个聪慧冷静、同样对医学有所涉猎的女子。如果她在,或许能理解并支持自己的想法吧?他甚至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要写信向她求助?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压下。远水救不了近火。
「没有退路了。」吴铭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这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必须用非常手段!」
他快步走回廨舍,从行李最深处翻出那个徐妙锦赠送的青布囊,紧紧攥在手里。这里面的一些成药和那个银火折子,或许在后续的操作中能用得上。
然后,他铺开纸笔,开始给皇帝写密折。他必须将疫情和自己的想法,以最直接的方式上报。这不仅是为了备案,更是为了在将来可能出现的责难中,争取一线生机。
写完密折,用火漆封好,叫来心腹衙役以最快速度送往京城。
做完这一切,他走出廨舍,望向城西那片已被兵士围起来的、死寂中孕育着巨大恐惧的窝棚区。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凄厉的血红色。
大同城前所未有的危机,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