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彤见沈欣念盯着她,扯动嘴角笑的那叫一个甜美,“沈同志是来帮忙的吗?”
“不是~”沈欣念没想到许昕彤竟然这么问,刚才的白眼怎么回事,这是要她没看到?
许昕彤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问道:“那你这是?”
“逮蚂蚱啊。”沈欣念拎起手里的蚂蚱,理直气壮道,“这片地里最多,因为你割的慢它们地里的都往你这跑。”
许昕彤上扬的嘴角僵在脸上,她气哼哼地看着沈欣念,实在想不明白,这么懒,说话这么笨的女人到底有什么招人喜欢的。
沈欣念嬉皮笑脸地又问了一句:“你要一起抓吗?反正王向阳在帮你挣工分。”
许昕彤听着沈欣念的话,忍不住后槽牙痒,可身后还有王向阳,她不能毁了她甜美娇弱的人设,“不用了,我喝口水,就帮王向阳一起割。”
“啊~好可惜,蚂蚱炒了很酥脆的,不过我记得这两趟不是你要割的水稻?不是王向阳在帮你吗,怎么是你帮王向阳一起割?
我记错了?那要是这样的话,这属于他干的活,得记他的工分,你这么帮他的忙,回头让他请你去国营饭店吃大餐。”
沈欣念说着,拿出本子,要在纸上画+号。
许昕彤一看当即急了,直言自己说错话了,这两趟水稻就是她干的活,是王向阳来帮她的。
沈欣念恍然大悟,指了指天空,“别晒晕了,你要是乱说话,回头我记错了不好交代。”
许昕彤吃瘪,只能说自己嘴瓢了。
沈欣念十分大度地说:“没事天热,别说晒的嘴瓢了,晒傻了的都有。”
王向阳低头干着活,上扬的嘴角变成了咬后槽牙。
沈欣念意有所指,许昕彤不敢乱接话,只好喝了水继续干活,沈欣念还担任着记工分这个工作呢,要是明目张胆地偷懒,怕是明天会上村里的大字报。
大字报是专门用来批判工作不积极,偷懒耍滑的群众。
今天天气尚好,没有大太阳,天上尽是白云,飘过的白云遮住了耀眼的太阳,使得在黄土上的人们心情愉悦。
沈欣念跑到还未收割稻田里,看着一群群起飞的蚂蚱,心花怒放,此刻太缺小伙伴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沈欣念跟着蚂蚱横穿了整个稻田,手上拿着沉甸甸的蚂蚱回了一趟家。
这没工具就是不行,她把蚂蚱放到了桶里,然后拎着另一个水桶去了地里。
这么多要是让它们跑了岂不是浪费,这可是害虫,就该厨艺极刑,让人多嚼两口。
她在路上揪了一把狗尾巴草,待满了一根便扔到桶里。
等巡视过两圈,中午饭点已到,地里除了还在捉蚂蚱的沈欣念,没几个人在割水稻。
大家都坐在地里的稻杆上休息,吃着家里拿来的饭。
有人忍不住好奇沈欣念到底捉了多少蚂蚱,还把桶拿来了,待看到密密麻麻小半桶蚂蚱的时候,那些休息的人再也坐不住,一边吃着饭,一边动手逮。
这玩意也是肉,能顶一个肉菜呢。
果然到了下午的时候,七八岁以下小孩子已经全部出动,家里不再让他们干活,而是全力以赴追杀蚂蚱。
沈欣念则已经停下歇息,坐在地头上啃西瓜。
她摇晃着腿,身体微微后仰,一手撑在地上,感受着风吹过的稻香味。
西瓜的香味引来一大批小孩子,他们巴巴的站在一旁,看着沈欣念,不停地吞口水。
有胆大的则是试探问出口:“小婶婶,好吃吗?”
沈欣念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好吃啊,要吃吗?”
小孩子见有希望,异口同声说道:“要。”
“可以啊,家里的大人在干活,现在你们为他们赚西瓜的时候到了,二十只蚂蚱换这么小一块西瓜,三十只蚂蚱换这个大一点的西瓜,不限量,先到先得。”
沈欣念咬下一口西瓜,指着筐子里切好的西瓜指派道。
“好。”小孩子一哄而散。
没多久,就有人拿着二十只蚂蚱换西瓜,沈欣念痛快地一指水桶,小孩子把蚂蚱放进去,接着拿着西瓜跑了。
其他人见真的换到了西瓜,大人割水稻的时候也开始帮忙抓,蚂蚱随时可以逮,可西瓜他们不舍得买,也不舍得吃。
片刻之后,沈欣念面前排起了长队,规则是每人换一次后重新排队,所以在换到西瓜的小朋友飞快的交到大人手里,又飞快地跑去排队。
家里小孩多的换到的也多,不到半小时,西瓜换没了。
那些离得远的没换到的只能败兴而归,而最占便宜的则是离沈欣念最近的几家,家里的大人也分到了一块。
“小婶婶,明天还来换吗?”
沈欣念摆摆手:“不换了,明天我怕一车西瓜也不够你们换的,但是明天,谁家的进程最快,可以奖励一个西瓜,你们去地里都吆喝吆喝,看看明天谁能得这个大奖。”
“哦~哦~”小孩子们欢欢喜喜地跑出去,边跑边喊,“明天谁干的活最多,谁家能得一个大西瓜。”
他们兴致冲冲地跑回家给家里人说这个消息,大人都无奈叹了口气,小孩子则是满怀期待明天的到来,希望大瓜落到自己家里。
这第二天收工的时候,大家在村委门口集合,沈欣念拉着三个大西瓜,前来颁布奖励。
小孩子们在人群前沸腾,起哄。
村长拿着本子,念着第一名:“王炤华一家,共九口人。获得本次的第一名。”
王炤华听到念自己的名字,欢欢喜喜地上台抱着个大西瓜。
得到西瓜的王炤华一家,尤其是小孩子,高兴的拍着巴掌围着大西瓜转。
众人见西瓜已经领走,都悻悻的散场,村长连忙阻止,“都先别走,这次除了第一名一个西瓜,第二名到第五名,每家半个西瓜,以上念到名字的上前来领西瓜。”
“周凯家,七口人,进程排第二;王清明,七口人,进程第三;王大队长家,四口人外加高家兄弟俩,排第四;知青团队排第五。
以上,派人来领半个西瓜。”
这下没获得西瓜的人明显脸色更难看了,尤其是人口多,还没分到西瓜的,有的老婆婆直接就开骂,嫌自己家的干活慢、又懒。
人群中议论声不绝。
“这大队长也不缺钱,咋这样干,人家说的按家庭,高家也和王家不是一家,真不要脸。”
“嘘,别说了,人家村支书都没反对,咱反对有什么用?”
“呸,谁稀吃那西瓜,骚娘们的东西也敢吃,不怕拉肚子。”
很多人骂骂咧咧走了,分到西瓜则是和孩子欢欢喜喜回家分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