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分,明泽医院量子指挥中心的环形大屏刚亮起常规运行界面,沈知行的私人终端就弹出了母亲的消息:“我们已到医院门口,你爸非要先看一眼你说的‘大电脑’,拦都拦不住。”
他笑着转头对身旁整理餐盒的苏晴说:“爸妈到了,爸还惦记着‘明泽一号’呢。”话音刚落,江晓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门禁系统识别到伯父伯母的身份信息,‘智能引导助手’已发送路线导航,这会儿应该快到大厅了。”
苏晴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走向入口处。没过多久,就传来沈母熟悉的笑声,伴随着沈父略显急切的询问:“那台能防攻击的量子计算机在哪?听说比咱们国家最早的超级计算机还厉害?”
沈知行走过去,正好看到父亲正踮着脚往大屏方向张望,母亲手里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里面全是家乡的土特产。“爸,妈,一路累了吧?”他接过布袋子,鼻尖萦绕着晒干的紫苏叶和腊肉的香气,“这是给你们带的?”
“知道景初爱吃你妈腌的紫苏酱,特意装了两大罐。”沈父摆了摆手,目光仍黏在大屏上,当看到标注“量子防御系统”的靛蓝色模块时,眼睛瞬间亮了,“这就是三重防御的界面?昨天新闻里还说你们挡住了境外攻击,真给咱们长脸!”
苏晴笑着把两位老人引到休息区,递上温热的豆浆:“爸妈先歇会儿,早餐刚热好。这指挥中心能看清全院的动静,等会儿让知行给你们好好讲讲。”
六点整,“明泽一号”的合成语音准时响起:“今日接诊量预测8.3万人次,医保结算预计2.05亿元,电力系统双网互备正常,防御系统无异常预警,已启动异常运行预案。”沈知行指尖轻点终端,大屏切换至“全系统总览”,婴儿中心暖箱温度、癌症中心放疗参数、超市紫苏制品库存等数据一目了然,绿色的“正常”标识连成一片。
“您看,这是婴儿中心的实时画面,每个暖箱的温度、孩子的心率都能实时监测。”沈知行指着其中一个小窗口,“昨天还有个早产宝宝顺利脱离危险,现在各项指标都稳定了。”
沈母凑过来,看到暖箱里裹着襁褓的小家伙,眼神瞬间柔和:“这么小的孩子,在这儿住着真让人放心。你们这系统比以前的护士站细心多了。”
沈父则更关注防御模块,江晓特意调出简化版的防御演示动画:“伯父您看,这是量子密钥墙,每秒能换上千次‘锁芯’;这是无域节点网,能把真实设备藏在虚拟节点里;还有动态陷阱池,专门引攻击方上钩。”
“好!好!”沈父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自豪,“以前总担心你天天待在医院不安全,现在有这‘铜墙铁壁’,我们总算能踏实了。”
六点三十分,程昱拿着电力报表走过来,看到沈父沈母立刻笑着问好:“伯父伯母,电力系统刚完成早间自检,特高压线路和自备储能电站都运行正常,就算外面停电,指挥中心和手术区也能稳如泰山。”他特意调出储能电站的界面,“这可是世界顶尖的量子储能技术,能撑72小时满负荷运行。”
沈父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追问几句技术细节,沈知行耐心解答着,苏晴则和沈母聊起了家常,从景初的幼儿园生活说到餐厅的紫苏新菜品,休息区里满是温馨的絮语。
第一阶段:中枢值守——亲睹科技守护日常
防线与电力:无形壁垒的实时见证
上午七点,“明泽一号”突然弹出浅蓝色提示:“检测到异常网络流量,攻击源预判模块启动识别,威胁等级:低。”江晓指尖轻敲键盘,大屏立刻切换至防御界面,只见代表可疑流量的光点刚进入预警范围,就被量子密钥墙瞬间拦截,随后被无域节点网引向动态陷阱池。
“这就是提前预判的效果。”沈知行对凑过来的父亲解释,“现在系统能提前30秒识别威胁,不等攻击触达核心就直接拦截,比上次应对大规模攻击时更从容。”
沈父盯着屏幕上快速流转的数据,感慨道:“以前只在新闻里听量子技术,今天才算见着真章。这玩意儿不仅能搞科研,还能当‘守门员’,厉害!”
正说着,程昱的终端弹出电力调度提示:“门诊楼早高峰用电需求上升,已自动从储能电站调配10%负荷。”屏幕上,主电网与储能电站的供电曲线平滑过渡,电压波动始终稳定在±0.01V内。“您看,电力系统也是智能调节的,既不浪费资源,又能保证设备够用。”程昱补充道。
沈母端着刚热好的豆浆走过来,正好看到超市专区的“库存管理助手”弹出提示:“紫苏酱补货150瓶,已完成上架。”她笑着说:“咱们带来的紫苏酱还没开封,这儿就有现成的卖了,看来这紫苏真是个好东西。”
“这是医院培育的高药效紫苏,不仅能当食材,还能辅助治病。”苏晴接过话茬,调出餐厅的食疗菜单,“您看,这道紫苏豆腐羹还是知行之前特意让营养科加的,现在成了患者最爱点的菜品之一。”
诊疗与科研:系统护航的日常脉动
上午八点,大屏上的“接诊量实时统计”跳至1.9万人次,门诊楼的“流量引导助手”正在循环播报:“内科、儿科候诊人数较多,建议轻症患者前往二楼便民诊室。”画面中,导诊机器人正引导患者前往相应区域,秩序井然。
“这要是在以前的老医院,这会儿早排成长龙了。”沈母看着屏幕,想起以前带孙子看病的经历,“现在有这系统调度,省了多少事儿。”
沈知行指着婴儿中心的窗口:“您看,那个暖箱里的宝宝昨天刚做完心脏手术,现在生命体征全正常。手术时‘明泽一号’还帮着规划方案,连支架放的位置都算得清清楚楚。”
此时,科研中心的模块弹出提示:“心血管-血液跨学科实验数据已同步至国家数据库,院士顾问团给出初步评审意见:建议开展扩大样本临床研究。”沈知行轻点终端,调出基因互作图谱,“这就是上次上报的科研成果,现在国家要支持我们在全国推广,已经有30家医院报名参与了。”
沈父凑近屏幕,看着上面复杂的基因序列,虽然不太懂具体原理,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分量:“能为国家做贡献,爸为你骄傲。不过也别太累,身体是本钱。”沈知行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暖意。
中午十二点,餐厅迎来就餐高峰,“智能点餐助手”前的队伍虽长却移动迅速。沈母看着屏幕上滚动的菜品,对苏晴说:“咱们中午就在这儿吃吧,尝尝你们这的紫苏套餐,看看比我做的好吃不。”
“早就给您俩安排好了!”苏晴笑着调出订单记录,“我让营养科留了几份清淡的,还加了您爱吃的糯米藕。”说话间,“取餐提醒助手”弹出消息,显示餐品已备好。
第二阶段:至亲相伴——中枢里的烟火温情
午餐时光:家常味与医院情
沈知行陪着父亲留在指挥中心值守,苏晴则带着母亲去餐厅取餐。没过多久,两人就提着餐盒回来,紫苏的清香立刻弥漫开来。“快尝尝这个紫苏炒鸡蛋,用的是医院自己种的紫苏,比家里的香味更浓。”苏晴给沈父沈母各夹了一筷子。
沈母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确实好吃,口感更鲜嫩。回头我得跟营养科学学,回家给景初做。”沈父则对紫苏豆腐羹赞不绝口:“这汤熬得入味,豆腐也嫩,适合病人吃。”
正吃着,沈知行的终端弹出林薇的视频连线:“伯父伯母来了?我这边刚忙完人事调度,等会儿过去给您带点医院的紫苏茶,是咱们新研发的,降血脂效果不错。”屏幕里的林薇笑容亲切,沈母连忙应声:“不用麻烦小林,你们忙正事就行。”
挂了连线,沈父看着沈知行熟练地回复着各中心的消息,又抬头看看大屏上始终平稳的数据流,轻声说:“以前总觉得当院长就是天天开会签字,没想到现在坐在这儿就能管全院,这科技是真能解放人。”
“主要是团队给力,江晓、程昱他们都是技术骨干,还有‘明泽一号’当帮手。”沈知行放下筷子,调出“人事管理助手”的动态图谱,“您看,全院上千人的岗位状态都在这儿,谁在岗、谁休假、谁需要补位,系统一目了然,比以前人工调度高效多了。”
午后闲谈:牵挂与放心
下午两点,沈母帮着苏晴整理休息区的杂物,沈父则拉着沈知行请教量子计算机的知识,江晓和程昱在一旁时不时搭话,气氛格外融洽。“爸,您看这个防御系统的日志,昨天一共拦截了17次可疑探测,全是系统自动处理的,不用人工干预。”沈知行调出防御记录,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每次拦截的时间、攻击源和处理方式。
沈父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想起什么:“上次新闻说你们的科研成果能治血液病,是不是以后这类病人就不用再遭罪了?”
“目前临床效果很好,那位22岁的患者已经摆脱输血依赖了。”沈知行调出患者的随访数据,“后续我们会在全国推广技术,争取让更多患者受益。”
沈母端着刚泡好的紫苏茶走过来,听到这话忍不住叮嘱:“做科研是好事,但也别太急功近利,安全第一。”“妈您放心,所有实验都经过伦理审核,临床前还做了无数次模拟,‘明泽一号’会把风险降到最低。”苏晴连忙帮腔,递过一杯茶给沈母。
下午四点,“接诊量统计助手”更新数据:“截至16时,接诊量6.7万人次,医保结算1.7亿元,各系统运行正常。”沈知行看了眼时间,对父母说:“景初和景行快放学了,苏晴去接孩子,我忙完这儿就回家,晚上咱们吃团圆饭。”
沈母立刻摆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有苏晴陪着就行。我们在这儿看着也放心,知道你不是瞎忙,是真在做实事。”沈父也附和道:“对,你守好这儿,我们回家给你做饭,让你尝尝你妈新腌的紫苏酱。”
第三阶段:日暮归心——中枢稳则家安稳
下午五点三十分,“明泽一号”的合成语音准时播报当日总结:“今日接诊量8.2万人次,医保结算2.03亿元,与预测值偏差1.2%;防御系统拦截可疑攻击23次,电力系统运行零波动;科研数据同步完成,各中心无异常事件报告。”
江晓和程昱开始整理当日报告,沈知行则检查了防御系统的夜间值守设置:“攻击源预判模块保持开启,电力双网互备模式不变,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放心吧院长,‘智能值守助手’已生成排班表,我们会盯着的。”江晓点头应道。
沈父看着大屏上逐渐切换到夜间低功耗模式的界面,感慨道:“这一天看下来,才明白你为什么总说‘守好指挥中心就是守好医院’。这儿就像医院的‘心脏’,心脏跳得稳,全身都舒坦。”
“爸说得对。”沈知行关掉终端,“以前总担心顾不上家,现在有系统帮衬,能坐镇中枢统筹,反而能挤出更多时间陪你们。”
一家人走出指挥中心时,夕阳正为医院的楼宇镀上暖金色。沈母牵着苏晴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家乡的琐事;沈父走在沈知行身边,还在追问量子储能的技术细节;远处传来景初和景行欢快的呼喊声,两个小家伙刚被苏晴接回来,正朝着他们飞奔过来。
“爷爷!奶奶!”景初扑进沈母怀里,景行则拉着沈父的手,骄傲地说:“爷爷,我今天在学校讲了爸爸医院的量子防线,老师还夸我呢!”
沈父笑得合不拢嘴,弯腰抱起景行:“我们景行真厉害,以后也当科学家,比你爸爸还强!”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向停车场,沈知行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指挥中心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依旧明亮,“明泽一号”的核心指示灯平稳闪烁,如同永不疲倦的守护者。
车驶出医院大门时,沈母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家里的紫苏该收割了,下次我带点种子来,能不能在医院的菜园种点?”
沈知行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让‘种植指导助手’给您规划地块,保证种出来的紫苏又好又香。”
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紫苏的清香、家人的絮语、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沈知行看着身旁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又想起指挥中心平稳运行的数据,突然明白:所谓安稳,正是指挥中心的“万象有序”与家中的“至亲安康”相互守护。他守着医院的中枢,就像守着无数家庭的希望;而家人的陪伴,又给了他守护这一切的无限底气。
前方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回家的路。沈知行知道,明天指挥中心的大屏还会准时亮起,防御系统会继续守护,科研探索不会停歇,但只要身边有至亲相伴,无论面对多少挑战,他都能从容笃定。因为他守护的,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医院,而是这世间所有值得珍视的,温暖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