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元仙丹量产化初试的成功,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薪火组织总部百工殿内激起了层层波澜。赤明殿主当机立断,亲自督导,在王峰及其团队的全力配合下,迅速将这套尚在雏形的“量产化”炼丹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与初步扩增。
首先是对核心阵法与器具的迭代。玄机带领阵法小组,根据首次试运行的数据,对“九转控火阵盘”进行了十七处微调,使其火力输出更加平稳精准,响应速度提升三成;对“固元定灵阵”的符文进行了重构,增强了其对抗药性冲突引发的能量涟漪的能力;更是重新设计了“精准投料符阵”的联动机制,使其与控火阵盘的配合天衣无缝,误差近乎于无。铁心的炼器小组则日夜赶工,采用更耐用的“地火炎晶”与“星辰铁”混合材料,重新铸造了五尊强化版的量产丹炉,炉内壁铭刻的辅助融合符文更加繁复高效,足以承受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运转。
其次是对操作流程的极致细化与固化。王峰与清源将整个炼丹过程拆解为一百零八个标准步骤,为每一步骤编写了详尽无比的操作手册,精确到每一个法诀的起手式、仙元输出量、甚至呼吸节奏。团队成员被划分为三个班组,轮流上岗,进行高强度、重复性的标准化作业训练,直至每一个动作都成为肌肉记忆,闭着眼睛也能精准完成。
一个月后,经过全面升级的一号量产丹室再次启动。这一次,不再是三尊丹炉的小打小闹,而是五尊强化丹炉同时运转!
地火轰鸣,阵光流转。在玄机的主控与清源的全局调度下,五个班组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高效协同。投料、控火、打入法诀、温养、收丹…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不见丝毫忙乱,只有一种冷静而高效的秩序感。
数个时辰后,五炉丹成!
丹香弥漫中,四十五颗圆润饱满、丹纹清晰、色泽纯正的凝元仙丹被收入特制的玉瓶之中。经清源与闻讯赶来的几位丹道宗师共同鉴定,这四十五颗丹药,品质全部稳定在中品中的上乘水准!无限接近于上品!成丹率,百分之百!单炉炼制时间,比传统方式缩短了近四成!而同时运转五炉,总体效率提升了惊人的数倍!
“奇迹!简直是奇迹!”一位观摩的老宗师捧着丹药,手都在颤抖,“如此高效,如此稳定!老夫炼丹万载,从未想过丹药竟能如此…如此‘生产’出来!”他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
赤明殿主眼中精光爆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好!太好了!王峰,清源,玄机,铁心!你们立下大功了!此乃我‘薪火’组织丹道领域划时代的突破!”
量产化的巨大成功,迅速从百工殿高层传遍总部核心圈。长老会得知消息,一位金仙初期长老甚至亲自化身前来查看,对那高效稳定的产出过程啧啧称奇,对王峰再次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赤明殿主的全力推动与资源倾斜下,凝元仙丹的量产化迅速铺开。短短半年内,总部又开辟了两间同样规格的量产丹室,培训了更多的操作班组,日夜不停地运转。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以往,总部下发给各分部以及内部底层成员的基础丹药,尤其是凝元仙丹,总是捉襟见肘,需要精打细算,排队兑换,且品质参差不齐。很多炼虚、渡劫、人仙境的成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任务赚取功勋,才能兑换到有限的丹药辅助修炼,严重拖慢了修炼进度。
而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得益于量产丹室稳定且巨量的产出,总部秘库中凝元仙丹的储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组织迅速调整了兑换政策,大幅降低了凝元仙丹的兑换功勋要求,并提高了每人的兑换额度。
一时间,所有底层成员都惊喜地发现,以往紧俏无比的凝元仙丹, suddenly变得“充裕”起来!他们无需再像过去那样苦苦积攒功勋、望眼欲穿地等待,便能以较小的代价,稳定获得品质优良的丹药辅助修炼。
这不仅极大缓解了他们的资源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可以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功法修炼、术法磨砺与境界感悟之上,整体修炼效率提升了一大截。许多卡在瓶颈多年的修士,借助这稳定的丹药供应,纷纷得以突破。整个组织的底层与中坚力量的修炼氛围变得空前高涨,实力进入了一个快速提升期。
各分部收到的丹药配额也大幅增加,以往因为丹药短缺而无法开展的一些训练计划与集体任务得以顺利实施,整体战斗力与凝聚力显着增强。
王峰其人的名字,虽然并未在底层成员中广泛传开,但“炼丹工坊”产出的优质凝元仙丹,却实实在在惠及了每一个人。无形中,他在组织内的声望与重要性,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并非没有杂音。
量产化的成功,触动了部分传统炼丹师的利益与理念。一些凭借一手精湛炼丹术享有崇高地位、垄断了高阶丹药炼制的大师们,开始对这种方式表露出不满与担忧。
在一场百工殿内部的高层研讨会上,一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老牌炼丹宗师,抚摸着胡须,语气低沉地开口:“殿主,诸位同僚。量产之法,于基础丹药而言,确有效率大增、惠及底层之功,老夫并不否认。然,丹道一途,终究是夺天地造化之精妙学问,重在感悟与心传,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火候存乎一心。”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忧虑:“如今此法大行其道,恐使后辈弟子沉迷于机械操作,追逐效率与数量,而荒疏了对药性道韵的潜心感悟与对丹道至理的探索。长此以往,我百工殿丹道传承之‘灵性’何在?未来还有谁能静下心来,耗费数十年、数百年去钻研一纸上古丹方?若所有丹药皆以此法‘生产’,那与凡间工匠制器有何区别?我辈炼丹师的存在价值,又该如何体现?”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传统炼丹师的共鸣,纷纷点头附和。他们承认量产的好处,却无法接受丹道可能因此变得“工具化”、“流水线化”的未来。
甚至有人私下议论:“王峰执事此法,虽利组织,却似有断我丹道传承根基之嫌…”“如此下去,岂非人人皆可炼丹?我等千年苦修,意义何在?”
争议的种子,已然悄然埋下。
王峰也隐约听到了这些议论。他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急于反驳。他深知变革总会伴随阵痛与不解。他的初衷从未是否定传统丹道的价值,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弥补其不足,解放生产力。
他更清楚,量产化目前仅适用于凝元仙丹这类工艺相对简单、需求巨大的基础丹药。真正高深的、需要引动天地道则、融入炼丹师个人感悟与独特技艺的顶级灵丹,绝非目前这套体系所能触及。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领域,与传统丹道并不冲突,反而可以相辅相成——量产体系解放出来的人力与资源,可以更专注于高端领域的研究。
但他也知道,理念的冲突并非三言两语能够化解。他需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明,也需要时间让更多人理解与接受。
他将这些思绪暂且压下,目光再次投向那高效运转的量产丹室。下一步,他计划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另一种需求量巨大的基础丹药——“淬骨洗髓丹”上,进一步扩大量产化的战果,持续为组织减压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