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提出设立“格物院”的构想,在太玄门高层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与讨论。传统与革新,感悟与实证,两种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
然而,王峰两年来深入浅出的讲道,以及那一次次令人信服的“效率提升”演示,早已在众多弟子,尤其是年轻弟子和中下层修士心中埋下了种子。加之玄清真人的鼎力支持,以及枯木、凌锋等新晋客卿长老(他们自身受益于新思路)的赞同,反对的声音最终被压了下去。
格物院,正式成立!由王峰亲自担任院主,司徒炼因在炼器一道上展现出的惊人“优化”天赋和对新理念的狂热,被破格提拔为副院长,主持日常事务。丹霞长老、阵元长老等虽未直接加入,却也派出了得意弟子参与其中,保持着关注与有限合作。
最初的格物院,规模不大,仅占据流云峰一侧的几座偏殿。但其内进行的“研究”,却与传统修行之地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打坐练气的蒲团,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测量灵气波动的精密玉盘(由司徒炼带领器堂弟子打造)、记录数据用的巨大玉板、进行药性反应分析的隔离丹室、计算阵纹模型的推演沙盘……
王峰将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巧妙地融入修真体系,提出了“灵能动力学”、“药性反应方程式”、“阵纹结构最优解”等一系列新概念。他并不要求弟子们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理,而是强调“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的流程,以及“数据说话”的结果导向。
起初,进展缓慢,甚至闹出不少笑话。有弟子试图用精确控温的方法炼丹,却因对药性理解不足而炸炉;有弟子痴迷于计算剑招的灵力运行轨迹,反而使得剑法变得僵化……
但王峰并不气馁,耐心指导,不断调整方向。他深知,改变万载形成的思维定式绝非易事。他鼓励失败,强调从失败中获取数据同样宝贵。
渐渐地,成果开始显现。
丹堂弟子在格物院的协助下,通过海量数据对比,成功优化了“凝气丹”、“筑基丹”等几种基础丹药的丹方和炼制流程,成丹率与品质稳定提升了一成半!虽然高阶丹药的优化依旧艰难,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开始。
器堂借鉴格物院提出的“材料应力分布模型”和“灵能导通效率参数”,炼制出的制式飞剑和防御法盾,性能平均提升了近两成,且材料损耗有所降低。
变化最大的当属阵堂。阵元长老本人虽未完全接受新理念,但其座下一位原本资质平平的弟子,却因痴迷于格物院的“阵纹计算”,竟独立推演出一种小型聚灵阵的优化布局,使其效率提升了三成!此事在阵堂引起不小轰动,使得更多阵堂弟子开始暗中关注格物院的研究。
格物院的存在,如同一条鲶鱼,悄然激活了太玄门传统体系的活力。虽然争议依旧存在,但其展现出的实际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种“另类”的修行辅助方式。
时光荏苒,在王峰主持格物院、默默耕耘中,六年光阴悄然而逝。
这六年,是太玄门消化积累、厚积薄发的六年。
在云渺道人讲道和王峰后续推动的“新思维”双重影响下,在宗门海量资源的倾斜下,太玄门的整体实力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
最先取得重大突破的,竟是新加入的客卿长老枯木道人!他卡在渡劫中期已近千年,本源枯槁,本已近乎绝望。云渺的道音为他重塑了道途认知,而格物院提供的几种基于“灵能粒子活性化”理论调制的滋养丹药,以及王峰私下以混沌道种气息为其梳理了一次法力,竟让他那枯槁的本源重新焕发生机!苦修六载,终在一日前引动天地灵气狂潮,修为水到渠成,一举突破至渡劫后期!虽然未曾引动天劫(渡劫中期到后期属小境界突破),但其气息之浩瀚磅礴,远超从前,真正填补了太玄门高端战力中渡劫后期的空白!
玄清真人修为亦是一日千里,已达渡劫中期巅峰,距离后期仅一步之遥,气息沉凝雄厚,处理宗门事务愈发显得游刃有余。
而王峰自己,在这六年里,并未一味追求修为突进。他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梳理自身所学,将《太虚道典》的玄奥、混沌道种的感悟、法则源晶的本源之力以及“格物”所得的诸多新知,融会贯通。他的境界感悟早已远超当前修为,法力积累亦是水到渠成。就在三月前,他于紫霄宫内悄然闭关,三日而出,修为已自然而然地突破至渡劫中期,与玄清真人齐平。但其周身道韵愈发深邃内敛,偶尔流露的一丝气息,却让已是渡劫后期的枯木道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其实力深浅,无人能测。
中层力量的增长更是惊人!
那位最早接触格物院理念、优化了聚灵阵的阵堂弟子,竟在无数次的推演计算中,意外地契合了某种天地至理,心境通透,引动炼虚天劫,并成功渡过,成为太玄门新晋的炼虚长老!此事极大地刺激了宗门弟子,让更多人看到了“格物”之路的潜在价值。
此外,另有六位积累深厚的合体巅峰修士,在这六年中相继突破,成功晋升炼虚期!使得太玄门的炼虚期长老数量,正式突破了二十五位之众!
化神、合体境的修士数量更是大幅增加,宗门基石变得无比雄厚。
如今的太玄门,顶尖战力有大乘期的云渺道人(闭关积蓄法力),渡劫后期有枯木道人,渡劫中期有王峰、玄清真人,渡劫初期有凌锋道人、柔水道人。炼虚长老二十余位,合体、化神修士数以百计。弟子总数超过十万,且整体修为水平远高于外界同阶。
实力空前强大!已然超越了瑶光圣地,直逼底蕴最深的星神殿!
然而,王峰并未满足。他深知,宗门高端战力的数量和质量仍需提升,尤其是云渺师兄飞升在即(仅剩四年),必须打造出更多能独当一面的支柱。同时,宗门的“新思维”改革,仍需更深入、更广泛的成果来证明自己,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太玄门未来区别于其他圣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日,王峰将目光投向了丹堂。炼丹之术,关乎弟子修行进度、伤势恢复、瓶颈突破,乃是宗门资源消耗与实力增长的核心环节之一。若能在此处取得重大突破,其意义将非同小可。
他唤来司徒炼与丹霞长老的首席弟子(丹堂已开始与格物院有限合作),将一枚记载着自己最新推演成果的玉简递了过去。
“此乃我基于药性反应模型与灵能催化理论,重新优化设计的‘凝元丹’炼制流程与丹阵图谱。凝元丹乃金丹期修士提升修为的主要丹药,需求量大,若能提升其成丹率与药效,于宗门大有裨益。尔等可依此尝试,若有疑难,随时来询。”
王峰语气温和,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一步,若能成功,将是“科技修真”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或将彻底打开新局面。
改良炼丹术,提升效率,已是水到渠成。新的风暴,即将在丹堂的炉火中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