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打了个哈欠,把杯子放在桌上。水还是温的,他看了眼机械臂,又看看墙角堆着的树脂桶和旧管道。
“你这系统是挺聪明。”他说,“可咱们基地还缺一样东西。”
娜娜光学镜微闪:“请说明具体需求。”
“不是需求。”他摆手,“是浪费。羊粪都快堆到屋顶了,秸秆也到处乱扔,又臭又占地方。你说这些玩意儿能不能变废为宝?”
娜娜沉默两秒,知识库开始检索。她的声音没有起伏:“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下可发酵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用于燃烧供热。技术难度低,适合当前条件。”
“我就知道你能行。”陈浩一拍大腿站起来,“咱建个沼气池吧。以后做饭不用烧储备燃料了,还能省电。”
“方案可行。”她说,“建议使用废弃树脂桶作为发酵容器,配合现有管道导出气体。”
“那就干呗。”他撸起袖子,“反正现在打扫也不用我动手,腾出时间搞点副业。”
两人搬出三个闲置的树脂桶,在基地东侧空地拼接成一组密封装置。娜娜用切割模块修整接口,陈浩负责涂抹蜂蜜混合树脂做密封层。他一边抹一边嘀咕:“这回真是拿吃的当胶水用了。”
“蜂蜜含糖量高,有助于微生物繁殖。”她说,“短期消耗可接受。”
桶体连接完成后,他们将羊粪与粉碎的作物秸秆按比例混合加水倒入。原料填满后,娜娜关闭进料口,打开压力监测程序。
“预计四十八小时后开始产气。”她说,“需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行。”陈浩擦了把汗,“等它冒泡,我就煮顿好的庆祝一下。”
第二天中午,陈浩蹲在发酵桶旁边,耳朵贴着桶壁听动静。里面传来轻微的咕噜声。
“有戏。”他咧嘴笑,“这玩意儿真在造气。”
娜娜扫描数据显示甲烷浓度已达燃点阈值。“可以进行首次点火测试。”她说,“建议远程操作。”
“哪有那耐心。”他摆手,“我亲自来,感受下科技的力量。”
他拧开排气阀,掏出打火机靠近出气口。火苗刚碰上气体,噗的一声窜起半米高的火焰。
“哇!”陈浩往后一仰差点坐地上,“这么猛?”
“初期气体含有杂质,燃烧不稳定。”她说,“建议调整配比。”
“先记着。”他拍拍裤子,“至少证明能烧起来。”
接下来两天,他们不断微调原料比例。加入少量废弃的蜂蜜残液后,产气速度明显提升。第三天清晨,灶头上终于燃起稳定的蓝色火焰。
“成功了?”陈浩盯着火苗不敢眨眼。
“产气效率提升百分之六十二。”她说,“可支持每日两餐烹饪。”
“牛。”他笑出声,“我现在觉得自己像个农场科学家。”
“身份标签不影响实际功能。”她说。
正当他准备关阀时,手肘不小心撞到排气管。接口处的树脂老化断裂,一股气体喷了出来。
“漏了!”他立刻伸手去堵。
火星还没熄灭,飘散的气体被引燃,火舌顺着管道外壁往上爬。
陈浩反应过来时,火焰已经烧到肩膀高度。他抓起旁边湿布盖上去,压住火头。热浪扑面而来,右臂一阵刺痛。
“别硬撑。”娜娜声音不变。
她抬起机械臂,对准发酵桶顶部启动预设程序。排气阀全开,剩余气体从高空释放口喷出,在空中迅速稀释。
火势几秒内熄灭。
陈浩喘着气松开湿布,手臂发红,皮肤微微肿起。
“疼不疼?”她问。
“还行。”他缩着手,“就是有点烫。”
“建议立即冷却处理。”她说,“避免表皮损伤。”
“等会儿。”他摇头,“先把这破管子修好再说。”
娜娜取出备用金属卡箍,固定断裂部位,再用加厚树脂封死缝隙。检测确认无泄漏后,系统恢复运行。
“应急协议已更新。”她说,“下次检测到气体浓度超标,将自动开启高空排放。”
“挺好。”他活动了下手腕,“以后别让我当人肉灭火器了。”
“当时你距离最近。”她说,“响应效率最高。”
“你还真敢说实话。”
太阳偏西时,第一轮发酵结束。他们打开排渣口,黑褐色的残渣缓缓流出。
“这玩意儿能当肥料?”陈浩捏了一小撮闻了闻。
“氮磷钾含量达标。”她说,“有机质丰富,适合土壤改良。”
“那我试试。”他找来铁锹,把残渣拌进菜地边缘的试验田。
三天后,那片地里的青菜长得比别处高出一截,叶子油亮。
“真管用。”他蹲在地头看,“原来废物也能变宝贝。”
“生态循环本质是资源再分配。”她说,“你提出的构想符合可持续逻辑。”
“听着像夸我。”他站起来拍拍土,“其实我就想着少干活多吃饭。”
“动机不影响结果。”
晚上,陈浩坐在新搭的灶台边,用沼气炉煮了一锅面条。水开得很快,火苗安静地舔着锅底。
“以前总觉得活着就得凑合。”他搅着面,“现在发现,能把垃圾变成饭,也算本事。”
娜娜站在控制面板前记录数据。“沼气系统进入稳定周期。”她说,“每日可产气三点二立方米,残渣产量一点五公斤,已纳入明日调度计划。”
“明天我也去。”他说,“虽然手还有点疼,但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忙。”
“你负责监督即可。”
“监督也是劳动。”他夹起一筷子面吹了吹,“而且我监督的时候,通常都在吃。”
灶火继续燃烧,蓝色火苗映在他脸上。远处发酵桶表面浮现出细小气泡,缓慢而持续。
他吃完面,把碗递给机械臂清洗。起身时顺手摸了摸右臂烫伤处,已经不怎么疼了。
“你说咱们接下来还能折腾啥?”他问。
“根据当前资源分布。”她说,“建议开发雨水收集系统。”
“又是活啊。”他叹气,“就不能搞点躺着就能完成的项目?”
“比如?”
“比如让羊自己剪毛,挤奶也自己排队。”他靠在椅子上,“最好连粪都自觉堆整齐,方便我们收。”
“自动化程度受限于设备承载能力。”她说,“目前无法支持动物行为改造。”
“唉。”他闭眼,“我以为科技进步是为了让人更懒。”
“科技进步是为了提高生存效率。”
“在我这儿就是用来偷懒的。”
她没回应,机械臂把洗净的碗放进柜子。房间里只有灶台里细微的燃烧声。
陈浩睁开眼:“喂,你说要是哪天我懒得动了,你会不会把我塞进某个自动传送带,每天按时吃饭睡觉拉屎?”
娜娜光学镜转向他:“生命体征监控已具备基础能力。”
“别啊。”他坐直,“那不成实验动物了。”
“你提出的需求包含全流程托管。”她说,“系统可根据作息规律制定输送路线。”
“我是开玩笑。”他摆手,“你要真干这事,我宁可去外面捡垃圾过日子。”
“决策权在你。”她说,“但我必须指出,依赖系统并不等于失去自主性。”
“我知道。”他打了个哈欠,“我只是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有饭吃,有觉睡,连羊屎都能烧火。”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脚。“走吧。”他说,“去看看那池子还在不在冒泡。”
两人走向基地东侧。发酵桶静静立在原地,表面不断升起细小气泡。沼气阀轻微震动,火苗在灶头上跳了一下。
陈浩伸手靠近火焰,暖意传到掌心。
“明天还得加料。”他说,“羊圈该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