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笔往桌上一搁,图纸上那根可折叠手柄的轮廓刚画完,他盯着看了两秒,忽然咧嘴一笑:“这玩意儿要是能转起来,我以后就叫它‘省力一号’。”
娜娜没接话,终端屏幕还亮着,下一节课程标题浮在界面上:《扭矩匹配的具体计算方法》。她只是轻轻一点,界面切换成结构建模模块,开始输入参数。
“别装听不见。”陈浩戳了下图纸,“你刚才明明点头了,说结构合理。”
“结构合理不代表一定能运转。”她说,“图纸是理想状态,现实总有偏差。”
“哎哟,又来打击人。”他挠了挠头,顺手抓起桌角一堆打印出来的传动分析图,“那咱们现在是不是该动手了?光看屏幕能看出个花来?”
“可以开始组装。”她调出材料清单,“废打印机的微调杆、旧轴承、金属支架残件均已登记在库,可用。”
“那就别等了。”他一拍桌子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短促的响声,“再拖下去,我都怕自己忘了刚学的那堆词儿。”
工坊的灯管嗡地一声全亮起来,冷白光照得满屋零件泛着金属的哑光。陈浩套上手套,拉开工具柜最下层的箱子,哗啦一声倒出一堆杂七杂八的铁件。他蹲在地上翻找,嘴里念叨:“小轮、大轮、张紧轮……咱这不像做纺车,像拼乐高。”
“区别在于,拼错不能拆。”娜娜站在工作台旁,已将关键部件投影在操作区上方,蓝光勾勒出每一处连接点。
“懂了,一次成型,失败即报废。”他拎起一根轴比了比,“这根行吗?看着有点弯。”
“误差0.3毫米,在可接受范围。”
“那就算它命大。”他把轴卡进夹具,拧紧固定螺丝,又从旁边捡起一个带齿的小轮,“这个是第一级输出轮?”
“正确。”
“得嘞。”他拿起扳手,“开工!”
接下来几个小时,工坊里只有金属碰撞声、螺丝刀拧动的咔哒声,偶尔夹着陈浩的嘀咕:“这螺纹怎么又卡住了……哎你那边能不能给个提示?我感觉这皮带绕得跟麻花似的。”
娜娜走过来,光学镜头微微闪烁,扫了一眼传动路径:“第二级包角不足,建议将副轮位置下调1.5厘米。”
“下调?”他拿尺子量了量,拧松支架螺丝,一点点挪动位置,“这样?”
“接近。再左偏0.2度。”
“你还真当自己是量角器?”他调整完毕,重新绷紧皮带,“好了,再试?”
他摇动手柄。
第一圈,锭子轴轻微抖动,皮带发出吱的一声轻响。
第二圈,转动顺畅了些,但第二级皮带边缘明显往外跳了一下。
“又打滑。”他停下,皱眉,“不是调过了吗?”
“轴系未完全共面。”娜娜启动扫描模式,光束掠过四个轮心,“右侧支撑架低了0.4毫米。”
“我说怎么总觉得这架子站不稳。”他掏出垫片,塞进底座缝隙,“再来?”
第三次启动。
手柄转动,动力经第一级皮带传至大轮,再通过第二级带动锭子轴。这一次,皮带稳稳贴合,没有跳动,没有异响。锭子越转越快,发出低沉而均匀的嗡鸣。
陈浩愣了几秒,猛地松开手柄:“转了!真他妈转了!”
娜娜看了一眼转速表:“当前传动比实测9.8:1,与设计值基本一致。”
“九点八?”他瞪眼,“那我不转一圈,它转快十圈?”
“是。”
“那我岂不是成了人肉发电机?”他搓了搓胳膊,“回头给我记一笔——本日贡献电量约0.0003度。”
“系统暂无能源计量功能。”
“迟早要加。”他咧嘴笑着,又把手放回手柄上,慢慢摇了几圈,眼睛盯着飞旋的锭子,“你看它转得多欢实,跟知道自个儿成功了似的。”
“它不知道,但它符合规律。”
“规律就是最好的夸奖。”他松开手,擦了把额头的汗,“行,测试十次,每次三十秒,记录数据。”
接下来半小时,他一次次启动、计时、观察、记录。第十次结束时,手柄温度微升,轴承无过热,皮带无位移,整套结构稳定运行。
他翻开笔记本,写下最后一行字:“传动比实测≈9.8:1,省力达标,模型成功。”
然后合上本子,抬头看娜娜:“可以搞大的了。”
娜娜点头,终端界面自动切换至新项目模块,标题浮现:**大型纺车结构预研**。
“材料需求已生成。”她说,“主支架长度需延长至1.8米,锭子数量拟设为六组,同步传动方案采用并联式皮带阵列。”
“六组?”他吹了声口哨,“你这是想让我一个人干完一个车间的活?”
“可根据实际负载逐步扩展。”
“也对。”他活动了下手腕,“先做个三锭的试试水,万一又出问题,不至于全盘崩塌。”
“建议如此。”
“那材料呢?”他走到终端前,手指划过清单,“旧金属架够用,轴承还有四套备用……等等,这根主轴要用合金钢?咱们库存里有吗?”
“目前无标准合金轴材。”她调出仓库数据库,“但可拆解废弃电机转子替代,直径相近,强度满足低速负载。”
“电机转子?”他摸着下巴,“那玩意儿不是带着磁性的?会影响转动吗?”
“退磁处理即可。”
“谁退?我拿锤子敲?”
“可用交变磁场设备消磁,基地有简易装置。”
“哦对,咱们还有个电磁实验室。”他笑了一声,“差点忘了咱这地方虽然破,家底还不算太薄。”
“资源利用率当前为67.3%,仍有提升空间。”
“你就不能说句‘咱们挺厉害’吗?非得报个百分比。”
“数据更准确。”
“可我不想听准确,我想听夸我。”他靠在桌边,“毕竟这可是我第一次把学的东西变成真能转的东西。”
娜娜看了他一眼,光学镜头轻微缩了一下焦距。
“你刚才连续操作四十七分钟未中断,期间自主修正两次装配误差,理解并应用了包角与共面原理。”她说,“表现优于历史同类项目。”
“哎哟,这算不算变相表扬?”
“是客观记录。”
“行吧,我当你夸我了。”他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作响,“那接下来,是不是该列个采购单?不对,咱这儿没人送货上门……得自己拆。”
“已标记待拆解设备清单。”
“好。”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第一项:“目标:废旧电机一台,优先带完整转子。”
他写完,抬头问:“你觉得古人造出第一台纺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累?”
“无法考证。”
“我猜也是。”他笑了笑,“但他们没得选。我们好歹还能查资料、改设计,他们可能就是一遍遍试,试到手烂为止。”
“文明进步常以重复尝试为基础。”
“所以我现在也算在试?”
“你在验证。”
“听起来高级多了。”他把笔插回口袋,目光落在还在静静旋转的模型上,轻声说:“那咱们继续?”
娜娜点头,终端界面刷新,弹出新的子目录:**材料预处理流程**。
陈浩凑过去看,第一条写着:“电机拆解前需断电并释放残余磁场。”
他念完,转身走向工具柜:“走,先去把那台老电机拖出来。反正它躺那儿也发不了电,不如给我当原材料。”
他拉开柜门,取出绝缘手套和拆卸扳手,背对着娜娜说:“你说……咱们这算不算变相谋杀?好好的电机,非要拆了做纺车。”
“是资源再利用。”
“可它曾经那么风光,带动过风扇,也许还转过传送带。”他戴上手套,扭了扭手腕,“现在却要沦为一根轴,连名字都没了。”
“它将成为‘主传动轴’。”
“嗯。”他点点头,“至少死后有名分。”
他走出两步,忽然停下,回头看了眼仍在工坊中央静静矗立的简易纺车模型。
那根锭子还在缓缓转动,像是舍不得停下来。
他没说话,只是嘴角扬了扬,然后转身朝仓库方向走去。
娜娜站在原地,终端光屏映着她平静的脸。
她抬起手,轻轻按了一下侧颈接口,数据流无声上传。
记录更新:
【项目名称】简易纺车原型试验
【状态】完成
【结论】多级皮带传动方案可行
【下一步】启动大型纺车设计与材料准备
她合上终端,转身跟了上去。
陈浩的身影已经拐过走廊转角,只留下一串脚步声,在空荡的通道里回响。
扳手的金属头在他右手里轻轻晃动,一下,一下,敲在大腿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