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铲子还卡在地板缝隙里,墙缝里的沙沙声刚让他头皮一紧,脚边那只雏鸡就歪倒下来,翅膀抽了两下,嘴张着却没力气叫。他手一抖,铲子“哐”地砸进泥里,顾不上看那群可能正在扩编的蟋蟀,直接单膝跪地把小家伙捧了起来。
“喂?醒醒?”他晃了晃,小鸡眼睛半闭,呼吸急促得像拉风箱。
娜娜的扫描光束几乎是贴着他胳膊扫过去的,冰凉的一道光从鸡头滑到尾。她声音没变调,但报数据时快了半拍:“体温三十九点七,黏膜充血,白细胞下降百分之四十二——急性病毒感染,传播半径已覆盖东侧雏鸡区。”
“不是吧……”陈浩抬头,“这才几天没打疫苗,病毒比外卖还准时?”
“无药物匹配。”她说完顿了顿,像是在等他骂街,“建议采用窄谱光疗,波长四百六十纳米蓝光为主,辅以三百六十五紫外A。”
“光照治鸡瘟?”他瞪眼,“你管这叫治疗?我晒太阳都晒不退烧!”
“新生儿黄疸用的就是光解疗法。”她转身走向工具台,“区别在于,这次照的是病毒dNA,不是胆红素。”
“合着咱现在是开养殖场还是搞光合作用实验?”他嘟囔着,但人已经爬起来去翻储物箱,“说吧,要几盏灯?我这儿只剩俩探照灯和一个坏掉的紫外线消毒盒。”
“拆了探照灯。”她接过递来的工具包,“保留LEd核心,替换滤光片。消毒盒的镇流器还能用,凑合做个稳压模块。”
陈浩蹲在一旁,看着她手指一拧,金属外壳应声弹开,电路板被抽出来像拆火柴盒似的利索。他忍不住问:“你这知识库是不是连母鸡怎么做梦都记着?”
“有记录。”她头也不抬,“REm睡眠阶段伴随轻微鸣叫与爪部抽动,频率每分钟三点二次。”
“……我是说,你怎么啥都知道?”
“数据库编号AGRI-chN-2049,涵盖地球农业史上八十七种禽类疫病非药物干预案例。”她接好线路,轻轻一吹散热口的灰,“其中三十六例成功应用光谱疗法。”
“听起来像抽奖,中奖率还没买菜打折高。”
“当前没有其他选项。”
“这话听着比病毒还让人绝望。”
灯架是用旧晾衣杆拼的,歪歪扭扭架在鸡舍中央。陈浩拿麻绳绑了三圈才稳住,一边绑一边嘀咕:“这玩意儿塌了压死鸡,咱就得改行卖炖全鸡。”
“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三。”娜娜把改装好的灯管卡进支架,“启动后先低功率运行十分钟,观察应激反应。”
“万一它们觉得这是新型天敌呢?毕竟谁见过会发光的母鸡。”
灯亮了。
蓝幽幽的光铺满整个鸡舍,像被人泼了一桶荧光涂料。成鸡哗地炸毛,扑腾着往角落挤,有只芦花鸡甚至跳上食槽,摆出一副要搏命的架势。
“完了,真当是外星入侵了。”陈浩缩脖子。
可雏鸡那边动静不大对劲。
最先倒下的那只,原本瘫在垫草上不动,此刻翅膀微微撑起,脑袋一点一点,像是在努力对焦。接着,它踉跄着站了起来,摇晃两步,竟朝着光源挪了过去。
“哎?”陈浩扒开围栏钻进去,“你还认得家门?”
小鸡不理他,直奔灯下,仰着头,眯眼站在光柱里,像在晒……呃,晒蓝太阳。
娜娜的监测数据显示开始波动:心率回落至正常区间,呼吸频率趋于平稳,炎症因子浓度下降百分之十五。
“起效了。”她轻声说。
“这么快?”陈浩愣住,“它该不会是装病蹭暖和地方吧?”
“体温已降至三十八点三。”
“……那你刚才咋不说这招早用?”
“需要确诊病原类型,错误波段可能加剧细胞损伤。”
“哦,合着你还得先问病毒姓什么叫什么,再决定怎么照死它。”
第二批雏鸡也开始动了。原本缩在草堆里的几只,试探着往外探头,看见同伴在灯下站着没事儿,胆子一下子大了,陆续蹭过去,一圈圈围在灯架底下,像参加某种诡异的光之仪式。
“嘿,还挺自觉排队。”陈浩笑出声,“咱这鸡舍以后能改名叫‘晨曦疗养中心’。”
“命名权限在你。”娜娜调整着输出功率,“建议持续照射六小时,间隔两小时循环。”
“得,我又得值班守灯。”他一屁股坐在木箱上,顺手抓了把掺虫粉的食饼扔进食槽,“来,补点能量,别一会儿光疗完饿得啄我。”
食饼落地,几只恢复精神的小鸡立刻扑上去抢,咯咯叫得中气十足。之前那只带头站灯下的,甚至追着同伴多跑两步,抢走一块大的,昂头吞下,然后回头看了陈浩一眼,眼神清亮。
“你瞅我干啥?”他戳它脑袋,“难不成还得给你发个康复奖状?”
它不躲,反而用脑袋蹭了蹭他手指。
“哟,认亲了?”他乐了,“行啊,以后你就是‘灯哥’,专门负责带队晒蓝光。”
娜娜的数据面板不断刷新,感染指数持续走低。她将方案归档,命名为“光谱疗法v1.0”,备注栏写着:“适用于封闭环境突发病毒性禽病,优先级:高。”
“下一步?”陈浩啃着剩下的半块饼,“要不要给每只鸡发个光疗会员卡?到期提醒那种。”
“可考虑标记个体响应速度,优化照射顺序。”
“你真是半点幽默感都没有。”他叹气,“我都说了‘会员卡’,你就不能接一句‘支持积分换饲料’?”
“逻辑成立。”她顿了顿,“但当前积分系统未搭建。”
“算了,当我没说。”
夜渐深,灯阵依旧运转,蓝光柔和地洒着。大部分雏鸡已安静趴下,在光里微微起伏,像一群做着好梦的小蓝精灵。成鸡也放松了警惕,陆续回巢,有只老母鸡甚至走到灯下站了几分钟,才慢悠悠踱回去。
陈浩靠在木箱上,手里捏着记录本,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几只鸡围着灯转圈的简笔画。他眼皮打架,但还是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数据屏。
“还有两小时。”娜娜说,“第一轮治疗结束。”
“嗯。”他含糊应着,“等这波过去,我得把地板缝全堵上。不然哪天真让蟋蟀爬进配电箱,咱这灯都没法开。”
“已标记维修任务。”
“你记是记了,可谁干啊?总不能指望鸡帮忙吧。”
“不排除未来行为训练可能性。”
“得,你还真当它们能考电工证。”
他正说着,忽然听见“啪”一声轻响。
抬头一看,最边上那根灯管闪了两下,亮度骤降。
“咋了?”他猛地坐直。
娜娜的光学眼瞬间锁定故障点:“镇流器过热,输出不稳定。”
“不是说能撑六小时吗?”
“设备老化程度高于预估。”
“合着咱们拿二手零件搞医疗实验?”他跳起来,“赶紧修!别让这群刚活过来的娃又躺下!”
她拆开底座,手指迅速拨开线路。陈浩举着手电照着,嘴里不停:“你说要是这灯彻底灭了,它们会不会以为太阳没了,集体绝食抗议?”
“可能性存在。”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三分钟后,灯重新亮起,蓝光稳定铺开。围在底下的小鸡动了动,没惊慌,继续睡。
陈浩松口气,抹了把汗:“还好没演变成‘末日降临,鸡群暴动’的戏码。”
“目前局势可控。”娜娜合上外壳,“剩余时间预计无新增故障。”
“你说得轻松。”他一屁股重新坐下,揉了揉腰,“我这身肉可不是为抢救设备练的。”
“你的体脂率确实不利于长时间弯腰作业。”
“喂,这都啥时候了你还给我做健康评估?”
“习惯性数据分析。”
“……你赢了。”
他靠着箱子,视线扫过安静的鸡群,灯光映在羽毛上泛着淡淡蓝晕。那只叫“灯哥”的小鸡翻了个身,翅膀舒展,嘴里咕哝了一声,像是在做梦吃虫。
陈浩咧嘴笑了笑,低头翻开记录本,写下最后一行字:“光能治病,也能治懒人——至少今天我没偷懒。”
他刚合上本子,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细微的“咔哒”声。
抬头望去,灯架连接处的一颗螺丝,正缓缓松动,金属边缘微微翘起,在蓝光下投出一道细长的影子,一点点滑向下方那只熟睡的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