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午后,釜山的潮热空气裹着海腥味漫进警局,全父攥着手机的手布满冷汗,声音发颤地对接待警员说:\"我儿子全敏根和儿媳崔成希,四天没联系上了。\"这通报案,揭开了韩国至今未解的离奇失踪案序幕。
一、最后身影:电梯里的寻常夜晚
事情要从四天前说起。5月27日晚,釜山光阳区的公寓楼灯火稀疏,崔成希结束小剧场的演出后,拐进楼下超市买了些日用品。23点31分,她走进公寓电梯,监控清晰拍下她的模样:穿着米白色连衣裙,手里提着装着饼干和泡面的塑料袋,头发随意挽在脑后,眼神里带着演出后的疲惫,按下15楼按钮时指尖微微蜷曲。那时没人知道,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影像之一。
凌晨3点45分,经营餐馆的全敏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公寓。电梯监控里,他穿着深色夹克,脖颈处沾着点油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才抬头扫了眼监控镜头,随即按下了15楼的按键。这对2015年11月才结婚的新婚夫妻,像无数个寻常夜晚一样回到家中,却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全父的报案并非一时冲动。作为餐馆的老主顾,他本想5月30日找儿子商量食材供应的事,可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辗转联系上餐馆合伙人,才得知全敏根从28号起就没去过店里,只发过一条短信说\"家里出了点事,先关一天店\"。更让他心慌的是,儿媳崔成希的剧团也传来消息,说她无故缺席彩排,连电话都打不通。
二、空屋疑云:消失的四样东西
警方赶到全敏根夫妇的公寓时,刚撬开门锁就听到一阵急促的狗叫。一只棕色泰迪犬扑了出来,围着警员的裤腿打转,肚子饿得瘪了下去——这是夫妻俩当作孩子疼爱的宠物,毛发凌乱得显然几天没人照料。
屋内的景象透着诡异的平静。厨房水池里泡着没洗的碗筷,瓷碗边缘还沾着泡面残渣;客厅茶几上放着崔成希买的日用品,包装袋都没拆开;衣柜里的衣物整齐排列,首饰盒里的项链耳环也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打斗或闯入的痕迹。法医采集了全屋的dNA样本,连地板缝隙都仔细检查过,却没发现任何血迹或陌生指纹。
但细心的警员很快发现了异常:崔成希27号晚上穿的米白色连衣裙不见了,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夫妻二人的钱包和两本护照也不翼而飞。\"要是出远门,不可能不找人喂狗。\"全父在一旁念叨,语气里满是不解。警方最初推测两人可能临时出国旅游,可迅速调取的海关记录显示,夫妻俩从未办理过出境手续。
真正的谜团在查看监控时浮现。公寓楼共有22个摄像头,覆盖电梯、楼梯间、大堂、车库等所有公共区域,可警方翻遍5月27日至31日的所有录像,只看到夫妻俩进电梯的画面,却找不到任何他们离开的踪迹。车库里,全敏根的白色轿车还停在原位,车钥匙就放在玄关的托盘里。
\"除非他们走楼梯,沿着墙根避开所有监控。\"老刑警金警官指着监控分布图分析。可15楼的高度,要带着行李避开22个摄像头徒步离开小区,难度堪比完成一项精密任务。更让人费解的是,周边公交站、地铁站的监控也一无所获,仿佛这对夫妻从公寓里直接蒸发了。
三、失联后的\"联系\":短信与电话的破绽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崔成希的剧团传来了新线索。5月28日晚上11点56分,剧团同事收到了崔成希的短信:\"身体不适,明天的彩排参加不了了。\"两天后的5月30日,她又给剧团前辈发了条更长的消息:\"前辈,我目前的状态无法演出。和上一次一样又出了事故住院了,这样突然无法演出,很抱歉,现在不方便接受任何联系,对不起\"。
前辈立刻想起,崔成希曾因严重抑郁症自杀过一次,后来一直在服药调理,便没再多问。可警方却从中嗅到了疑点:短信里只说住院,却没提哪家医院,也拒绝任何联系,实在不合常理。更蹊跷的是全敏根的举动——5月28日下午1点07分,他给合伙人发了条短信请假,29日下午6点28分,又把餐馆的周转资金全部转给合伙人,打电话时只说\"家里出了非常棘手的事,最近都不能去店里\",被追问细节时便匆匆挂了电话。
5月31日上午10点57分,全敏根直接给崔成希的剧团打了电话,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我老婆现在在医院住院,一直在服药,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她不能参加任何演出了,就这样吧,再见\"。电话挂得飞快,剧团工作人员甚至没来得及问清医院名称。
这些看似正常的联系,在警方核查后全成了疑点。通过手机定位追踪,警方发现5月31日全敏根打电话时,手机信号就在公寓楼附近,根本不在任何医院周边。更奇怪的是,6月2号早上8点48分,全敏根的手机在釜山机张郡——也就是他父亲居住的地方——彻底关机;而崔成希的手机,则在同一天晚上9点45分于首尔江东区千户洞断开信号,两地相距足足数百公里。
警方排查了釜山和首尔的所有医院,没有任何一家有崔成希的住院记录。更让人在意的是,据剧团同事透露,崔成希当时已经怀孕,而全敏根在电话里却说她\"一直在服药\"——孕妇根本不能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要么是全敏根在撒谎,要么发短信的根本不是崔成希。\"负责此案的李警官在案情会上强调。
四、态度转变:反常的家属与隐藏的初恋
6月2号之后,案件的走向愈发诡异。全父突然收到儿子发来的短信,只有简单的\"我没事\"三个字,之后便彻底没了音讯。可就是这三个字,让全父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之前还急着找儿子的他,突然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甚至对警员说:\"相信我儿子还在世界某处活着,别再打扰他了\"。
当警方提出要公开夫妻俩的照片寻人时,全父更是激烈反对,坚决不允许公开全敏根的长相。最终在崔成希家属的强烈要求下,警方只能公布照片,却被迫给全敏根的头像打了马赛克。更可疑的是,有药店员工向警方反映,6月初曾看到全父拿着崔成希的医保卡买抑郁症药物,可他面对询问时,却谎称是帮亲戚代买。
全父的反常让警方将目光投向了夫妻俩的人际关系,一个叫尹某的女人渐渐浮出水面。全父报案时曾脱口而出:\"这次我真的不会放过尹某\",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成了破解谜团的关键。
警方调查得知,尹某是全敏根的初恋,两人当年因家庭反对分手。尹某结婚后,两人仍藕断丝连,直到全敏根认识崔成希并确定关系,依旧没和尹某彻底断联。崔成希之所以患上抑郁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尹某的持续骚扰——尹某不仅多次打电话辱骂崔成希,威胁她不准和全敏根结婚,甚至在崔成希换了手机号后,还想方设法找到新号码继续骚扰。
更复杂的是,尹某离婚后二嫁给了挪威人,移居国外前,她的女儿因病去世。女儿葬礼后,尹某曾给全敏根发过充满恨意的短信:\"利用冷冻技术复活我女儿我的人生因为你而毁了\"。全敏根也曾跑到尹某的住处,掐着她的脖子威胁要杀人,两人的矛盾早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最让警方在意的是尹某的行踪:她在全敏根夫妇失踪前一周突然提前回国,且没有通知任何亲友,在韩国期间只住不登记身份的浴池店和临时旅馆,吃饭购物全用现金,刻意隐藏行踪。而在夫妻俩失踪两天后,尹某就匆匆出境返回挪威。
五、跨国追查:消失的嫌疑人与未解的结局
2017年3月,釜山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向国际刑警组织申请了对尹某的红色通缉令。同年11月8日,尹某在挪威被当地警方抓获,可当韩国警方提出引渡请求时,却遭到了挪威法院的拒绝——对方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尹某涉案。
韩国电视台曾专程赶赴挪威采访尹某,面对镜头,她只冷漠地说:\"回韩国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女儿\",之后便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她聘请的律师多次发表声明,称尹某与全敏根夫妇的失踪没有任何关系,提前回国只是个人安排。
警方并未放弃调查,他们重新梳理了所有线索,却发现每个疑点都指向死胡同:全敏根夫妇究竟是如何避开22个监控离开公寓的?两人的手机为何会出现在数百公里外的不同地点?全父为何要隐瞒真相?尹某回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这起案件渐渐成了悬案。全敏根夫妇的银行账户里,3000多万韩元始终未被动用;两人的社交账号从6月2号起就再也没有更新;警方动用了搜救犬、无人机,甚至排查了釜山周边的河流与山林,都没能找到任何关于他们的踪迹。
有人猜测夫妻俩是为了躲避尹某的威胁,故意策划了这场\"人间蒸发\",通过偷渡离开了韩国;也有人认为是全敏根杀害了崔成希,再被尹某灭口,尸体被藏在了某个监控死角;还有人觉得全父知情不报,甚至参与了整个计划。可这些都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
如今,全敏根夫妇失踪已近九年,釜山警方的卷宗里,依旧保留着当年的监控录像、短信截图和现场照片。那只被遗弃的泰迪犬后来被崔成希的妹妹收养,每次听到门铃响,还会摇着尾巴跑到门口,仿佛在等待主人回家。
公寓楼的22个监控依旧日夜运转,只是住户们路过电梯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2016年那个夜晚,一对新婚夫妻走进电梯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这起离奇的失踪案,就像釜山港的雾,至今仍笼罩在人们心头,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