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兄收了你的信也高兴,说我们家重视你,连着给我介绍了好几位朋友认识,又带我谈银行的贷款。”沈文韬越说越兴奋,“所以说贤妻旺家门,你就是旺我,这不,贷款已经谈得八九不离十了,有需要年后就能下来。”
范瑞雪吃惊,“已经要走银行借款子了吗?是钱差得太多?若是有需要,我这里还有些。”
“不用不用,是有些业务引入银行的资金更合适。”沈文韬怕妻子误会,“大舅兄给你也写了信,让你自己看呢,那信在箱子里。”,又问,“你都学会了些什么,给我说说。”
范瑞雪红着脸把学的大致说了一遍,最后说:“清儿说‘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要让我多学些,免得哪天出了什么意外她不能教我,也担心我再请别的人不会像她一样仔细的教我。”
又说:“她还教我背了两篇古文,说让我以后要给家里的小孩子传下去,说学懂了人生基本不会出大乱子。”
“哦,是什么,给我说说。”沈文韬来了兴趣,“放心,不管是什么,我都绝不会生气。”
范瑞雪:“一篇叫《七月》,她说是诗经里面的,就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室熏鼠,塞向瑾户。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这一个。”
“另一个是《氓》,也是诗经里面的,里面有几句她叫我一定要记住,“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还有‘”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她说《七月》是说百姓一年四季的作息,是说生活根本;《氓》是说女子不可耽于情爱,但若是得到情爱过后失去了也要及时放手。”
范瑞雪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有光,“我从来不知道读书是这样让人高兴的事,沈文韬你知道吗,文字作为工具让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嗯,你现在开心吗?”沈文韬只觉得妻子有些迷人,“清儿厉害,能让你感觉到其中的乐趣,你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能学这么多。”
范瑞雪被夸得脸更红了些许,“但是这两篇我都还不会写,你教我吧。你在家的时间清儿就不过来了,我直接和你学。”
外面天色已经黑透了,屋子里点了灯,沈文韬看着妻子比往日自信了许多,只觉得心里不可控制的动了一下。
如花美眷,夜深人静……
“瑞雪,我能教你的我都教,但是清儿那边你还和她学。”沈文韬主动去拉妻子的手,“她脑子里有很多先进的东西,你学会了只有好处的。”
屋内气氛甜蜜,久别的小夫妻渐渐打开了心扉,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范瑞雪坐在梳妆台前解头发,沈文韬自觉的把梳子拿过来帮忙,一切无师自通。
“沈文韬,我是不是做到了你的要求,那你也要做到答应我的事。”范瑞雪轻声说,“不然我要发疯的。”
“好。”沈文韬府下身去,“我说到做到,做不到让我孤独终老。”
男人的呼气声在耳边,热热的,暖暖的,带着惑人的热情和邀请,范瑞雪只觉得晚饭时喝的那一小碗汤里头一定加了迷药,要不就是沈文韬身上放了迷药,不然她怎么感觉到燥热和无力呢?
“沈文韬……”范瑞雪轻声叫他,“我们去床上吧。”
谁能拒绝这样的邀请呢,此刻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让这对小夫妻先交流完。
此处略。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大少奶奶难得的起晚了,她太累了,等她日上三杆从梦中苏醒时旁边已经没人了。
再等她匆匆梳洗好赶到主院时其他人都已经在,看她全都是暧昧的笑,给她臊得俏脸又红了。
“瑞雪跟我来。”沈太太把人往屋里带,“文韬跟他爹在书房呢,你来帮我挑个东西。”等进了屋,小声问,“你们,现在是好了?”
其实都不用多问就能看出来了,今早沈文韬来时整个人都是意气风发的,现在范瑞雪也是脸色红润,沈太太作为过来人,哪儿有不懂的。
范瑞雪声音小如蚊蝇的嗯了一声。
“好好好。”沈太太高兴极了,把一支石榴多子的钗子插到她头发里,“你们好我就高兴了,以后啊也要好好儿的。”又说,“孩子的事儿咱们不急,文韬那边我已经叮嘱过了,你也别太钻牛角尖,这种事急不来。”
这样明白事理的婆婆去哪里找,还有英俊善解人意的丈夫又哪里找得出第二个来,范瑞雪只觉得幸福极了。
她一定要抓住这份幸福,不能让任何人影响。
和范瑞雪一样高兴的一定是沈文韬,他今早意气风发的过来,到现在嘴角的笑都没收。
沈文略实在看不下去了,往大哥手里递了块茶点,“哥,你吃点儿,别笑了,再笑腮帮子该疼了。”
沈文韬把茶点拿在手里并不吃,仍旧在笑,他控制不住啊。
“好了,文略,你哥高兴,让他高兴吧。”沈老爷并不拘束儿子,“等你以后成了家,和你妻子心意相通时,你也会这样笑。”
这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沈老爷虽然并不反对儿子多一些女人,但更愿意儿子能夫妻和顺,能有携手并肩的同盟。
“文韬,你妹妹的婚事过后你就带瑞雪苏州小住,然后带她到上海走走,如果有可靠的西洋大夫也可以给你们看一下身体,你们正是适合生育的年纪。”沈老爷说话自有重点,“但是即使没有身孕,你也绝对不能薄待你的妻子。”
沈文韬连忙答应,“是,父亲,儿子谨记。”
“文略,你明年夏天也要成亲了。”沈老爷把目光转向二儿子,“你要学着你哥哥一样尊重妻子爱护妻子,不可因为自己是庶出自卑,也不可因为你是男子自大。”
沈文略连忙也跟着答应,“是,父亲,儿子谨记父亲教诲,也一定以大哥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