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等你带回来要多久啊,让弟弟寄回来,用挂号信,快一点!”李念没好气地说。
“对对对,那就寄挂号信。”李景江赶紧点头,“行了,你请假太久也不好,赶紧去上班吧。记得把我带回来的金陵特产拿一些,分给同事,免得有人背后说闲话。”
“放心吧,我会办好的。”李念点点头,“您赶紧上车吧,路上慢慢开,注意安全。”
“得嘞!”李景江这才转身上了车,关上车门,发动车子,又回头看了一眼满是担忧的女儿,心里暖暖的。“别看了,我走了。”
“一路顺风,爸!”李念挥手,眼圈有些红。
“一路顺风!”李景江笑着挥手,军绿色的大卡车缓缓启动,稳稳地穿过狭窄的小巷,很快消失在李念的视线中。
“别看了,反正过年就能见了,再忍忍吧。”李念安慰自己一句,然后回家把剩下的金陵带回来的烧饼点心装了一些,准备带到街道办分给同事。
王主任那边,昨晚李念就和父亲李景江特意去了一趟,把包括盐水鸭在内的特产打包好,直接送到了王主任家里。
既然在人家手下做事,搞好关系很重要。
趁着李主任这面大旗还没过期,把关系维护好,以后不说升职,至少也能少受些委屈。
岗岗营子的林场这边,李放还不知道父亲已经出发了,也不知道秦淮如也来了。
有变异霜狼王帮忙巡视山林,李放有了更多空闲时间。
早上洗漱完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接着教瑛子打拳,然后把整理家务、喂驼鹿、洗涮这些事交给她,自己则在后院开始准备熔炉。
打铁当然离不开炉子。
下午,李放又重新修整了驼鹿住的牲口棚。
不只是加厚、加高、加大,还做了防风处理,让驼鹿有个舒适的住处。
收拾完牲口棚后,李放又在前院建了几间能挡风遮雨、地面做了防潮处理的杂物棚,把两个车架和一些柴火都搬了进去。
以后再有不方便放进屋里或杂屋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两个棚子里。
第二天上午,李放又在后院划出一块地,准备建一个小型砖窑。
这个砖窑不仅能烧砖,还能烧瓦、烧陶、烧瓷,甚至水泥都能烧。
在整个住所改造计划中,要增加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于是李放又把林场大院附近碍事的树都砍了,连树根也挖掉,拆掉原来的围栏,在留出足够空间后重新围了一圈。
虽然不知道能在这里待多久,但既然有能力也有时间,不把自己的住处好好整理一番,岂不是亏待了自己?
在忙这些事的过程中,瑛子帮了不少忙。
烧水做饭、打扫家务、照顾小迷糊这些事不用说,只要有空就会帮李放干活。
除了个别不能公开的事情李放会特意等到晚上做之外,其他的都没瞒着瑛子和小迷糊。
葛二炮也没闲着,他原本想帮忙,但被李放安排了其他任务。
打铁也好,烧砖也罢,都离不开燃料和原料。
林场这边虽然木柴很多,日常用够了,但不管是打铁还是烧砖都不合适。
最好的燃料是煤炭,如果有焦炭就更好了。
原料方面也存在很大缺口,不说烧砖、烧水泥需要的材料,光是打铁用的铁料就需要不少。
游戏世界里不缺煤矿和铁矿,少量使用还行,但大量使用怎么解释?
总不能什么事都推到那个不存在的师父身上吧?
正好葛二炮打猎一辈子,对老林子非常熟悉。再加上兴安岭本来矿产资源就丰富,花点时间应该能找到合适的矿点。
即便开采难度高也没关系,李放只需要一个表面的渠道。再加上游戏世界的特性,他一个人一把镐,就能把整条矿脉挖出来!
李放开始大张旗鼓地动工,老支书赶紧坐车老板的驴车过来查看。
“李放,这……都是你弄的?”老支书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还有不少尚未完工的设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是我。”李放在寒冷天气里只穿了一件短袖。
他身材结实,肌肉分明,充满阳刚之气。
更奇怪的是,李放身上居然在冒烟,若是有人看见,还以为遇到了灵异事件。
“不是,你干了几天了?”老支书看了看院子,不得不说,布置得不错。
杂物房、牲口棚、厨房、仓库、杂物棚等分布在前院,布局合理,不拥挤也不互相干扰。
比如牲口棚就在前院角落,夏天也不会影响到厨房和主屋。
几栋建筑之间的空地一直通到大门,院门也被重新修过,又高又宽,连驼鹿拉车都能直接开进来,省去了外面停车再搬东西的麻烦。
老支书还没看后院,但从葛二炮那儿听说了一些情况,比如砖窑、锻炉,再加上眼前这些木匠、泥瓦匠,谁能想到一个从帝都来的城里孩子竟然有这么多本事?
要不是清楚李放的家庭背景,老支书都要怀疑镇戈委会是不是搞错了,这怎么看都不像从帝都来的城里孩子,张鹏程他们才更像。
不过从外貌和气质来看,李放确实是城里来的,但眼前的一切却让老支书觉得“这也太表里不一了”。
“今天是第三天。”李放拿着锤子笑了笑,“这些只是开始,估计至少还要半个月才能完成,如果材料不够的话,时间还会长一些。”
“不过老支书,我可没乱来,主要是家里人多了,那天去镇上打长途电话,听我姐说我爸出差会路过这儿看看我,我就想着收拾得体面点,让爸放心。”
“我还想过了,如果过年回不了家,就把爸和姐姐接过来,我这是怕他们不习惯。不过您放心,绝对没乱来,就算砍掉的那些树,明年开春我也会找地方补上。”
“这事二炮跟我说了,确实是这个理儿。”老支书点点头,对李放稳重的态度很赞赏,“你心里有数就行,要是缺人手就吱一声,村里现在没事,劳力多着呢。”
“我现在就想借这个机会锻炼自己,免得闲着难受。”李放摆摆手,“要是真用得上人,我肯定找您,不说工钱,至少得管我一天三顿饭。”
“你这小子,真让人省心!”老支书笑着说道,“要是村里的年轻人全都像你这样,我得多轻松。”
“对了,我今天来还有事。早上你跟车大爷去镇上办事,听说棒梗妈今天到,镇上已经安排人去接了,估计今晚到不了,明天早上能到,你要不要去看看?”
“别别别,我和他们家关系不好,懒得管这事。”李放摆着手说,“有那时间我还不如把前院的事弄好,他们怎么样跟我没关系,我不去。”
“不去也好,省得以后让你照顾这照顾那的,还不好拒绝。”老支书觉得这样安排最好,之前只是怕李放知道后偷偷过去看热闹才这么问,“对了,感谢信的事你怎么看?”
“嘿嘿……不就是封感谢信嘛,还能怎么说。”李放就知道这事才是对方找他的真正原因。
这都三天了,按理说那封感谢信应该开始起作用了。
“这事你都不跟我说,要不是二炮提了一句,我今天去镇上都不知道怎么说。”老支书抽了口烟,没好气地说,“我算是看出来了,几个知青里就你最机灵。”
“一封感谢信,好家伙,科长直接升局长,说什么破格提拔,以后我们村再去镇上寄信、打电话,都能沾你的光了!”
“不会吧?周叔升官了?还是局长?”李放这下真的惊讶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感谢信竟然有这么好的效果,科长直接升为局长,中间隔了副处、正处和副局三个级别,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对,老周当上局长了,虽然是副局,但镇邮电局的局长一直病休。”老支书点头说道,“他这个副局就等于正职,直接升官了!你不知道,多少人都羡慕。”
“老支书,这事儿可不能怪我。”李放赶紧摆手,“我当初只是想以后打长途电话方便点,顺便帮屯里多些好处,没想到会帮他升官。”
“行了,我没说你什么。”老支书摆摆手,“我心里清楚,你的感谢信确实起了作用,但主要还是老周自己努力。”
“再说,镇邮电局的一个副局,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位置。再加上老周在那里干了这么多年,资历和声望都有了,否则别说一封感谢信,十封也没用。”
李放这话是相信的,他原本只是想让周向红往上提一提,能当个副处就不错了,这样他和屯里人去镇上办事也能方便些。
没想到对方自己真有本事,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关系,居然直接升到副局,真是个人物。
“行了,我来就是告诉你这两件事。”老支书看了看前院建好的几处建筑框架,“对了,老周让我告诉你,哪天去他那儿坐坐,吃顿饭。”
“人家都升官了,该我请他吃饭才对。”李放摆摆手,“老支书,你们别站着了,进屋喝点茶吧。”
“不了,一会儿还有事要回去,你先忙。”老支书摆摆手,“对了,等你把砖窑建好了,是不是就能烧砖了?”
“不只是砖,只要原料够,砖瓦、水泥、陶瓷都能烧。”李放拍了拍胸脯,“就是窑小了些,产量不多,但如果只是屯里用,时间长点也管用。”
“那就好,那就好!”老支书欣慰地点了点头,“村里不少房子太旧了,等你这边弄好了,我就打算趁着冬天翻修一下,免得下大雪出事。”
“老支书,这个季节不太合适吧?”李放本来就被葛二炮劝过,说冬天不适合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