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行的来访,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林薇心中积郁多日的阴霾。那场酣畅淋漓的痛哭和坦诚布公的倾诉,仿佛一场透彻的心灵雨露,洗去了她的委屈与怨愤,留下一种奇异的平静与清明。
对自己真诚。这几个字在她心中反复回响,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她不再终日以泪洗面,也不再机械地扮演那个完美无缺的“周太太”。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家,审视这段婚姻,更重要的是,审视自己。
她依然会为周正准备早餐,但不再是为了讨好,而是出于一种习惯性的体贴;她依然会打理家务,但不再追求一丝不苟的完美,偶尔会允许自己窝在沙发里,读一本诗集,听一段音乐,放任窗外阳光移动,而不觉得是虚度光阴。
她甚至开始重新弹奏那架落灰的钢琴。起初手指生疏,音符断续,但渐渐地,熟悉的旋律从指尖流淌出来,像是唤醒了一段沉睡已久的旧梦。琴声不再哀怨,反而多了一丝探索般的轻柔与不确定的希望。
她与周正依然处于冷战中。他搬回了家,但睡在客房。两人在偌大的房子里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交谈仅限于必要的、冰冷的只言片语。那种刻意的疏离,比激烈的争吵更令人窒息,但林薇不再像过去那样恐慌地试图去修补。她选择了沉默,一种带着尊严和自持的沉默。她给了他空间,也给了自己空间。
这期间,她和顾风行开始了一种极其克制又无比默契的联系。
他没有再贸然来访,却会在清晨发来一条短信,有时是一张晨曦微露的照片,配文“今日天气晴好,宜出门走走”;有时是一段他正在听的音乐分享,旋律空灵舒缓;有时甚至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今日安好?”
这些信息从不逾矩,没有暧昧的词汇,更没有迫切的追问,却像一双温柔的眼睛,始终在远处默默地关注着她,带着一份小心翼翼的尊重和体贴。林薇从不立刻回复,但总会认真地看着每一条信息,感受着那份不着痕迹的关怀,然后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简短地回应:“谢谢,琴声渐熟。”或者“花开了,很美。”
他们谁也没有再提那日的倾诉,也没有谈论彼此生活中的具体琐事。他们的交流停留在艺术、音乐、天气和一种微妙的情绪共鸣上。就像两个在深山里通过声音相互寻觅的旅人,谨慎地敲击着石壁,通过回声来判断彼此的距离和存在。
这种联系,像细流涓涓,缓慢却持续地滋润着林薇干涸的心田。她感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是周正从未给予过她的。她开始明白卦象上“富以其邻”的深意——这种财富,并非物质,而是灵魂的共鸣与滋养。
一天下午,苏曼来看她,一进门就惊讶地挑眉:“咦?气色好多了嘛!看来是想通了?”
林薇正在插花,闻言微微一笑,将一支百合轻轻插入瓷瓶:“算是吧。总不能一直困在原地。”
“这就对了!”苏曼大大咧咧地坐下,凑近她,压低声音,“哎,说真的,那位顾先生…后来有没有联系你?”
林薇的手指微微一顿,百合花茎上的水珠滴落在桌面上,洇开一个小小的圆点。她垂下眼睫,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苏曼何等精明,立刻从她的表情里读出了答案。她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薇薇,我说句实话,顾风行这人…确实不错。有才华,有品味,最重要的是,他懂你。我看得出来,他对你很不一般。但是…”她话锋一转,“周正这边,你到底怎么打算的?总不能一直这样僵着。”
怎么打算?林薇自己也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离婚吗?她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份未知和可能带来的惊涛骇浪。和好吗?那道裂痕已然存在,周正冷漠回避的态度更是让她看不到修复的可能。
“我不知道,曼曼。”她轻声说,眼神有些迷茫,“我只是觉得,我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生活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顾风行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拍的是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彩画,画的是雨后的街道,水洼倒映着天空和街灯,色彩朦胧而忧郁,却在一角画了一株破砖而出的嫩绿新芽,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配文只有简单的一句:“风雨之后,总有新生。”
林薇看着那幅画和那句话,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了。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得。他没有催促,没有诱导,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诉她生命自有其出路和希望。
她拿起手机,第一次主动给他回复了超出简单致谢的内容。她拍下了桌上那瓶含苞待放的百合,发了过去,配文:“静待花开。”
发送成功后,她抬起头,对上苏曼了然又带着些许担忧的目光,忽然觉得心中一片坦然。她没有做什么违背道德的事情,她只是在废墟之中,试图抓住一点能让自己活下去的光亮和养分。
又过了几日,本市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慈善拍卖晚宴。苏曼硬拉着林薇参加,希望她能散散心。林薇本不想去,但拗不过苏曼,只好勉强答应。
她选了一件款式简洁的黑色长裙,妆容清淡,首饰也只戴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钉。她不想引人注目,只想做个安静的旁观者。
然而,当她挽着苏曼的手臂步入宴会厅时,心跳却骤然漏了一拍——在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人群中,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清瘦颀长的身影。
顾风行。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不同于平日里的艺术家的随性,多了几分沉稳内敛的气质。他正与人交谈,侧脸线条清晰,神情专注而温和。
仿佛有心电感应一般,就在林薇看到他的瞬间,他也转过头,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
喧嚣的人声、流淌的音乐都化为了模糊的背景音。他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缠绕,无声地诉说着千言万语。他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喜,随即化为深沉如海的温柔和理解。他微微颔首,唇角扬起一抹极淡却无比真挚的笑意。
林薇感到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心跳如擂鼓。她下意识地想移开视线,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他的目光像有着巨大的磁力,将她牢牢吸住。她也轻轻点了点头,回应了他的问候,一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红晕,悄悄爬上了她的耳根。
整个晚宴,他们没有任何近距离的接触,甚至没有说上一句话。他坐在宴会场的那一端,她在这一端。但林薇却清晰地感觉到,有一条无形的线连接着他们。她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他,而每一次,几乎都能撞上他同样投来的、温暖而克制的目光。
每一次目光的交汇,都像一次无声的对话,一次灵魂的轻轻碰撞。她看到他优雅地与人交谈,看到他礼貌地举杯,看到他偶尔凝神思考时微蹙的眉头…他的一切,在她眼中都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吸引着她。
这是一种奇妙而煎熬的体验。她身处繁华之中,却感觉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她渴望靠近,又被理智和身份拉扯着不能靠近。这种克制下的暗流汹涌,比任何直白的表达都更令人心旌摇曳。
晚宴进行到一半,有一件现代艺术品的拍卖。顾风行似乎对那件作品很感兴趣,举了几次牌。最后时刻,一位富商出了高价,顾风行微微摇头,放下了号牌。
林薇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报出了一个更高的价格。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苏曼惊讶地扯了扯她的衣袖。连台上的拍卖师都愣了一下。
顾风行也愕然地看向她,眼中充满了不解和询问。
林薇的脸红得厉害,手心都在冒汗。她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怎么了,只是一瞬间的冲动,不想看到他错过心爱之物的遗憾。她避开他的目光,心脏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腔。
最终,她以高价拍下了那件艺术品。
晚宴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林薇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那件拍品的凭证捏在手里,滚烫得像一块烙铁。
顾风行穿过稀疏的人群,向她走来。他的步伐沉稳,眼神却复杂难辨。
他在她面前站定,目光深深地望进她的眼睛里。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稀薄起来。
“为什么?”他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林薇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此刻,所有的顾虑和枷锁仿佛都消失了,她只想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因为,”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带着微微的颤抖,“我不想看到你眼中,有任何一丝失落。”
就这一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两颗心之间最后的那道屏障。
顾风行的瞳孔微微收缩,深邃的眼眸中翻涌起巨大的波澜,那是震惊,是感动,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深刻触动。他看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灵魂深处。
周围的一切都模糊了,远去。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站在灯火阑珊处,无声地对望着,眼中只有彼此的身影。
“林薇…”他唤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仿佛蕴含着千钧重量。
他没有说谢谢,也没有评价她的行为是否恰当。只是那样深深地、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许下了一个无声的、重于泰山的承诺。
在这一刻,无需任何言语,他们已然明了彼此的心意。那是一种超越世俗规范的、灵魂层面的相互吸引和深深认同。
他知道她的挣扎与克制,懂得她的真诚与勇敢。
她明白他的尊重与守护,感受他的悸动与珍惜。
这份感情,发乎情,止乎礼,却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告白都更加震撼人心。
晚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拂动了林薇额前的发丝,也吹皱了两人心底那潭深水。他们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那条被小心翼翼维护的边界,在那一刻,因为一句发自肺腑的真言,而有了不同的意义。
未来的路或许更加艰难,但此刻,他们只想沉浸在这份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心灵共鸣里。
心有灵犀,一点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