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勘探井那边,“幽域”单位之间的“内讧”并没有演变成惊天动地的大战,更像是一种冰冷的、高效的内部审查与反审查。
代表第一个单位(代号a)的能量信号在经历了一阵剧烈的、充满“抗议”意味的波动后,逐渐平息下来。它似乎向网络提交了大量的“自证数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和“专注”(专注于滋养缓冲阀)。
而那庞大的网络回溯力量,在仔细“扫描”了a之后,似乎没有发现明确的“叛变”证据,再加上那个被赤红炎他们巧妙制造的、指向a的错误信号本就微弱且转瞬即逝,最终,网络判定这是一次“微小内部干扰”或“误报”。
无形的审查压力如同潮水般退去,网络恢复了之前的“平静”,继续着它那缓慢而诡异的协同感知。
a单位也重新安静下来,继续“盘”它的缓冲阀,但细心如林枫发现,它释放的能量场比之前更加内敛,仿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警惕”。
一场潜在的灭顶之灾,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主控室里,死里逃生的众人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
“妈呀……吓死老子了……”耿炎拍着胸口,感觉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这玩意儿的内部审查也太tm吓人了……”
“幸好……幸好燊哥提醒了‘锚点’,苏小姐够给力,赤老大反应快……”林枫后怕不已,看着屏幕上恢复“正常”的网络信号,心有余悸。
赤红炎靠墙坐下,感觉一阵虚脱。刚才那短短几分钟的心理压力,比面对千军万马还大。他看了一眼能量储备:0.128%。刚才那番操作又消耗了一丝,但值得。
“救援队……应该收到我们的信号了吧?”老陈最关心这个,眼巴巴地看着那台沉寂的接收器。
“那个‘V’字信号,绝对是回应!”林枫肯定道,“但他们肯定也发现了信号极其微弱且诡异,不敢轻易再次回应,怕给我们带来麻烦。”
希望已经送出,但等待依旧煎熬。而且,他们送出的只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思乡”意念,并没有包含任何具体的、可定位的坐标信息。救援队就算想找,在这茫茫废土和厚重岩层之下,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们需要更精确的信息!
“系统,‘幽灵信使’只能发送情感波动吗?能不能……把我们的具体坐标也塞进去?”赤红炎问道。
【极度困难。精确坐标属于高度结构化数据,与情感波动频率差异巨大,强行融合极易被网络过滤机制识别为异常。】系统否定。
“那怎么办?光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东南方向底下?这范围也太大了!”耿炎急了。
苏晴休息了一会儿,脸色稍微好转,她轻声开口道:“也许……不需要发送具体的数字坐标。”
众人看向她。
“那个‘锚点’……家的记忆……”苏晴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如果我们所有人的‘家’的意念足够清晰、足够强烈,而救援队又来自那个方向,他们……会不会有一种……‘共鸣’或者‘指向’?就像指南针一样?”
她的想法很玄学,但在这种超自然现象频发的环境下,却未必不可能。
“有道理!”林枫眼睛一亮,“就像信鸽归巢!不需要知道经纬度,凭着本能就能找到家!如果救援队里有精神感知方面的能人,或许真能捕捉到这种模糊的指向性!”
“但这样还是太模糊了……”赤红炎沉吟道,“我们需要双重保险。”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林燊燊。这个一次次创造奇迹的男人,即使在沉睡,也依然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燊小子之前说过‘频率’、‘锚点’……”老陈若有所思,“他是不是……能感知到更多?”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们的期待——
医疗单元内,林燊燊的眉头再次蹙起,嘴唇无声地翕动着。
这一次,没有完整的词语,只有一些极其断续的、模糊的音节,夹杂着类似数字的发音。
“……深……2847……”
“……偏角……-12.7……”
“……岩性……灰岩……交错……”
同时,他胸口痂壳上流淌的微光,不再是无规律的闪烁,而是开始勾勒出一些极其复杂的、类似立体结构图的细微脉络,其中几个点格外明亮。
【检测到本体无意识释放大量地质结构信息及空间定位数据!正在记录解析!】系统立刻工作起来。
“他在……‘看’地层的结构?”林枫震惊地看着那些不断刷新的、极其专业的地质参数和空间坐标,“他在脑子里构建三维地图?!”
“2847……这像是深度!偏角-12.7……这是倾斜度!灰岩交错……是岩层构成!”老陈毕竟是搞科研的,瞬间理解了部分数据,“他在报我们的具体地质坐标!”
不是地图上的经纬度,而是更深层次的、基于地质构造的绝对空间位置!这种坐标,对于同样拥有地下探测能力的救援队来说,可能比经纬度更有价值!
“快!记录所有数据!”赤红炎激动地下令,“这就是最精确的‘坐标’!”
【数据记录中……正在生成三维地质坐标模型……完整性87%……】系统飞速运作。
几分钟后,林燊燊似乎耗尽了精力,再次沉寂下去。但他提供的海量数据,已经足够系统构建出一个极其精确的、反映他们所在位置周边数公里地质结构的立体模型,并将他们的避难所核心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
一个用地质语言写就的、无法篡改的“家庭住址”!
“太好了!有了这个!只要救援队有能力进行深层地质扫描和匹配,找到我们的概率将大大提升!”林枫兴奋不已。
现在,他们有了两种“坐标”:
一种是苏晴和众人情感凝聚的、模糊的“家园指南针”。
一种是林燊燊提供的、精确的“地质经纬度”。
双管齐下,希望大增!
“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份‘地质坐标’也送出去了……”赤红炎看着屏幕上那精美的三维模型,又看了看脚下那张无形的“幽域”网络,眉头再次皱起。
情感波动可以冒充背景噪音,这种高度结构化的数据流,该怎么伪装?
直接发肯定不行。
必须等待下一次机会,或者……创造一个机会。
而就在这时,一直监控“幽域网络”的林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
“赤老大,你们看!网络好像……没那么‘平静’了!”林枫指着频谱分析图,“虽然审查结束了,但a单位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能量交流频率明显降低了,信任度好像下降了?而且,各个节点之间的波动,出现了一些非常细微的……不同步?”
仿佛经过这次“误判”和“审查”,网络内部原本完美的协同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裂痕和猜忌。
a单位似乎变得有些“孤僻”,其他节点也对它多了几分“疏离”。
赤红炎眼中精光一闪。
裂痕?
猜忌?
这对于一个依赖高度协同的网络来说,或许是致命的弱点。
也许……下一次“幽灵信使”出发时,可以利用一下这微妙的“内讧”后遗症?
“继续密切监控网络内部状态,尤其是a和其他节点的关系。”赤红炎下令,“同时,准备好‘地质坐标’数据,等待下一次发送窗口。”
“明白!”
希望的光芒更加清晰了一些。
他们不仅知道了“家”的方向,更知道了“家”的确切门牌号。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把这个地址,塞进敌人的邮箱里,寄出去。
地底的智慧博弈,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