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风裹着雪粒,刮在脸上有些刺骨,汪珆穿着一件厚厚的深蓝色棉衣,领口和袖口都扎得严实,站在隔壁房间门口。
她抬起手,轻轻敲了敲门板,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林薇、柳琴姐,该起床了,食堂的早餐快好了,一起过去吃吧。”
敲了几下后,门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从床上坐起的窸窣声。
没过多久,门被缓缓拉开,柳琴率先走了出来。
她穿着农场昨天发放的浅灰色厚外套,头发简单扎在脑后,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明亮,精神比昨天好了不少。
林薇和林璐跟在后面,两人一边走一边揉着眼睛,眼角还带着未消的倦意,脸色显得有些憔悴,走路时脚步微微踉跄,身体明显还没从疲惫中完全恢复。
秦可儿则躲在柳琴身后,小脑袋微微耷拉着,双手紧紧抓着柳琴的衣角,脚步虚浮,看起来还没睡醒。
汪珆看着三人的模样,心里瞬间了然,知道这是她们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想起之前受伤刚来到农场的时候,她也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的伤害,不过她比三人幸运得多,毕竟之后的几天都是在病床上养伤。
汪珆微笑的看着三人,却没多问一句,只是语气温和地说:“别急,慢慢走就行,食堂离这不远,早餐还热着,不会凉的。”
柳琴点了点头,拉了拉秦可儿的手,轻声说:“可儿,跟紧妈妈,咱们去吃早餐。”
秦可儿小声“嗯”了一声,脚步又往柳琴身边凑了凑。
五人沿着宿舍区的小路往食堂走,路上偶尔遇到几个早起的农场居民,大家看到汪珆身边的四女,只是友好地点了点头,偶尔偷偷打量,氛围显得格外平和。
食堂内暖意融融,空调的暖气将室内的寒气彻底驱散。
空气中弥漫着白面馒头的麦香和咸菜的清脆香气,让人闻着就有了食欲。
不少居民已经坐在餐桌旁吃早餐,偶尔传来几句低声交谈,餐厅工作人员们则在窗口前有条不紊地分发食物,秩序井然,没有一点混乱。
汪珆带着四人走到窗口前,负责分发早餐的工作人员立刻拿起四个干净的搪瓷碗,每个碗里放上两个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又舀了一小碟切碎的咸菜,最后递上一杯刚冲泡好的热豆浆。
“慢用,不够还可以再来拿。”工作人员笑着说道。
秦可儿接过搪瓷碗,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小口。
温热的馒头入口松软,带着淡淡的麦香,比她在希望之城吃的压缩饼干好吃太多。
她眼睛瞬间亮了亮,抬头看向柳琴,小声说:“妈妈,这个馒头好好吃,比之前的饼干香多了。”
柳琴拿起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豆浆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香甜,让身体里的寒意消散不少。
她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点了点头:“嗯,是挺好吃的,快趁热吃。”
林薇和林璐也拿起馒头慢慢吃了起来,虽然身体还有些疲惫,但热腾腾的早餐下肚,舒服了不少。
林薇咬着馒头,凑到林璐耳边,小声说:“没想到农场的早餐这么好,比希望之城的压缩饼干好吃多了,之前在希望之城,能吃到热的食物都算奢侈的。”
林璐赞同地点头,嘴里还嚼着馒头,只能含糊地“嗯”了一声,眼神里满是认同。
四人很快吃完了早餐,坐在餐桌旁休息。
汪珆擦了擦嘴角,对四人说:“等下会有人来安排你们今天的工作,你们在这等一会儿就行,不用到处走,免得错过了。”
四人齐声应道“好”,安静地坐在原位,目光不自觉地在食堂里打量。
她们看到居民们脸上都带着轻松的表情,有人边吃边和身边的人聊天,聊的都是农场里的琐事,氛围和睦得像是一家人,完全没有末世里的紧张和压抑。
时间慢慢走到早八点,食堂里的居民渐渐散去,大多准备去各自的岗位上工作。
就在这时,赵敏和刘欣从食堂门口走了进来。
赵敏穿着一身深色工装服,手里拿着一份折叠好的名单,看到坐在餐桌旁的四女,立刻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林薇、柳琴,你们吃完了?这位是刘欣,以后你们就归她管,跟着她去办公楼吧,她会详细安排你们今天的工作。”
柳琴四人连忙站起身,看向刘欣。
刘欣穿着一件浅粉色的毛衣,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平静地对四人点了点头:“跟我来吧,办公楼离这不远,咱们边走边说。”
赵敏又对刘欣叮嘱了一句“她们刚过来,多照顾点”,便转身离开,去仓库处理物资清点的事了。
四女跟在刘欣身后,往办公楼方向走。
路上,刘欣指着不远处两栋并排的水泥楼,说道:“你们看,那两栋楼,左边那栋是你们住的宿舍,右边那栋就是办公楼,农场的行政、管理这些工作,都在办公楼里办。”
四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办公楼的外观比宿舍更显规整,墙面刷得干净,窗户明亮,门口还挂着几个木牌,上面写着“财务部”“后勤部”等字样。
快到办公楼时,林薇下意识攥紧了衣角,眼神里闪过一丝紧张。
她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工作是什么,心里没底。
走到办公楼门口,四人的目光同时落在门口挂着的文化部木牌上,都愣住了。
林璐犹豫了几秒,小声问道:“我们……我们是来做文化工作的吗?”
刘欣推开门,回头对四人说:“进去说吧,里面暖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去再跟你们详细说。”
四人跟着刘欣走进办公楼,沿着走廊走到文化部办公室门口。
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张并排摆放的办公桌,每张桌上都放着纸笔和一台简易的打印机,墙角立着一个铁皮文件柜,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叠叠资料。
室内温度比外面高不少,窗户边还放着一盆绿油油的蔬菜,叶子上挂着水珠,显得格外有生气,驱散了办公场所的沉闷。
刘欣让四人在办公桌前坐下,自己则走到最里面的主位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提前写好的职责清单,放在桌上,推到四人面前:“你们的工作主要有三项,我一项项跟你们说。”
她指着清单上的第一条:“第一,农场以后有节日或者组织集体活动时,你们负责上台表演节目,比如唱歌、跳舞,要是你们会演小话剧也可以,主要是让居民们放松心情,丰富大家的生活。”
接着指向第二条:“第二,开发一份农场日报,每天发一期,内容就是记录农场当天发生的事情,比如物资到了多少、温室的作物长势怎么样、居民们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都要写进去。”
最后指向第三条:“第三,弄一些小节目,农场最近建设出了自己的局域网,居民们手里有简易的播放设备,你们可以录一些唱歌的视频、讲故事的音频,传到局域网上,供大家空闲的时候观看收听。”
四人认真听着,时不时点一下头,心里对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
刘欣顿了顿,语气稍微严肃起来:
“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第一版农场日报,以后每天都要按时发。”
“这份日报有两个目的,一是记录农场的日常事务,让居民们清楚知道农场的动态;二是通过日报,让居民们对农场主人林风保持绝对的忠诚,简单说,就是‘洗脑’,让大家都明白,农场能有现在的安稳日子,都是林风带来的。”
洗脑两个字刚落,林薇、林璐和秦可儿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眼睛瞬间瞪得很大,显然没料到工作里还有这样的内容。
秦可儿下意识往柳琴身边靠了靠,小手紧紧抓住柳琴的衣袖。
柳琴却很平静,她以前在娱乐圈待了多年,见过不少类似的宣传操作,对这种手段并不陌生。
她轻轻拍了拍秦可儿的手,用眼神示意她别紧张,小声说:“别怕,只是正常的工作而已。”
刘欣见四人没提出异议,便开始分配今天的任务:“柳琴,你负责日报里的‘文化板块’,写点轻松的内容,比如给居民们推荐一首歌曲,或者分享一个小故事,让日报看起来不那么枯燥。”
“林薇、林璐,你们俩负责记录今天农场的事务,等下可以去问问食堂的女仆、温室的管理员,看看今天上午农场都做了哪些事,把这些内容详细记下来,整理成文字。”
“秦可儿,你年纪小,就帮忙整理资料、打下手,比如把她们写好的内容打印出来,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没问题吧?”
四人都点了点头,齐声说:“没问题。”
分配完任务后,四人立刻行动起来。
柳琴坐在桌前,拿起笔,思路很快清晰起来,没一会儿就写好了文化板块的内容,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温暖的气息。
林薇和林璐则一起走出办公室,去食堂和温室找工作人员询问情况,认真地把听到的每一件事都记在本子上,生怕遗漏。
秦可儿则守在打印机旁,等柳琴、林薇她们把写好的内容拿过来,就仔细地打印出来,然后逐字逐句检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柳琴,态度格外认真。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到了午12点。
第一版农场日报终于完成,刘欣拿着打印好的日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打开办公室的电脑,将日报的电子版传入农场局域网,还特意在标题旁标注了“第一期”三个字。
林薇、林璐、柳琴和秦可儿围在电脑旁,看着屏幕上的日报,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她们在农场的第一天工作,总算顺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