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舱的探照灯刺破6000米深的海水,光束落在一块半嵌在海沟沉积物中的金属板上——那是“深海一号”科考船的铭牌,锈蚀的边缘还挂着几缕银白色的纤维,与周围游弋的发光水母缠在一起,像块被遗忘的墓碑。
“它在‘呼吸’。”苏念突然按住林深的肩膀,指向铭牌后方的海沟岩壁。那里的岩石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某种低频震动微微起伏,每一次凸起都喷出一串淡紫色的气泡,气泡破裂时释放的光雾中,竟浮现出模糊的人影:穿潜水服的船员正在检修设备,戴眼镜的研究员在记录数据,还有个扎马尾的女孩举着相机,镜头正对着舱外的发光生物——正是“深海一号”失踪前的最后影像。
林深操控机械臂触碰铭牌,金属表面瞬间泛起细密的电流纹,与潜水舱的系统产生共振。全息屏上突然跳出一段乱码,破译后竟是船员的语音日志,带着海水浸泡后的杂音:“……岩壁在发烫,那些紫色气泡里有东西在动……它们不是生物,是‘记忆的结痂’……”
话音未落,岩壁的起伏突然加快,淡紫色气泡喷涌如泉,光雾中的人影开始重叠、扭曲。扎马尾的女孩影像突然转向镜头,嘴角的痣清晰可见——那是苏念的姑姑,“深海一号”的随船摄影师,失踪时只有23岁。她的影像伸手触碰舱壁,光雾竟透过潜水舱的舷窗,在林深手背上印下一个相同的痣形光斑。
“是‘回响体’。”叶岚的银线刺入岩壁,带出一串发光的组织样本,“海沟的高压让生物电信号被岩石‘记录’下来,就像磁带录音。这些气泡是记忆的载体,而岩壁是播放机。”样本在培养皿中展开,变成一张透明的“膜”,上面布满了类似电路板的纹路,每道纹路都对应着一段影像碎片。
当林深将手掌贴在岩壁上,整个海沟突然暗了下去——发光水母集体熄灭,紫色气泡暂停喷涌,只有手背上的痣形光斑仍在闪烁。片刻后,岩壁深处传来类似管风琴的轰鸣,无数光雾从裂缝中涌出,在海水中组成完整的“深海一号”轮廓,船员们的影像在舱内走动、交谈,甚至能听见他们用金属勺子敲罐头的声响。
“他们在重复最后一天的动作。”苏念的声音带着颤音,指着影像里正在分发食物的船长,“那是我爷爷。他手里的罐头编号,和我们在沉船残骸里找到的一模一样。”光雾组成的罐头被“递”向潜水舱,林深伸手去接,指尖穿过光雾的瞬间,竟真的触到了冰凉的金属质感——那是记忆凝结的实体。
突然,影像剧烈晃动,船员们的身影开始扭曲,紫色气泡变得浑浊。光雾中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像是船体被某种巨大的生物撞击。扎马尾的女孩影像突然回头,对着镜头大喊:“是‘深渊之喉’!它在啃食船底——”话音被一声巨响截断,光雾瞬间溃散,岩壁恢复了死寂,只有手背上的光斑还在微微发烫。
林深盯着空荡荡的海水,突然明白那些银白色纤维是什么——那是潜水服的残片,当年姑姑就是穿着这件潜水服冲出船舱,试图用炸药驱赶“深渊之喉”,最终与它一同坠入更深的海沟。而岩壁记录的,不仅是日常,还有那场绝望的对抗。
扩写:深渊之喉的痕迹
叶岚的银线深入岩壁裂缝,带回一块覆盖着黑色黏液的岩石样本。黏液在探照灯下呈现出彩虹般的光泽,成分分析显示,其中含有微量的人类血红蛋白和船用钢的碎屑——正是“深渊之喉”的消化液残留。
“它的进食方式很特别。”苏念放大样本图像,黑色黏液中嵌着无数细小的发光颗粒,“这些颗粒是被消化的生物电信号,它不仅吞噬实体,还会‘吸食’生物的记忆。‘深海一号’的船员影像之所以扭曲,是因为它在啃食船体时,同时‘舔舐’了岩壁记录的记忆。”
林深操控潜水舱下潜至7000米,这里的海水呈现出诡异的墨黑色,只有偶尔闪过的红色光点提示危险。突然,潜水舱的外壳传来一阵细密的震动,像是有什么巨大的生物从舱底游过。探照灯扫过下方,只见一条长约百米的“阴影”正在海沟底部蜿蜒,其体表覆盖的鳞片反射着岩壁的光雾,每片鳞片上都印着模糊的人脸——正是“深海一号”船员的影像。
“它在‘展示战利品’。”叶岚的声音带着寒意,“那些鳞片是记忆的结晶,‘深渊之喉’通过这种方式储存‘食物’。”当阴影游过岩壁,紫色气泡再次喷涌,这次的光雾中,船员们的影像都带着惊恐的表情,仿佛正对着鳞片上的自己尖叫。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阴影的头部浮现出一张模糊的人脸轮廓,嘴角的痣与苏念姑姑的一模一样。“它不仅吞噬记忆,还会模仿被吞噬者的特征。”林深握紧操纵杆,“这就是为什么岩壁记录的影像会突然中断——姑姑的部分记忆被它‘同化’了。”
潜水舱跟着阴影移动,发现它正缓缓游向海沟最深处的一个巨型溶洞。溶洞入口处布满了类似珊瑚的结构,仔细看去,竟是由无数潜水服残片和船板碎屑凝结而成,每个“珊瑚枝”的顶端,都顶着一团紫色气泡,里面封存着船员们最后的笑容。
再扩写:记忆珊瑚的共生
在溶洞内部,林深发现“深渊之喉”的鳞片会定期脱落,落在溶洞底部的沙床上,逐渐长成新的“记忆珊瑚”。这些珊瑚的枝丫上挂着透明的“囊泡”,里面包裹着完整的记忆片段:有船员们在甲板上举办生日派对的场景,蛋糕上的蜡烛还在发光;有研究员发现新物种时的欢呼,手里的标本瓶清晰可见;甚至有姑姑偷偷画的素描,画中是“深渊之喉”的草图,旁边写着“它的眼睛像碎掉的星星”。
“这些囊泡是未被消化的‘无害记忆’。”苏念用探针刺破一个囊泡,光雾涌出后,影像里的姑姑正在给素描本上色,“‘深渊之喉’会筛选记忆,留下温和的片段,吞噬痛苦的部分。就像人类会选择性遗忘,它在‘选择性消化’。”
更奇特的是,记忆珊瑚周围生活着一种半透明的虾类,它们以囊泡渗出的光雾为食,排泄物则成为珊瑚的养分。当虾群聚集时,它们的复眼会反射光雾,将记忆影像投射到溶洞顶部,形成一场流动的“电影”。而“深渊之喉”会定期回到溶洞,用吻部轻触珊瑚,像是在“回味”这些温和的片段。
“这是一种畸形的共生。”林深看着溶洞顶部的影像——姑姑正在教虾群辨认发光水母,笑容灿烂,“‘深渊之喉’吞噬了她的生命,却用这种方式保留了她的温柔。而虾群和珊瑚,成了记忆的守护者。”
当潜水舱准备离开时,林深取下一片即将脱落的记忆珊瑚,囊泡里的姑姑影像正对着镜头挥手。他将珊瑚放入特制容器,突然发现容器壁上印着一行极淡的字,像是用指甲刻上去的:“别让黑暗吃掉所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