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号”的声呐屏上,代表巨型生物的红点正以坐标点为中心,画出完美的同心圆。林深盯着逐渐逼近的深灰色轮廓,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背心的搭扣——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
“距离目标点还有五海里。”副驾驶小徐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但……它们的密度在增加。刚才扫描到至少三十个大型热源,体型都超过五十米。”
苏念的全息屏被青铜碎片占据。碎片悬浮在量子共振舱中,表面流转的生物荧光与舱壁的激光网格交织,投射出商周青铜器上的海兽纹——兽首獠牙、鱼身蛇尾,与碎片上的云雷纹严丝合缝。“这不是巧合。”她的指尖划过光影里的兽纹,“青铜碎片的铸造工艺,和三星堆的海兽形器一模一样。古人……他们见过这些生物。”
周川倚在武器架旁,电磁步枪的瞄准镜对准舷窗外。黑暗中,一道幽蓝的光带正从坐标点升起,像海底升起的银河:“看那边。不是生物荧光,是某种能量场。”
林深按下通讯键:“全体注意,保持最高警戒。苏念,分析能量场频率;周川,锁定可能的威胁点;小徐,准备悬停。”
“逐光号”缓缓靠近坐标点。能量场的波动越来越明显,舱内的金属部件开始发出低频嗡鸣——和之前声波棱柱的共振如出一辙。苏念突然喊:“老大!能量场在模仿人类的脑电波!频率是……a波!放松状态的脑波!”
话音未落,舷窗外传来闷雷般的声响。一道黑影破开海水,露出覆盖菱形鳞片的背部——和遗迹里的巨型生物几乎一样,但体型小了一半,头部却多了对骨状突起,像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纹”。
“是‘龙兽’!”苏念的声音发颤,“白垩纪影像里的远古巨兽后代!它们在欢迎我们!”
更多“龙兽”从黑暗中游出。它们没有攻击,反而围着“逐光号”游弋,骨状突起随着a波频率开合,投射出细碎的光斑,在船体上拼出歪歪扭扭的符号——是甲骨文的“归”字。
“它们在说‘回家’。”林深盯着光斑组成的文字,心跳漏了一拍,“祖先的‘家’,就是这里。”
能量场的中心,海水突然沸腾。一座半埋在泥沙中的遗迹缓缓升起——不是之前见过的环形结构,而是更像巨型祭坛,表面刻满海兽纹与星图,祭坛中央的空洞里,悬浮着一枚拳头大小的声波棱柱,颜色比遗迹里的更通透,像凝固的海水。
“是‘主棱柱’!”守夜人的虚影突然在舱内浮现,这次带着清晰的轮廓,“十万年前,人类将信标分成三枚,分别沉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这里是太平洋的‘祖祠’,另外两枚在猎户座的‘兄弟星’。现在,它们要共鸣了。”
“共鸣?”林深握紧拳头。
“用你们的基因做钥匙。”守夜人的虚影指向林深的掌心——那道淡疤再次泛起微光,“当三枚棱柱同时激活,你们会听见‘最初的声音’。”
苏念已经冲向量子共振舱。她将青铜碎片嵌入主控台,碎片与主棱柱的影像产生量子纠缠,投射出更清晰的画面:三叶虫时代的海洋里,原始鱼类用声波交流;古生代的菊石群,用振动传递迁徙路线;到了白垩纪,那些“龙兽”已能与人类祖先对话,共同对抗天灾……
“所以‘海兽纹’不是装饰,是‘对话手册’。”苏念调出青铜器的三维模型,兽纹的每道曲线都对应一组声波频率,“古人把和‘龙兽’的交流记在青铜器上,代代相传。”
周川突然指向舷窗外。最前方的“龙兽”发出尖啸,声波震得“逐光号”剧烈晃动。它的骨状突起亮起红光,投射出的符号变成了“危”。
“有东西在阻止我们。”林深的目光扫过祭坛周围的泥沙。那里,无数细长的触须正破土而出,表面覆盖着黏液,每根触须上都嵌着人类的牙齿、青铜碎片、甚至现代的潜水器零件——那是“守墓者”。
“它们是祖祠的防御系统。”守夜人的声音变得急促,“十万年前,有人试图盗取主棱柱,唤醒了它们。现在,你们的基因共鸣太强,惊动了这些‘记忆的守卫’。”
触须群开始攻击。最前端的触须抽向“逐光号”,周川端起电磁步枪连射,蓝色电弧在触须上炸开焦痕,却无法阻止更多触须涌来。苏念操控机械臂弹出切割刀,却被黏液腐蚀出缺口。
“需要声波压制!”林深想起白垩纪巨兽的影像,“用‘龙兽’的声波!”
苏念立刻调出“龙兽”的声波频率,输入“逐光号”的外置扬声器。低沉的震动声扩散开来,触须群的动作明显迟缓——它们在畏惧同类的声波。
“龙兽”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它们游到祭坛四周,用骨状突起敲击泥沙,发出与“逐光号”同频的震动。双重声波下,触须群开始退缩,最终缩回泥沙,只留下满地狼藉。
祭坛恢复了平静。主棱柱缓缓降落,悬浮在林深面前。它的表面浮现出三行字,直接烙印在三人意识里:
“一脉同源,三垣共鸣。海之心跳,文明永昌。”
林深取出从遗迹带回的棱柱。两枚棱柱靠近的瞬间,虹彩交织成光桥,投射出猎户座方向的星图——那里,另一枚棱柱正发出同样的共振信号。
“还有一枚在地球。”苏念突然说。她调出全球深海监测数据,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坐标点同时亮起,“匿名邮件里的巨型生物箭头,指向的是另外两处‘祖祠’。”
周川望着主棱柱,青铜碎片在他口袋里发烫。他摸出碎片,碎片与主棱柱产生共鸣,投射出更古老的画面:穿葛衣的先民跪在海边,用骨笛吹奏与“龙兽”同频的旋律;戴冠的贵族将青铜海兽投入海中,水面泛起与主棱柱相同的虹彩……
“原来我们一直都在‘回家’。”林深轻声说。他望向舷窗外的“龙兽”群,它们正用骨状突起拼出新的符号——“启”。
“逐光号”的引擎再次轰鸣。这一次,他们不再只是“溯源者”,而是带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记忆,去唤醒沉睡在三大洋深处的“同伴”。
当“逐光号”驶离坐标点时,主棱柱的光桥仍未消散。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地球与星空,更连接着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海兽记忆”——那些刻在青铜器上的纹路,那些口耳相传的“海神传说”,原来都是祖先写给我们的信。
下章预告
“逐光号”抵达大西洋祖祠,遭遇更强大的“守墓者”——由量子态生命凝聚的“海灵”,能直接入侵意识;苏念发现三枚主棱柱的能量公式,竟能推算出地球未来的气候危机;而周川的青铜碎片在共振中显露出完整铭文:“林氏第七代孙,持此碎片,可唤海皇。”
(作者注:本章正式串联“华夏海洋文明”与“深海基因共鸣”,商周青铜器、甲骨文、“海皇”传说都将揭开科学内核。下章将展开“意识入侵”与“气候预言”双线冲突,林深的“林氏血脉”也将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