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队长接到水晶的量子通讯请求时,正在审阅最新一期的《深海探测报告》。全息屏上跳动的蓝色光点勾勒出金字塔农场的轮廓,而通讯请求附带的紧急标识——三颗交错的水晶簇——让他瞬间站起身。
“通知全员,十分钟后召开紧急会议。”他摘下墙上的深潜器钥匙,金属碰撞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目标:金字塔农场,优先级:最高。”
一、来自深渊的警报
当“蛟龙三号”再次沉入马里亚纳海沟时,舱内的气压表指针始终稳定在1100个大气压——这是团队为应对突发情况提前校准过的。林默盯着观测窗外的黑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蓝草莓种子样本——那是上次返航时水晶赠予的“星际礼物”,如今正静静躺在他掌心,泛着幽蓝的光。
“通讯已接通。”王莉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她面前的屏幕上,水晶的投影正悬浮在半空,触须微微蜷缩,“农场出问题了。”
投影切换至金字塔内部:穹顶下的蓝草莓藤蔓原本该挂着幽蓝的果实,此刻却蔫头耷脑地垂着,叶片上布满细密的灰白色斑点,像被撒了一把细沙。几株较严重的植株已经枯萎,藤蔓扭曲成焦黑的螺旋,散发出淡淡的腐味。
“症状持续48小时。”水晶的投影弹出数据流,“初期表现为叶片失水,随后叶绿素分解,目前已蔓延至37%的种植区。”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指尖划过全息投影中的叶片图像:“斑点边缘有明显的侵蚀痕迹,像是某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王莉,你带的植物病原体检测试剂呢?”
“在恒温箱里。”王莉打开随身携带的冷藏箱,取出装有荧光染色剂的试管,“我怀疑是真菌——地球土壤里常见的那种,比如镰刀菌或者疫霉菌。”
老张突然拍了下大腿:“糟了!上次带过去的土豆种子,我忘了做真菌检测!那批种子是从山东老家的菜地里挑的,说不定带了土传真菌!”
舱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亲手带进去的“地球礼物”,反而成了伤害深渊农场的“凶手”。
二、深渊里的会诊
当“蛟龙三号”穿过发光通道时,浓浓的腐味已经透过舱门缝隙钻了进来。林默率先走出深潜器,脚下的礁石上还沾着几片枯萎的草莓藤,指尖一捻,粉末簌簌落下。
“这边。”水晶的投影在前方引路,穿过一片半枯萎的土豆田,最终停在蓝草莓藤前。陈教授蹲下来,用镊子夹起一片病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有穿孔,细胞质流失,确实是真菌感染。而且...这真菌的菌丝结构很特殊,像是混合了地球真菌和深渊微生物的特征。”
“混合?”王莉凑过去,看着显微镜下的图像,“你是说...两种真菌共生?”
“没错。”陈教授调出基因测序图,“这种真菌的dNA序列里,有一段来自地球的镰刀菌,另一段...来自深渊的热泉微生物。”
水晶的触须轻轻碰了碰显微镜:“是我没考虑到。地球种子携带的真菌,在深渊的恒温环境下与本地微生物融合,产生了新的致病菌株。”
老张的脸皱成了苦瓜:“那...那怎么办?我的土豆种子闯祸了!”
“不怪你。”林默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我们没提前做全面的检疫。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陈教授和水晶开始联合攻关。陈教授负责分析真菌的代谢途径,水晶则调用深渊的微生物数据库,寻找能抑制这种复合真菌的菌株。王莉则带着拿破仑——这只被训练成“农场传感器”的猫——在农场里转悠,拿破仑的肉垫能感知到土壤中真菌孢子的浓度变化,偶尔会停下来,用爪子扒拉着某块土壤,提示“这里浓度高”。
三、共生中的解药
三天后,解决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找到了。”水晶的投影弹出一段全息视频:一团发光的微生物菌液在培养皿中扩散,所到之处,复合真菌的菌丝逐渐溶解,“这是深渊热泉中的一种嗜热放线菌,能分泌一种酶,分解复合真菌的细胞壁。而且...它不会伤害地球作物。”
陈教授验证了水晶的说法:“这种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无害,甚至能促进土豆的生长。”
老张立刻撸起袖子:“我来配菌剂!用热泉的水稀释,再加一点海盐...对了,要加多少?”
“按1:1000的比例。”水晶的触须点了点息息屏上的配方,“然后用雾喷喷喷洒在患病植株上。”
王莉则训练拿破仑“监督”喷洒过程:“等下你跟着老张,他喷到哪里,你就用爪子指哪里——确保每株植株都喷到。”
“喵?”拿破仑歪着脑袋,似乎在问“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农场主’啊。”王莉笑着戳它的耳朵,“这是你的职责。”
四、复苏的蓝草莓
喷洒工作持续了两天。当第三天清晨的阳光(准确说是热泉的蓝光)透过穹顶照进来时,王莉惊喜地发现,枯萎的蓝草莓藤上冒出了新的嫩芽。
“看!”她指着藤蔓顶端,“新叶子是绿的!”
陈教授凑过去,用仪器检测:“真菌浓度下降了92%,新叶的叶绿素含量恢复正常。”
水晶的投影里,渊守者们围在蓝草莓藤前,首领用触须轻轻抚摸着新叶,发出低低的咕噜声——那是它们表达喜悦的方式。
“成功了。”林默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
“不止如此。”水晶的投影切换至全息图,展示的是整个深渊农场的能量流动,“这次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地球与深渊的生态系统需要更紧密的联动。我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星尘共生网络’——共享作物数据、微生物信息,甚至...能源。”
“能源?”老张疑惑。
“是的。”水晶解释,“金字塔的热泉能量我们只利用了一小部分,如果能和地球的可再生能源网络连接,比如太阳能、潮汐能,就能更高效地维持农场的运转。”
陈教授的眼睛亮了:“这是个伟大的构想!地球的新能源技术与深渊的能源矩阵结合,不仅能解决农场的能源问题,还能为地球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
五、返航前的约定
离开金字塔时,夕阳(热泉的蓝光)正洒在农场里。老张抱着最后一箱“深渊之光”薯片,王莉抱着拿破仑,小李抱着微生物样本,所有人都带着不舍。
“下次来,我要带更多猫条。”王莉摸着拿破仑的头,“它现在是‘星尘农场主’了,得好好奖励。”
“我要带新的土豆品种。”老张说,“抗真菌的,这次绝对不会再闯祸了。”
“我要带论文。”小李晃了晃手里的样本箱,“题目叫《地球与深渊微生物的共生机制研究》。”
陈教授笑着摇头:“我要写本书,叫《星尘下的共生:人类与深渊文明的农业对话》。”
林默看着手里的蓝草莓种子,轻声说:“我们带回去的,不只是种子,是对另一种文明的尊重。”
水晶悬浮在他们中间,投影出一段话:【星尘网络的建设需要时间,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就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下次见面,我准备了蓝莓酒——用地球的蓝莓和深渊的蜂蜜酿的。】
六、归航与反思
当“蛟龙三号”浮出水面时,母船的甲板上已经等满了记者。看到团队捧着蓝草莓样本和新签订的《星尘共生协议》走出来,记者们蜂拥而上。
“请问这次深渊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是学会了与另一种文明共生。”林默说,“不是征服,不是索取,而是一起守护彼此的家园。”
“拿破仑是‘农场主’?”记者们惊讶地问。
王莉笑着点头:“是的,它是地球与深渊之间的‘小使者’。”
当晚,团队在实验室里整理数据。陈教授看着显微镜下的复合真菌图像,轻声说:“原来,文明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互相学习,互相弥补。”
王莉摸着拿破仑的耳朵:“就像拿破仑,它教会了水晶什么是‘握手’,水晶教会了它什么是‘农场主’。”
老张举着“深渊之光”薯片:“下次我要做‘星尘薯片’,用地球的土豆和深渊的菌剂,肯定好吃!”
窗外,马里亚纳海沟的方向,金字塔的光芒依然亮着,像颗遥远的小太阳。而在那片星尘之下,蓝草莓藤正在慢慢生长,拿破仑的“农场主”职责还在继续,地球与深渊的共生契约,才刚刚开始。
本章小结与伏笔
核心冲突:地球种子携带的真菌引发深渊农场病害,推动双方联合攻关,深化文明合作。
角色成长:老张从“后勤”变“农业专家”,王莉从“生物学家”变“农场主培训师”,林默从“队长”变“文明对话者”,水晶从“智能体”变“共生伙伴”。
伏笔铺垫:星尘共生网络的构想,为后续地球与深渊的能源联动、更深入的文明交流埋下伏笔;蓝莓酒的约定,暗示未来更温馨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