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咧嘴一笑,“报告大当家的,今晚伙食是猪肉炖粉条,每人配俩馒头,一个棒子面的,一个黑面的!”
许平眉头微蹙,“怎么没准备白面馒头?给联络官上白面的,再往前线送两个。我估摸着那两个团长准得来蹭饭,把我这儿当救济站了!”
原本许平打算带朱传武去见两位团长,转念一想又觉不妥。若是碰上358团的人,无论是孔捷还是丁伟在场,有些话反倒不好开口。至于这两人是否与楚云天串通来骗地图,倒不是最要紧的。
许平推测他们此行与新一团、新二团的布防位置有关。从地理上看,大沽镇前方是日军控制的平原,两侧分别是黑云寨和358团,后方则是团。而新一团和新二团紧邻团驻扎,几乎把大沽镇当作通道。关键在于,若从四个方向选择,团、新一团和新二团实际处于同一战线。
倘若团切断大沽镇正面防线,新一团和新二团后撤,就能以团为屏障。但问题在于楚云天见到许平时,既不能明说要掩护新一团和新二团,也不能直言会协同他们支援黑云寨。这个矛盾唯有三方当面商议才能化解,否则只能靠彼此揣测。显然孔捷和丁伟此来,必是另有所图。
他们若未与楚云天碰面,结伴而来恐怕不为索要地图,多半是为商讨如何保全团。这种局面与当时通讯落后密切相关。八路军各部虽抗日意志坚定,但条件最为艰苦。三个团之间联络极其不便,只能靠通讯兵快马传信。师部才有电台,旅部都配备不上,日常全靠战略默契配合行动。
一旦团在大沽镇方向接敌,新一团和新二团会在半个时辰内投入战斗,形成品字形攻守同盟。眼下难题在于,面对日军扫荡,总不能任由团孤军奋战。因此新一团和新二团前来探听黑云寨许平的打算,这与楚云天的考量不谋而合。这种战略层面的默契,让许平意识到带着358团的朱传武同去确实不妥。
许平眉头微蹙,决定借这次会面之机好好沟通。他盘算着三五日内设宴款待众人,若实在不便,索性将各方人马约在同一时间碰面。这个时机他把握得恰到好处,仿佛未卜先知般精准。
见手下领着朱传武去用膳,许平满意颔首,随即带着随从慢悠悠踱向会客厅。短短一段路,他竟磨蹭了半个多时辰。原来他存心要晾着丁伟和孔捷,一来试探二人是否来此混吃混喝,二来也想借此打磨他们的脾性。
按电视剧情节,许平清楚黑云寨谢宝庆曾归顺孔捷的新二团,与丁伟的新一团无甚瓜葛。但眼下并非戏文,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面对这般局面,他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眼下的关键在于,新一团和新二团需为某团打掩护。许平希望黑云寨能协助某团,因其地理位置恰好与某团、358团形成犄角之势,将大沽镇三面合围,另一面则是鬼子盘踞的平原。
日军对大沽镇的觊觎已昭然若揭。既然众人心照不宣,丁伟、孔捷此行的目的与当初楚云飞的打算如出一辙。但如何促成五方势力联手粉碎鬼子扫荡,或至少拖延时间保存实力,这才是许平要谋划的。
他深知若只顾保全黑云寨,终将唇亡齿寒。日军虽不会主攻山势险峻的黑云寨,也不会轻易招惹背后有第二战区撑腰的358团,但其占据大沽镇后,必会逼迫两方袖手旁观。
更棘手的是,日军欲借大沽镇为跳板,直扑八路军三个主力团。届时若黑云寨与358团坐视不理,待三团溃败后,日军便可集中火力逐个击破剩余势力。这正是许平必须出手相助的根本缘由。
这一拳砸下,竟逼退了五方势力,日军趁机在晋西北布下严密防线,几乎完美达成了战略目标!
若真让鬼子撑过寒冬拖到明年秋收,莫说358团和八路军,就连黑云寨的存粮都得见底。
许平必须盘算如何搅动各方势力,联手粉碎日军的扫荡计划。他故意磨蹭着不见孔捷和丁伟,既为磨他俩性子,也在琢磨这两人打着团旗号上门,背后怕是藏着算盘——说不定还带着更高层的指令。
随从见他态度反常,忍不住提醒:\"大当家,这般怠慢怕是不妥?\"毕竟许平往日对方副团长、楚云天都笑脸相迎。
\"好饭不怕晚。\"许平背着手踱步,\"来蹭饭的急什么?主人不急,客人更不该急。\"这话听得随从们直皱眉——这位爷向来对八路军青睐有加,如今却摆出这副做派。
自打许平执掌黑云寨,就立下规矩:护百姓种地得粮,卸了包袱专心打鬼子。寨里弟兄早看出他格外欣赏八路军,有人干脆提议:\"咱直接投了八路军岂不痛快?\"
可许平偏不点头。此刻他踱步如老牛拉车,全无往日雷厉风行的模样。随从们交换着眼色:大当家莫非转了性?机灵的凑上前:\"您要有顾虑,不如我们先去陪两位团长喝两盅?\"
许平咧嘴一笑,打量着眼前的小伙子。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本事,好好培养将来当个连长不成问题,但比起张大彪还差得远——无论是战场经验还是带兵能力。
\"小鱼儿,\"许平突然皱眉问道,\"你猜猜我为什么这么安排?\"
小鱼儿嬉皮笑脸地凑过来:\"老大,我看您是心里有事儿。刚才您跟朱副官说的那番话就透着古怪——什么联合八路军、晋绥军还有咱们黑云寨一起打鬼子。可358团压根没这意思,八路军那边估计也够呛,您这是犯愁了吧?\"
\"好小子!\"许平笑着指了指他,\"长进了啊!没错,这事儿确实棘手。想让这几股势力拧成一股绳对付扫荡,难呐!\"他叹了口气,\"打鬼子是一回事,能不能同心协力又是另一回事。358团最滑头,八成还想拿咱们当炮灰。\"
\"453团瞧不上咱们很正常,可我担心的是八路军那边......要是提出这个建议,会不会惹出什么乱子?\"
小鱼儿挠挠头:\"老大,要我说合作太难,不合作也没啥大不了......\"
许平暗自翻了个白眼。这小子懂什么?要不是为了寨子里这几万号人,他何至于低声下气去求人?八路军和晋绥军说走就走,他们黑云寨拖家带口的往哪儿跑?
不过这些话他不能说破。眼下最要紧的是躲过鬼子这场大扫荡,其他的以后再说。
\"你还得多学着点儿。\"许平摆摆手,\"能看出点门道不错,但要吃透这里头的弯弯绕可不容易。\"
小鱼儿憨笑着抓抓脑袋:\"寨子里就数老大您最有见识。这半年您又是教文化又是练战术,弟兄们进步不小,可还是跟不上您的脚步是吧?\"
\"已经不错了。\"许平耸耸肩,\"要是在我这儿能毕业,出去当个中将都绰绰有余。\"
小鱼儿听得目瞪口呆。中将?听说八路军总司令也就是个中将,老大该不会在吹牛吧?
许平挥了挥手,\"别废话了,赶紧进去见两位团长,他们怕是等急了。\"
小鱼儿耸耸肩没吭声,往里走时突然问道:\"老大,那个朱传武算得上人物吧?\"
\"你要能跟他学,肯定能长进。\"许平皱眉道,\"是个人才,就是有些毛病。\"他确实求贤若渴,眼下能挑出来的也就朱传武了,其他人还得从底层慢慢培养。
战事胶着,鬼子显出颓势,但这三年消耗下来,折损的抗日将领已过百位。这些可都是硬骨头,真正打出名堂的却没几个。后方倒有几个\"长腿将军\"名声在外,不过许平消息闭塞,了解不多。他觉得人才就得像八路军那样慢慢培养。
走进会客厅,许平拍拍小鱼儿肩膀:\"早晚你会成为抗日名将。要是给你把大刀,敢不敢往鬼子头上砍?\"
\"当然敢!\"小鱼儿眼神坚定,\"我爹娘都死在鬼子手里,要不是您收留,我早没了。现在吃饱穿暖,就想着多杀几个鬼子!\"
许平大笑:\"这话让我想起个名人,你姓白?\"
\"是啊,大伙都叫我小赖子。\"
\"你爹妈就给你起这名?白癞子?\"
小鱼儿挠头:\"我们那儿按数字起名,像白18、白24什么的,好记......\"
许平无奈地耸了耸肩,\"算了算了,还是叫小鱼儿吧。等将来需要大名时,我给你起个响亮的名字——白起!\"
\"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位真正的杀神,一生征战百余场未尝败绩,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位秦国名将就叫白起,我看你将来定能像他一样威风!\"
小鱼儿兴奋地蹦跳起来:\"太好了!我也有大名了!回去要告诉爷爷奶奶,以后我就叫白起啦!\"
许平大笑着挥挥手,带着小鱼儿和随从们走进会客厅。刚进门就被浓烟呛得直咳嗽——整个厅堂烟雾缭绕,活像着了火似的。
这烟多半是孔捷抽的。他正叼着个快烧完的烟袋锅子,把屋里熏得乌烟瘴气。丁伟倒是气定神闲地坐在一旁,跷着二郎腿喝茶,虽然那茶早就淡得像白开水了。
见许平进门,两人立刻起身。孔捷急吼吼地嚷道:\"老许啊,可算把你等来了!我们在山上干坐了近一个钟头,你该不会是在后山练兵迷路了吧?\"
丁伟皱眉拽了拽孔捷的袖子。这直肠子不解地瞪眼:拉 啥?
丁伟笑呵呵上前一步:\"二愣子就是性子急。许寨主,我是新一团丁伟。\"
许平朗声笑道:\"二位团长太见外了!喝口茶的工夫都等不及?\"转头吩咐小头目:\"换好茶来!\"
孔捷嘿嘿笑着坐下,冲丁伟挤眉弄眼。许平不用看就知道他们在唱双簧——一个扮红脸催逼,一个装白脸周旋。
这戏码他门儿清:明为讨茶喝,实则是给 团拖延时间。时机说早不早,说晚不晚,两人这才煞费苦心演这一出。许平心里跟明镜似的,大袖一甩,从容落座。
“来来来,给两位团长上茶,喝完茶咱们再好好吃顿饭。不过今天可没法大鱼大肉招待了,要是秋收打不下粮食,大伙儿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这话一出,丁伟和孔捷都愣住了。他俩心想这小子向来富得流油,山寨更是远近闻名的阔绰,怎么突然哭起穷来了?莫非是猜到我们要来打秋风?
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虽然心里犯嘀咕,但到底是 湖。孔捷不慌不忙地敲了敲烟袋锅,咧嘴笑道:“大当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抠门了?”
许平笑而不语。小喽啰很快端上香茶,他特意让人推开窗户散烟气——虽说自己不抽烟,但对客人抽烟从不阻拦。这下孔捷的烟袋锅倒是派不上用场了。
见小喽啰又奉上一包关东烟,孔捷毫不客气地倒进自己的烟袋锅里。丁伟看得直皱眉:这老孔也太实在了,白脸都快唱成红脸了!原计划是他来当恶人,现在倒好,烟茶一收还怎么拉得下脸?
丁伟啜了口茶,突然笑道:“大当家的茶叶真不赖,临走能不能送我半斤?我和老孔分着喝。”许平大方应允,却又补了句:“您二位下山自己分吧。”这话听着总让人觉得别扭,像是存心要较劲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