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朱传武眼角忽然发颤。这不是惊惧,而是记忆如潮水般拍打着现实——十年前东北军何等威风,少帅麾下尽是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如今自己未满三十,却已见证数十万大军烟消云散,或被收编,或投奔金陵,更有甚者隐入陕甘宁的黄土沟壑。
许平冷眼瞧着对方抽搐的嘴角。这般情状他见得多了,定是想起东北军旧事。若真与那位少帅有渊源,倒也不足为奇。只是眼下山河破碎,蒋某人巴不得这些杂牌军尽数瓦解,谁还顾得上缅怀旧部?
\"走罢。\"许平见朱传武面色稍霁,突然拍腿起身。残阳如血,照得寨墙上的弹孔宛如陈年伤疤。
“哎,在这儿晒晒太阳歇会儿吧,一直赶路也不太好!”
许平说着搬来两块石头,招呼朱传武坐下。他身后原本跟着随从,但特意让他们离远了些。见两人坐下,随从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茶水。
许平一挥手:“给传武兄弟拿个水壶来!”
随从递过水壶,朱传武连忙道谢。接过来一看,竟是个精巧的 水壶,虽不大却挺能装。他打量几眼,笑着问许平:“大当家,这里头该不会是酒吧?”
许平喝了口水,眯眼笑道:“酒?难不成当了 就得整天酒肉混日子?表面豪气,实际哪能打仗?我这儿虽叫黑云寨,可弟兄们说是 也行,说是武装也罢。说白了,我们干的不过是另 事。”
朱传武点头赞同:“您这确实不算 。就像您对方副团长说的,您只是缺个正式番号的武装。要是第二战区长官赏识,当个军长都绰绰有余。”
许平咧嘴一笑:“军长?甭提了,师长团长也虚得很。我可比不了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说罢又灌了口水,“放心,没酒!想喝改天我陪你,但现在不成。”
朱传武尝了口,果然是清冽山泉。他回头观察许平的部下——这些人衣着破旧,眼神却格外锐利,行动间透着军人般的利落。哪像 ?分明是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山下那场干脆利落的战斗更印证了这点:这根本是支无冕之师。
见许平对番号浑不在意,朱传武叹道:“大当家——这么叫不妥,可您又不爱听别的称呼。您这儿自给自足,守着山头过几十年都成,鬼子也未必找麻烦…说实话,我有些羡慕您。”
许平一摆手:“羡慕?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迟早完蛋!鬼子哪天飞机大炮轰上山,我这寨子能顶住?骨子里我们仍是武装,目标永远是打鬼子。至于怎么养兵、扩地盘……”他忽然笑起来,“你去八路军看看就明白,大家路子其实差不多。”
朱传武眉头微蹙,目光转向许平:\"大当家,我并非一定要劝你加入某方阵营。如今虽都是抗日力量,但第二战区与八路武装终究有别。\"
\"虽说有人称他们'土八路',但我深知这是支了不起的队伍。只是大当家您难道别无选择吗?\"
这番话实乃朱传武有感而发。在他看来,许平这支武装总该有个归属。就像当初自己离开东北军时那般迷茫,只求投奔真心抗日的队伍。那时只能在晋绥军序列中寻找,而358团已属其中翘楚。
他也曾想过投奔八路,哪怕当个普通士兵。未及深思便遇上楚云飞,成了方副团长的副官。这一路走来,说糊涂也糊涂,说清醒也清醒。
见许平势力日益壮大,想必358团与八路都想拉拢,这才脱口问出。话刚出口便觉不妥,朱传武立即挺直腰板敬礼:\"属下失言,请大当家见谅!绝无试探之意......\"
许平咧嘴一笑:\"这问题早不新鲜。从谢宝庆那会儿就有人问,咱们打鬼子这些年,从三七算起快四年了,加上东北都快十年。这不是选不选的问题,而是我本就不必选择。\"
他眯眼望向山下忙碌景象:\"说到底,为了这些老百姓,我才暂时顶着这个名头做事。\"忽而意味深长地笑道:\"你信不信?我这股势力不光抗日,鬼子说不定还想拉拢我,比如让我别抢秋粮?\"
朱传武闻言皱眉。他清楚鬼子在西北四处渗透,连晋绥军内部都有汉奸暗中勾结,实在可恨。
晋绥军中一些战斗力较弱的团营,只能与这些形成对峙。日军躲在背后,提供武器人员,暗中支持他们袭扰晋绥军!
这类事件屡见不鲜,但也有像黑云寨这样坚决抗日的。令人意外的是,日军竟会找上黑云寨谈判,要求他们停止下山抢粮。
许平笑着插话:\"日军也可能联系358团。他们不太可能找八路军,但找晋绥军或我都有可能。\"
\"反过来说,就算找上八路军也不奇怪。从个人情感角度看,比如我是武将,欣赏你,你也欣赏我。各自为政时见面喝酒、互赠礼物,似乎也无妨?\"
\"回到战场照样生死相搏,这并不矛盾吧?\"
朱传武眨了眨眼,忽然笑了。
许平第一次见他露出笑容。
朱传武摇头叹息:\"这怕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许平摆手道:\"我劝你好好读读《三国》。知道吗?就是靠这本书了大明。日军也痴迷《三国》,最崇拜曹操,也推崇刘备,关羽赵云张飞更不用说!\"
\"关羽曾在曹操麾下斩颜良诛文丑,你说他在日军心中是何形象?\"
朱传武瞪大眼睛,觉得这话题颇为离奇。他叹息道:\"坚持抗日没错,但有时需要周旋。比如大沽镇那位挂着诸多头衔的治安主任,不也得维持当地秩序?\"
朱传武无言以对。作为358团副官,他清楚大沽镇情况,只得叹道:\"大当家,如今抗战形势胶着。若委曲求全左右逢源,将来恐怕难有好下场?\"
许平皱眉道:\"难说。他不过是个平民,负责维持大沽镇治安。问题复杂却不简单,涉及诸多关系。\"
\"黑云寨要抗日,必须有足够资本——源源不断的补给,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广大民众支持。打鬼子需要本钱!\"
许平一甩袖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朱传武:\"要是啥都没有,就得学从鬼子牙缝里抢食儿!光靠蛮力可不行,得使巧劲!\"
他顿了顿,\"你没在八路待过吧?去了就知道,那边的事儿能惊掉你下巴!\"
\"就拿收编东北军来说,好歹有张家供着。如今西北这儿,甭管蒋光头给不给钱,阎锡山可是实打实拨了军饷,连军装鞋袜都包圆儿——那你说八路的粮饷打哪儿来?\"
朱传武眉头拧成了疙瘩。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开荒场景,分明印证着许平的自力更生,怎的又扯上八路了?
\"我在团新一团考察过。\"许平袖口翻飞,\"实话告诉你,我这套本事,多半是从八路那儿偷师的!\"
见对方满脸困惑,许平压低声音:\"就拿新一团说事儿。老李接手时统共五百号人,说是团长,实际就个营长规模。你猜旅长咋说?'老子要有装备,还要你干啥?'\"
\"五百人?!\"朱传武倒吸凉气。这规模说大不大,可要养活......
\"破衣烂衫比叫花子还寒碜!\"许平掰着手指头算,\"三百条磨平膛线的老枪,人均五发 。不够数的拎着红缨枪充数,急了眼直接削根树杈当梭镖——就这,旅长还一毛不拔!\"
朱传武听得怔住。他在358团哪见过这场面?不由追问:\"后来呢?\"
许平挥了挥手,\"他跑到上级那里告状,找旅长要这要那。旅长像赶狗一样轰他走,明摆着什么都不给。要是你觉得旅长好,干脆把我调去给你们当枪使算了!\"
朱传武眉头紧锁,看着许平,心里涌起不好的预感。他谨慎地问道:\"难道他也学您这样'自力更生'?\"
许平咧嘴一笑,\"自力更生只是个幌子。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说白了,他的战术跟 差不多,但得有个前提。\"
\"旅长不发话可不行。没有上级命令,他这个团长带着五百多人,拿着破旧的老炮筒根本没法行动。所以他必须得到某种默许——总不能既要他自力更生,又要他当乖孩子。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许平又笑道:\"你虽然在军队待过,但没体验过自力更生,也没见识过 的套路。不过你剿过匪,应该知道他们的手段。\"
朱传武叹气道:\"您的意思是,这位李团长带着新一团也用了这种法子?他们下山抢粮?\"
\"不不不,\"许平摆手,\"他们从不欺负百姓,毕竟是正规军。但要说起野蛮生长,他们专抢日本鬼子和伪军——打埋伏、敲闷棍,什么招都用。\"
\"发展到后来,五百多人穿着破烂,举着老掉牙的 ,士气高昂地冲向伪军。把人全抓了不说,连颗粮食都不放过。 全缴获,衣服
许平咧嘴一笑,看向朱传武说道:\"那时候条件确实艰苦,但效果显着!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后,队伍的士气和荣誉感都提上来了。每次歼灭伪军都能缴获粮食、衣物和武器,装备就这样慢慢更新换代。\"
\"后来我们开始积小胜为大胜,从日军手里夺取歪把子机枪、掷弹筒,连汉阳造和三八大盖都用上了。不到一年光景,新一团就鸟枪换炮,什么装备都不缺了!\"
\"单说武器装备,光是掷弹筒就有两三门,歪把子机枪三四挺,冲锋枪和机关枪各两三挺。新式武器像双响炮、精良的三八大盖,加起来足有上百支。那些老旧的膛线枪统统淘汰了。这支队伍从五百人发展到近千人,人人手里都是崭新的武器,你说这发展速度够不够快?\"
\"这就是八路军在西北地区艰苦斗争的成果。蒋委员长和阎锡山虽然给了番号,但补给时有时无,偶尔给点银元或 也是杯水车薪,分到师级单位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八路军主要靠自力更生,和我们情况差不多。\"
\"正因如此,你必须了解我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抗击日寇的。晋绥军和东北军虽然保留了些旧军队的传统,但这些旧制度已经过时了。不过他们的军事素养、训练方法还是可取的。关键在于如何革新——人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在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人,明白吗?\"
朱传武认真思索后郑重地点头。此刻在他心中,许平的形象愈发高大,几乎成了用兵如神的化身。这是他梦寐以求想要成为的将领典范,甚至超越了少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想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或许真该去八路军看看什么叫自力更生,或者向许平请教其中的精髓。这个念头让他深受震撼。
许平继续说道:\"第一是人要指挥枪,第二是官兵平等。这一点同样重要——无论 还是士兵,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志!\"
“平等至关重要!在艰难时期,因上下级的不平等,曾引发无数问题。第三点,关键在于如何掌握真正的武器,如何在行动中有效组织,这有一套严苛的准则!”
“你说我练兵像在训?那我说训如练兵,或练兵如训,有错吗?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