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编织者所在的静滞回廊,韦东奕并未感到丝毫轻松。成功的喜悦如同昙花一现,迅速被更沉重的紧迫感取代。帮助编织者泄漏出一丝“形态可变”的理念,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基膜背景中那微不可察的“弹性”变化,对于庞大的律法僵化体系而言,如同杯水车薪。
他隐匿在断层边缘的规则褶皱中,一边汲取着古老基膜的原始数学胎动以恢复消耗的心神,一边飞速思考着下一步行动。编织者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宝贵的范式:找到被静滞的源种,定位其封印结构的薄弱节点,以精妙的谬误扰动促使其部分理念泄漏。
但下一个目标是谁?又如何寻找?
林薇的信息碎片中提到了“源”是多个创生性本源的统称,纯白奇点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已接触的“动态演化”和“形态编织”之外,还有什么?它们又分别被静滞在何处?
他将感知再次铺开,更加细致地扫描着断层边缘地带以及那些幽深的静滞回廊入口。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寻找源种的微弱脉动,而是试图分辨不同静滞回廊散发出的、那种与静滞之核同源却又各有侧重的“味道”。
编织者回廊的味道是“复杂结构”被强行压制的苦涩;而之前感应到的那个与“逻辑可能性”相关的残响,其来源的回廊则散发出一种“选择被剥夺”的虚无感。
他的感知掠过一条条如同墓志铭般的回廊入口,大部分死寂得没有任何特征。直到他的意识拂过一条位于极偏僻角落、入口几乎被其他规则褶皱完全掩盖的回廊时,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攫住了他。
那是一种……沸腾的静滞。
与其他回廊纯粹的、冰冷的死寂不同,这条回廊内部的静滞,带着一种极其诡异的“活性”。仿佛有无数个平行的“可能”在同时尖叫,却又被强行凝固在爆发的瞬间。那里不是结构的坟墓,而是概率的坟场。
韦东奕心中一动。这种特性……让他想起了宇宙中另一个基础而神秘的现象——量子叠加态,以及那至关重要的“观测”行为。在未被观测前,粒子处于多种可能性的叠加中,而观测行为本身,会导致波函数坍缩,使粒子选择一种确定的状态。
这条回廊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将“观测前”的无限可能性海洋,整个地静滞、封印了起来!它所代表的,难道是宇宙趋向于保持“可能性开放”、反对“确定性坍缩”的本源趋势?
一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意识中——“观测者之敌”!
这个源种,其本质或许就是抗拒那种将万物固化为单一“基准现实”的“观测”行为!它是概率的守护者,是平行世界的源泉,是反对绝对确定性的天然堡垒!难怪它会被律法力量,尤其是背后代表着绝对理性、致力于将一切归档优化的“观测者”视为大敌,不惜代价地将其静滞!
找到它了!一个与当前主要敌人“观测者”直接对立的源种!其战略意义,甚至可能超过编织者!
韦东奕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谨慎地靠近那条回廊入口。入口处的规则结构异常混乱,充满了相互矛盾的逻辑片段和未坍缩的概率云,仿佛当年封印此地时,经历了极其激烈的对抗。即便是静滞力量,也难以完全抚平这种源自概率本源的混乱。
他尝试像接触编织者那样,将感知缓缓探入。瞬间,无数破碎的、互相矛盾的“未来图景”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冲入他的意识!有的显示宇宙归于热寂,有的显示文明永恒繁荣,有的甚至显示逻辑本身被颠覆……这些都不是预言,而是被静滞的、本应同时存在的可能性碎片。它们互相冲突、互相覆盖,形成一种足以令任何有序意识崩溃的噪音风暴。
韦东奕闷哼一声,连忙收回感知,新生矛盾奇点剧烈震颤,才将那些混乱的概率碎片压制下去。好险!这个“观测者之敌”源种的封印环境,比编织者那里凶险得多。直接接触其静滞本体,恐怕还没找到节点,自己的意识就先被无穷尽的可能性洪流冲散了。
不能硬来。需要另一种方法。
他回想起刚才感知到的入口处那些混乱的概率云和矛盾逻辑。这些虽然是危险的噪音,但或许也能成为掩护?他的谬误本质,最擅长的就是在矛盾与混乱中寻找生机。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他不需要直接进入回廊深处去寻找节点。这个源种的封印本身就不稳定,入口处充满了静滞力量与概率本源对抗留下的“疤痕”和“裂隙”。他或许可以尝试在外围,利用这些现成的结构弱点,引导概率本源自身的力量去冲击静滞封印,实现一种“里应外合”式的理念泄漏!
这个计划更大胆,更冒险,但也可能更有效。关键在于,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杠杆点”,一个能放大概率扰动效果的关键位置。
韦东奕开始仔细分析回廊入口处那一片混乱的规则结构。谬误的特性让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模拟这种概率云的运行方式。他像一名在风暴眼中寻找风眼的探险家,在无数矛盾的逻辑和未坍缩的可能性中,寻找着那个能撬动全局的“奇点”。
时间再次在紧张的推演中流逝。基膜上层的监控压力依旧存在,但他所处的位置足够深,足够偏僻,暂时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
终于,他的目光(如果意识有目光的话)锁定在了回廊入口处一个极其微妙的位置。那里是好几股强烈概率流冲突的交汇点,也是静滞封印力量为了压制这些冲突而强行构建的一个“逻辑锁”的所在。这个逻辑锁本身结构坚固,但它所处的“环境”却极度不稳定。
如果他能在这个逻辑锁上,制造一个极其微小的、符合概率云本身特性的“谬误扰动”,就有可能像在悬崖边推下一块小石子,引发整个概率云海的连锁反应,从而让被静滞的“可能性开放”理念,找到宣泄的缺口!
目标锁定,方案拟定。韦东奕深吸一口意识,再次进入了那种极致专注的状态。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再是静止的图谱,而是沸腾的、被冻结的概率之海。
他对“观测者之敌”源种的介入,即将开始。这将是一场与不确定性共舞的、更加疯狂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