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的同盟军部队凭借碾压性的火力,AK47突击步枪密集的连发射击声、RpG火箭筒摧毁碉堡的巨大爆炸、狙击步枪精准的“点名”,如同钢铁洪流,对镇内鬼子的核心工事和指挥中枢展开了雷霆万钧的正面强攻。
与此同时,八路军三营则在王营长的指挥下,充分发挥其近战和渗透作战的优势。
他们利用同盟军强大火力制造的混乱和压制,如同无声的猎豹,沿着镇子边缘的复杂巷道快速穿插,用刺刀、手榴弹和精准的步枪射击,干净利落地解决掉一个个试图包抄侧翼或躲藏在角落负隅顽抗的鬼子暗哨和小股部队,极大地压缩了日军的活动空间,切断了其撤退路线
当王营长率领三营的精锐突击排,一路拔除障碍、清除残敌,终于突进到双山镇中心的核心区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有些愕然。
战斗已经基本结束。
核心区域一片狼藉,硝烟尚未散尽。鬼子的膏药旗被扯下。50多具日军的尸体倒毙各处,其中不少是被猛烈爆炸撕碎或被密集火力覆盖的。
而关键的制高点和路口,已经被身着同盟军制式军服、手持造型奇特但威力惊人武器的士兵牢牢控制。
萧然正站在一处被炸塌半边的工事上,指挥部队清点战利品。
显然,同盟军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在八路军成功肃清外围、逼近核心的同时,已经抢先一步,彻底粉碎了镇内日军的有组织抵抗。
“同志!你们是哪部分的?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三营营长王铁山。”
王营长带着战士们走上前,大声问道,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支装备前所未见的队伍。
萧然闻声转过身,跳下工事,迎上前来:“我们是抗日同盟军,我是萧然!感谢贵军及时出手,牵制了鬼子侧翼!你们打外围打得干净利落,帮了大忙!”他主动伸出手。
“抗日同盟军?”王营长和他身后的干部战士都露出了明显的疑惑。
王铁山与萧然握了握手,眉头微蹙:“萧司令?恕我直言,八路军在这一带活动多年,从未听说过‘抗日同盟军’的名号?贵部是……”
萧然爽朗一笑,解释道:“王营长没听说过很正常!我们是新拉起来的队伍,主要由一些爱国且有血性的江湖兄弟组成,驻地就在附近的风云寨,刚成立不久,专打鬼子汉奸!今天打双山镇,就是冲着鬼子囤在这里的军马和给养来的!”他指了指远处马厩里躁动的马群和正在被搬出来的箱子。
“原来如此!都是爱国志士!好!只要是真心打鬼子的,都是好兄弟!”王营长的疑虑顿消,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贵部这火力……真是开了眼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同盟军战士手中的武器吸引:那能连发射击、火力凶猛的“短步枪”,那能一炮轰塌碉堡的“铁管子”,还有士兵肩上扛着的、带着长长镜筒的“怪枪”,以及刚才在天上飞的“铁鸟”……无不透着超越时代的先进感。
“萧司令,你们这……这都是什么家伙什啊?看着比鬼子的三八大盖厉害太多了!还有这戴在头上的,这是什么东西呀?”
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忍不住好奇地问了出来,引得其他战士也纷纷注目,看着这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先进设备,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毫不掩饰的羡慕。
萧然笑了笑,早有准备地说:“这些啊,大部分是从一个同情咱们中国抗日的美国军火商那里弄来的,算是……最新式的家伙吧。”
他含糊地带过了具体来源,然后对身边一个士兵示意了一下。
那士兵立刻递过来一个造型奇特的夜视仪和一个带屏幕的小盒子-红外热成像仪。
“王营长,各位兄弟,来,给你们看看新鲜的。”萧然拿起夜视仪,对着光线昏暗的角落,“戴上这个,晚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鬼子想摸黑偷袭?门儿都没有!”
他又打开红外热成像仪,屏幕立刻显示出周围人或物体散发的热量轮廓。
“看,这个能隔着墙或者烟雾,发现藏着的人或者牲口,鬼子的埋伏也藏不住!”
王铁山和几个靠前的八路军干部好奇地轮流戴上夜视仪、看着红外屏幕,当他们真的在昏暗环境下看清远处细节,或者在屏幕上看到战友清晰的热成像轮廓。
“嚯!”
“我的天!”
“这……这简直是千里眼顺风耳啊!”
一个个战士都像看到了西洋景一样发出了惊叹。
这些老革命们摸着冰冷的仪器外壳,眼神里的羡慕简直要溢出来,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对武器的认知!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王营长恋恋不舍地放下夜视仪,由衷地赞叹。
这时,战利品也基本清点完毕。
包括伪军营和鬼子小队,缴获三八式步枪366支,歪把子轻机枪16挺,掷弹筒4具,九二式重机枪3挺,以及配套的大量弹药。
还有最重要的:三百多匹膘肥体壮的东洋战马,以及鬼子囤积在镇里仓库的大量粮食、布匹和成衣。
萧然看了看堆在地上的日式武器,又看了看仓库里堆积的粮食物资,最后目光扫过那些战马。
他走到王营长面前,指着那些战利品,大手一挥:
“王营长,兄弟们!这些鬼子枪炮,”他指了指三八枪、歪把子和掷弹筒,他又指向仓库:“还有这些粮食、布匹、成衣,我看贵军兄弟们衣裳单薄,想必更需要!也一并送给你们!至于这马…”
他顿了顿,“我们这次主要是来抢马的,一下子弄了三百多匹,你们部队肯定也有需要。这样,我们留一半,剩下这一百五十匹好马,也送给贵军!八路军机动灵活,有了马,如虎添翼,打鬼子更方便!”
“这…萧司令!这…这太贵重了!使不得啊!”王营长和所有八路军战士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些武器、物资、马匹,对他们这支长期缺衣少粮、装备简陋的部队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巨大财富!
尤其是16轻机枪,3挺92式重机枪、4具掷弹筒和150匹战马,能立刻让三营的火力和机动性提升一个档次!
还有300多支三八步枪以及弹药,可以让一个营的士兵整体换装了。
“使得!当然使得!”萧然语气坚决,“打鬼子不分彼此!贵军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抗战,萧某佩服!这些东西在你们手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杀更多的鬼子!拿着吧,这是你们应得的!也是我们抗日同盟军对真正抗日英雄的一点心意!我们只要银元补充军费,还有那一百五十匹马就够了。”
王铁山看着堆积如山的武器、粮秣和雄健的战马,再看看萧然真诚而豪迈的眼神,这位铁打的汉子,眼眶也不禁有些湿润。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挺直腰板,向萧然敬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军礼,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激动:
“萧司令高义!雪中送炭,恩同再造!我代表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三营全体指战员,感谢抗日同盟军兄弟的慷慨支援!这份情谊,我们三营永志不忘!日后但有驱策,定当全力以赴,共赴国难!”
“好!共赴国难,驱除日寇!”萧然也郑重回礼。
双山镇中心,硝烟渐散。
八路军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接收着崭新的日式武器、成袋的粮食、厚实的布匹棉衣,装上几辆缴获的马车。
小心翼翼地牵过雄壮的战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感激。
同盟军的战士们也热情地帮忙搬运,分享着缴获的香烟。
双方战士围在一起,八路军战士好奇地摸着同盟军战士背在背上的AK47、RpG,听着他们讲解无人机的用途,稚嫩的脸上显得那么好奇,还不时发出惊叹声。
王铁山走到萧然身边,无比诚恳地邀请道:“萧司令,双山镇光复,意义重大。此地离我们团部驻地不远,不如移步我团驻地?我们杨城武团长和赵勇政委一直想结识四方抗日豪杰,正好可以商讨一下在这片区域协同打击日伪、互通情报的事宜。也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喝碗热汤!”
看着热情相邀的王营长,以及眼前两军融洽、士气如虹的场景,萧然欣然点头:“王营长盛情,萧某却之不恭!正好有些事情想与贵军长官面谈。请带路!”
萧然命令副连长李振彪带领队伍回营,自己则是带领特战一班,随同王铁山前往八路军115师独立团驻地。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风云寨的队伍押着长长的俘虏队伍,牵着浩浩荡荡的马群,满载着丰厚的战利品,开始撤离。
通往风云寨的“鹰愁涧”栈道,虽然狭窄险峻,宽度仅容两人并行,但其坚固的石窝和嵌入岩壁足以承受驴马的重量。
为了安全运送马匹,战士们早有准备。
“给马都蒙上眼罩!防止受惊!” 李振彪指挥着,“牵着缰绳,慢慢走!踩稳了!前面的带好路!”
马匹被蒙上眼睛,由战士牵着缰绳,小心翼翼地踏上栈道。钉了马掌的蹄子踩在坚实的木桩和岩石上,发出“嘚嘚”的声响。
虽然栈道陡峭,外侧就是深渊,但在战士们的细心牵引和控制下,马匹都显得比较温顺,一匹接一匹,缓慢而安全地通过了这险峻的通道。
缴获的物资也由驮马和俘虏背负着,顺利运回。
李连长走在队伍最后,看着这满载而归的队伍通过天险栈道,回望了一眼晨曦中冒烟的双山镇。
这一仗,不仅检验了部队的训练成果,打出了威风,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宝贵的机动力量和劳动力。
抗日同盟军的实力,正在这片烽火大地上,悄然壮大。
不过包括他以及所有的战士都明白,这一切都是萧然给他们带来的荣誉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