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曹氏集团核心生产车间的晨会比往常早了半小时。生产经理王磊站在车间中央,手里攥着一叠厚厚的工艺文件,脸色比窗外的阴云还要沉重。车间里,三十多名工人整齐列队,目光却大多落在文件封面上那行醒目的英文标题上 ——“h 国新月科技微型合金结构件加工工艺规范(Gd&t 标准)”,不安的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都安静!” 王磊的声音打破了骚动,却压不住空气中的焦虑,“今天开始,我们正式启动新月科技和绿洲起源的订单生产。这是全新的国际标准工艺文件,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尤其是 Gd&t 几何公差标注,一点都不能偏差!”
他话音刚落,人群后排就传来一声不屑的嗤笑。八级钳工张建国缓步走出队列,这位在车间干了二十五年的 “老法师”,手里把玩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卡尺,眼神里满是轻蔑:“王经理,这满篇洋文的玩意儿,你让我们怎么按要求操作?还有这什么 Gd&t,我们干了一辈子,靠的是‘一看二摸三感觉’,哪用得着这么复杂的标注?”
张建国的话瞬间引发了共鸣。“就是啊王经理,这图纸我们都看不懂,怎么生产?”“以前的工艺不是好好的吗,为啥非要搞这么复杂的?”“这要是按错了,责任算谁的?” 工人们的质疑声像潮水般涌来,王磊原本准备好的解释,瞬间被淹没在嘈杂的议论中。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烦躁,从文件袋里拿出中文版工艺说明:“大家别急,这是中文版的工艺文件,每个工序都有详细说明。而且技术部会派专人现场指导,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
“指导?” 张建国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技术部那些毛头小子,连机床都没摸熟,还想指导我们?王经理,不是我们不配合,这订单要求太离谱了,±0.5 微米的公差,比头发丝还细,咱们的设备根本达不到这个精度,强行生产就是浪费材料!”
其他老工人纷纷点头附和,年轻工人则大多低着头,既不敢反驳老师傅,也不知道该如何执行新要求。王磊看着眼前僵持的局面,心里一阵无力 —— 他早就料到推行新标准会遇到阻力,却没想到第一天就陷入了僵局。
“张师傅,设备精度的问题,技术部已经做过调试,配合激光测量仪,完全能达到要求。” 王磊耐着性子解释,“而且这是公司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订单,关系到所有人的饭碗,我们必须克服困难……”
“饭碗?” 张建国冷笑一声,“要是按这标准生产,我们天天加班都完不成任务,计件工资还不够扣返工费的,这饭碗早就保不住了!”
双方僵持不下,晨会最终不欢而散。王磊无奈之下,只能让技术部先安排几台机床进行试生产,却没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上午十点,首批试生产的五十个微型合金结构件完成加工。技术部的工程师拿着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 所有部件的关键尺寸全部超差,最大误差达到了 2 微米,远超 ±0.5 微米的要求,被判定为批量不合格。
“怎么会这样?” 王磊看着检测报告,手都在发抖。他冲到生产工位,发现张建国正带着几个老工人,用传统的卡尺手工测量,对旁边的激光测量仪视而不见。
“张师傅!你们怎么不用新设备检测?” 王磊的声音带着怒火。
张建国放下卡尺,一脸无所谓:“那玩意儿太麻烦,我们用卡尺量着没问题,肯定是你们的检测设备不准!”
“不准?” 技术总监李锐刚好赶到,听到这话立刻反驳,“三坐标测量机是进口的,精度达到 0.001 微米,怎么可能不准?明明是你们按老工艺生产,根本没按新标准调整参数!”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建国的火气也上来了,“我们按老工艺生产了几十年,从来没出过问题,到你这儿就成了不合格?我看你就是故意找茬!”
两人剑拔弩张,车间里的工人也分成两派,互相指责。王磊夹在中间,一边要安抚老工人的情绪,一边要应对技术部的质疑,还要向管理层汇报情况,焦头烂额。
更糟糕的是,不合格品堆积如山,占用了大量生产场地,后续订单的生产计划被迫搁置。销售部的催单电话一个接一个,质量部则发来整改通知,要求立刻查明原因,否则将暂停所有生产。
到了下午,车间里的气氛更加压抑。工人们看着堆积的不合格品,想到可能减少的工资,怨声载道。“我就说这订单是骗局,根本没法生产!”“新领导就是瞎折腾,想把我们这些老人都逼走!”“听说曹三总都反对接这订单,要不是张倪芳总力挺,咱们也不用遭这罪!” 谣言像野草一样疯长,连原本中立的年轻工人,也开始跟着抱怨。
班组长们更是左右为难,既不敢违背王磊的安排,又不敢得罪张建国这些老工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生产陷入停滞。王磊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生产报表上 “0 合格” 的数字,又想起销售部催单的语气,感觉自己的神经都要绷断了。
他拿起手机,想向吴佳怡汇报情况,却又犹豫了 —— 早上吴佳怡还特意叮嘱他,一定要确保订单顺利推进,现在却搞成这样,他实在没脸开口。
傍晚六点,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陆续离开车间,只有张建国还坐在工位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王磊走过去,想和他再谈谈,却看到张建国的手机突然响了。张建国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身走到车间角落,压低声音接起电话。
王磊好奇地跟过去,隐约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张师傅,今天车间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吴佳怡搞的这套改革,根本就是在毁厂子,也在断你们的活路……”
是曹三!王磊的心脏猛地一沉。他屏住呼吸,继续听着,却只听到张建国低声回应:“我知道该怎么做…… 您放心,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挂掉电话,张建国熄灭烟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随后便拿起工具包,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车间。王磊站在原地,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 他终于明白,车间里的混乱不仅仅是技术矛盾,更是曹三在背后煽风点火,想借此机会搞垮改革派。
他再也不敢犹豫,立刻拨通了吴佳怡的电话,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吴总,出事了…… 车间生产完全停滞,不合格品堆积如山,而且曹三还在联系张建国,好像要搞什么动作……”
电话那头,吴佳怡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知道了。你先稳住局面,明天一早我会亲自去车间。另外,密切关注张建国的动向,有任何情况立刻汇报。”
挂掉电话,王磊看着空旷的车间和堆积的不合格品,心里充满了不安。他知道,今晚的平静只是暂时的,明天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更大的混乱。而张建国与曹三的勾结,更是让这场改革之战,变得更加凶险。
夜色渐深,车间里只剩下几盏应急灯亮着,照亮了堆积如山的不合格品,像一座座冰冷的墓碑,预示着接下来的战斗,注定不会轻松。王磊站在车间中央,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却也明白,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和吴佳怡一起,硬着头皮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