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早猜到没那么容易过关。闻言淡然一笑:
“大人此言差矣!建州苦寒之地,若非奸狡之徒见利忘义,罔顾朝廷禁令输出盐米。女真人求生尚且艰难,如何能发展壮大?”
“而下官就任巡检,便可稽查走私,截断关内奸商资敌通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若能让下官全力施为,虽不敢说覆灭建州。但却可让女真人缺盐缺米自顾不暇,必然无力西侵!”
其实潘宗颜不过是例行敲打。不论李四白如何应对,都能安全过关。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新下属竟然真说出个一二三来。不由得悚然动容。
“说的好!”
潘宗颜鼓掌赞叹,同样一句话,却没了之前夸张语气。显然是由衷之言。
“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此真知灼见!看来确有真才实学!”
“大人谬赞了!”
李四白嘴上谦虚,暗中察言观色,心里终于轻松下来。这位上司不管能力如何,起码不像女真人的卧底!
这真不怪他多想,女真人起事之初,辽东最先陷落的几座大城,起码三分之二是被奸细打开的城门!
打击走私是他早定下的计划,根本瞒不过这位上司。只能开门见山冒险试探。
所幸结果当不错。潘宗颜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做了报到登记后发放官服,又招来小吏送他到巡检司驻地上任。
“四白,你放心大胆的去做!”
“粮草兵器箭矢火药,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调拨!”
李四白惊喜万分。这潘宗颜竟然不是画饼,看来是激进派无疑了!莫非是什么历史名人?
“多谢大人,下官先定会全力以赴!”
直到进了巡检司大门,李四白也没想起,历史上有没有这一号。
巡检司内兵荒马乱,十几个弓兵歪歪斜斜站成一排,在正堂欢迎新任巡检大人。
当看到坐上正堂的李四白,弓兵们面面相觑,有人还仰着脖子往门外看,以为巡检大人还没来。
送行的陈书吏咳嗽一声:
“咳!这位就是新任巡检,李四白李大人!你们还不快行礼!”
众人大吃一惊,这毛孩子嘴巴子没毛,有十八岁么?一种轻视、不屑,迅速在心里弥散开来。
然而从九品的毛孩子,就是比他们这些草民牛逼。哪怕心里不服,众弓兵仍是噗通噗通跪倒一片:
“叩见巡检大人!”
李四白吓了一跳。这些年他不是上学就是考试。见了巡抚大人也只是拱手一揖。
今天眼前跪倒一片,这才记起大明等级森严,自己如今也是大人老爷了!
“请起”二字正要出口,李四白忽然发现不对。
一群衣衫褴褛的弓兵当中,有一人穿绸裹缎,藏在人群最后竟然高出一截。仔细一看原来膝盖没着地,竟是半蹲在那。
李四白沉着脸抬手一指:
“这是何人?”
陈书吏笑着介绍:
“这是巡检司书吏刘文远!深谙巡检司内情。李大人有何疑问,尽可向刘书吏询问,在下告辞了!”
“陈兄,有劳了!”
李四白起身送行,故意将众人晾在当场。
足足盏茶时间,才慢悠悠的回到大堂,果然那个刘书吏也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了。
李四白冷笑开口:
“刘书吏,巡检司不是有一百二十弓兵么?怎么才这几苗人?”
刘书吏连忙起身上前,从怀里掏出名册递了过来:
“回大人!除了本部十五人,镇北关和广顺关各有二十人驻守!”
李四白眉头一皱:
“加在一起才五十五人!还有六十五个哪去了?”
刘书吏眼神闪烁,干笑一声:
“边关军务繁忙,各营人手不足,其他的弓兵都去营中襄助各位将官军务了…”
李四白听的一愣一愣的。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神他么襄助军务,其实就是军官的家丁,占了弓兵名额在这吃空饷!搞不好还有一两岁的弓兵也说不定!
要是换个地方,李四白没准就忍了。现在辽东都快没了,还他么怕得罪人?
啪!李四白一巴掌挥出,刘书吏手中的名册账册钥匙飞了一地:
“你去通知所有人,未时在巡检司集合。点名不至者,一律视为逃军!”
刘书吏的假笑顿时僵住,脸色难看至极:
“大人,这不妥吧?”
“开原治安,全赖各位军爷支持…”
“住口!”
李四白面如寒霜,眼神如针芒刺向刘书吏的双眼:
“你是要抗命么?”
刘书吏后背一凉,瞬间被冷汗浸湿了衣衫:
“小人这就去办!”
李四白看向堂下还跪着的众人:
“选两个人跟你一起去!”
说罢冷哼一声:
“都起来吧!”
这帮人腿都跪麻了,闻言一窝蜂的爬起来。眼神全都清澈了:
“大人,让我去!”
“大人,我路最熟!”
李四白呵呵一笑,心说这不都挺有礼貌么?当即随便点了两人,和刘书吏出门报信。
待三人离开后,又抬手一指人群中衣服最破烂的一个青年:
“你,带我出去转转!”
那人不敢置信的一指自己的鼻子:
“大人叫我?”
李四白不耐烦的点点头:
“就是你!赶紧的!”
那人大喜过望,卑躬屈膝的跑到李四白面前:
“大人,先去哪?”
李四白捡起账册和钥匙,微微一笑:
“先去库房!”
青年小跑着到前边带路:
“大人,这边请!”
巡检司库房不小,李四白手持账册,指挥赤塔和小孟,一间一间的核对下来。
果然如他所料,兵器、火药、粮食,就没有一样能对的上的!
签字?签个屁!
李四白心中一动,转头看向带路的姜冲:
“前任的巡检大人呢,怎么不是他和我交接?”
姜冲表情古怪:
“回大人,牛巡检喝醉了酒,失足落水而死!”
李四白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死法在大明朝很流行啊?
不过既然是死了,事情就好办了。李四白留下小孟和赤塔,核实库存物资重新造册记账!
死人背锅的潜规则古今通用。就算库房是空的,也和他李四白没关系。
李四白在巡检司吃过中饭,报信的刘书吏带了一群人回来。
李四白瞄了一眼,感觉人不太够,立刻冷哼一声拿起册子:
“现在开始点名!”
“叫到谁就喊到!明白了么?”
堂下弓兵有气无力的应道:
“知道了!”
李四白也懒得计较,高声点到第一个:
“吴大宝?”
堂下鸦雀无声。李四白立刻提笔,在吴大宝的名字上打个叉。
“孙小辫儿!”
“到!”
“姜冲”
“到”……
盏茶时间后,点名完毕。巡检司本部,加上镇南关镇北关,应到一百二十人。实到四十九人!
看着名册上密密麻麻的红叉,李四白眉头直跳。
这他么已经不是吃空饷,堪称阴兵过境了。干活的人连一半都不到,这官还怎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