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二月下旬,山西,邯长公路。
烟尘滚滚,一支画风截然不同的部队正在快速机动。打头的是三轮摩托车,架着轻机枪,侦察兵眼神鹰一样扫视四周。后面跟着一长溜蒙着帆布的卡车,车轮卷起漫天黄土。队伍两侧,还有骑兵策应。
这就是刚打出旗号的“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总指挥谢毅峰站在一辆敞篷指挥车上,戴着风镜,嘴角叼着烟,眯眼盯着前方。
“老谢,总部电报!”通讯兵递过电文。
谢毅峰扫了一眼,是柯明义发来的,言简意赅:“寻机歼敌,测试新炮,打出威风,注意伤亡。”
“回电:明白,找着软柿子就往死里捏!”谢毅峰咧嘴一笑,把烟头弹飞,“通知部队,加快速度!鬼子肯定在前头有运输队或者据点,咱们的‘大烟花’等着开张呢!”
他说的“大烟花”,就是基地技术支队搞出来的大杀器,跟“喀秋莎”差不多的火箭炮!
这玩意儿可不是原来那种靠蒙的“没良心炮”,是正儿八经的野战火箭炮!用的是无缝钢管做的发射轨,一车能拉八发!
最关键的是,张泽远他们根据搞来的外国资料,愣是捣鼓出了简易的“水平陀螺仪”,虽然粗糙,但能极大提高齐射的覆盖密度,要的就是个天女散花!
这次出来,谢毅峰足足带了十辆发射车,每车八联装,藏在卡车队伍里,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下午,侦察兵飞驰回报:“报告!前方十五里,黑石坳,发现鬼子一个中转兵站!大概一个中队守卫,旁边还有刚到的运输车队,至少二十辆卡车,正在卸货!像是弹药和粮食!”
“好!”谢毅峰眼睛猛地亮了,“就是它了!一个中队?正好给咱们试炮!传令:一团正面展开,伴攻吸引注意力!二团两翼迂回,给老子把口子扎死了,一只苍蝇也不准放跑!炮兵营,给老子找发射阵地!”
部队立刻像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
黑石坳鬼子兵站,乱哄哄的。守备中队长小林少佐正催促着士兵赶紧卸车。
“快快的!天黑前必须卸完!这批弹药要紧送往前线!”他挥舞着指挥刀,心里却有点莫名烦躁,这地方太安静了。
突然!
砰!啪!
兵站外围响起稀疏的枪声。
“敌袭?!”小林一惊,但听枪声并不密集,“是游击队?不知死活!”他立刻命令机枪小队向枪声方向警戒,同时让卸车的士兵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他以为又是游击队骚扰,根本没放在心上,更没想到会有一支可怕的远程炮火力量已经锁定了他。
距离兵站两公里外的一处山坳里,十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卡车缓缓掀开了伪装。
每辆车后面,都斜指着天空的,是两组四联装的发射轨,粗长的火箭弹已经装填完毕,闪着冷冰冰的金属光泽。炮兵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角度微调,那简易的“水平陀螺仪”被小心地安装测试。
谢毅峰拿着望远镜,看着兵站里像蚂蚁一样乱窜的鬼子,对着步话机低吼:“炮兵营,给老子瞄准了!覆盖射击!一轮齐射,打光所有火箭弹!让鬼子尝尝啥叫钢铁火雨!”
“炮兵营明白!目标黑石坳兵站!全营齐射!放!”
炮兵营长一声令下。
嗤嗤嗤嗤——!!!
一阵极其刺耳、令人牙酸的尖啸声猛然爆发!那不是重炮的轰鸣,而是如同无数恶鬼撕裂布帛的恐怖声响!
只见一道道炽热的火舌从发射轨中喷涌而出,八十发132毫米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升腾的火龙,瞬间遮蔽了小片天空,带着死亡的气息砸向黑石坳!
兵站里的小林少佐和所有鬼子兵都被这从未听过的恐怖啸叫声吓傻了,茫然抬头。
下一秒!
轰隆隆隆隆隆——!!!
天崩地裂!整个黑石坳瞬间被一片爆炸的火光和浓烟彻底吞噬!
爆炸的冲击波如同实质般向外扩散,大地剧烈颤抖。火箭弹完全不像火炮那样有规律,它们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密度和随机性落下,弹药车被击中引发连环殉爆,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粮食垛被点燃,变成冲天的火炬,木头房子像纸片一样被撕碎,人体更是瞬间被汽化!
侥幸没在第一轮爆炸中死去的鬼子,也被这完全无法理解、无法躲避的饱和打击吓疯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然后被后续的爆炸或飞溅的破片撕碎。
“八嘎!这是什么?!支那人的新武器?!”小林少佐被震倒在地,耳朵嗡嗡作响,满脸是血,看着眼前如同地狱般的景象,发出了绝望的嚎叫。
仅仅一两分钟,八十发火箭弹倾泻完毕。
刚才还喧闹的兵站,几乎被从地图上抹平了。只剩下燃烧的残骸、扭曲的金属和焦黑的尸体。
谢毅峰通过望远镜看着战果,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兴奋地一拍大腿:“他娘的!够劲!这玩意儿比‘没良心炮’霸道多了!”
“命令一团,冲锋!打扫战场,补枪!看看还有没有能喘气的!二团,警戒四周!”
第九路军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冲进还在燃烧的兵站,零星的抵抗瞬间被清除。
战报很快统计出来:摧毁日军兵站一座,炸毁卡车二十二辆,歼灭鬼子守备中队一百八十余人(几乎无伤俘),缴获和摧毁弹药、粮食无算。
自身损失:零(除了几个冲锋时被碎石绊倒摔跤的)。
谢毅峰立刻让通讯兵给柯明义发报:“新炮试射成功,效果拔群!鬼子一个中队加运输队,一轮齐射报销!请求扩大生产!第九路军首战告捷!”
消息传回“东山”基地,柯明义看着电文,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回电:打得漂亮!新炮命名为‘三四式’火箭炮!生产线即刻扩大!给老子继续找机会,狠狠揍他狗娘养的小鬼子!”
第九路军和它的“三四式”火箭炮,就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了华北日军的侧翼,让正准备“砸烂中国”的鬼子,第一次尝到了被未知力量降维打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