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初,太行山深处,“老君洞”基地。
一支约三百人的队伍,正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军。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装备杂乱,但眼神锐利,纪律严明。这是来自红军先遣支队的一个团部机关和警卫连,带队的是以沉稳着称的王老师长。
他们是接到上级模糊的指令,前来与一支神秘的“友军”接洽,据说能补充部分紧缺物资。
“师长,这地方可真够偏的,地图上都没标。那‘友军’靠不靠谱?别是土匪窝子吧?”警卫连长小声嘀咕,手一直没离开腰间的驳壳枪。
王老师长没说话,只是眯着眼观察着地形。山势险峻,植被茂密,但仔细看,能发现一些人工巧妙伪装的痕迹,甚至有几条看似天然的小径,走着格外省力。他心里暗暗吃惊:这不像普通山民的手笔。
突然,前面尖兵发出信号:有情况!
只见前方山谷拐角处,无声无息地出现了二十几个身穿灰蓝色山地作战服、披着伪装网的士兵。
他们动作迅捷如豹,占据着有利地形,手中的武器更是让王老师长瞳孔一缩——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造型精悍的步枪,枪身似乎更短,弹匣弧度流畅。
“站住!口令!”对方领头一人低喝,声音不大却带着杀气。他们的战术动作和枪口指向极其专业,瞬间就锁定了王老师长这支队伍的所有要害。
警卫连的战士们下意识地举枪,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别冲动!”王老师长压下警卫连长的手,上前一步,按照约定说出暗号:“山西来的老客,买三斤太行山货。”
对方领头那人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特别是他们军帽上的帽徽,这才微微点头,一挥手。身后那些士兵如同鬼魅般收起枪口,但警惕性丝毫未减。
“跟我来。”领头那人语气平淡,转身带路。
王老师长带着满心震撼和疑惑,跟着这支小队深入山谷。越往里走,他心里的惊讶越浓。
明哨、暗哨、陷阱区、雷区……层层布防,极其专业。很多伪装连他这个老行伍都差点骗过。这根本不是游击队,甚至比他见过的许多中央军嫡系都要精锐!
终于,穿过一道利用天然瀑布巧妙遮掩的洞口,眼前豁然开朗!
王老师长和他的警卫连全都目瞪口呆,傻在了原地!
眼前是一个巨大无比、经过人工拓宽的天然溶洞群。洞内灯火通明,不是油灯,而是密密麻麻的电灯!头顶有粗大的通风管道嗡嗡作响,脚下是平整的水泥地。
更让人震惊的是洞内的景象:
靠近洞口一侧,整整齐齐停着三排卡车,车头还挂着伪装网!旁边是骡马圈,上百匹膘肥体壮的驮马正在安静地吃料。
往里看,是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和仓库。无数士兵正在训练,杀声震天。
他们清一色穿着灰蓝作战服,手中的武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全都是他没见过的制式,保养得油光锃亮!尤其是那步枪,似乎不用拉大栓,看起来就透着一股先进。
最深处,传来巨大的机械轰鸣声。透过巨大的洞口(经过巧妙伪装),能看到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兵工厂!
巨大的水压机正在锻压通红的钢坯,锻压机有节奏地轰鸣,一台台机床飞转,戴着护目镜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操作。甚至还有一个区域,整齐排列着十几门涂着绿漆的山炮!
“这…这…”警卫连长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话都说不利索了,“师长…俺不是在做梦吧?这比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还…还阔气啊!”
王老师长也是心脏狂跳,强行保持镇定。他原本以为来接收点粮食弹药就不错了,没想到看到的竟是一支装备精良、后勤完备的精锐大军和一个现代化兵工厂!
这时,一个穿着干净利落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笑着迎了上来(“东山”派驻太行基地的行政负责人):
“王师长,一路辛苦!鄙人姓陈,负责此地后勤协调。先生已知您到来,特命我在此等候。”
“先生?”王老师长捕捉到这两个关键字。
“呵呵。诸位请随我来,先看看我们能为兄弟部队提供些什么。”陈负责人笑着引路,直接带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军火库。
打开库门,里面堆放的物资再次亮瞎了所有人的眼。
一箱箱黄澄澄的子弹,不是复装的,全是崭新的!一箱箱木柄手榴弹,堆放得像小山。还有专用的迫击炮弹箱、步兵炮炮弹箱。
“这是…”王老师长拿起一枚子弹,弹壳底部清晰地压印着“太-33”的编号和年份。
“这是我们自家产的7.92mm步枪弹,与贵部使用的汉阳造、中正式通用。”陈负责人语气平淡,
“首批可支援贵部步枪弹三十万发,手榴弹五千枚,82mm迫击炮弹五百发。另外,看贵部急需,还可调拨二十挺‘太行式’轻机枪(仿捷克式改进型)和五万发机枪弹。”
王老师长倒吸一口凉气!三十万发子弹!五千手榴弹!这足够他整个师打一场大规模战役了!还有迫击炮弹和轻机枪!这手笔太大了!
“这…这太珍贵了!我们…”王老师长一时不知该如何感谢。
“都是抗日武装,不分彼此。”陈负责人摆摆手,“此外,先生特意嘱咐,贵部若有重伤员,可立即送至我方医院。我们有最好的外科医生和西药药品(极少量自产+走私),必尽力救治。”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被服厂、粮库。看着堆积如山的军粮、棉服、军鞋,甚至还有专门生产的肉类罐头,红军的战士们眼睛都直了,口水差点流出来。
最后,陈负责人压低声音:“王师长,先生还有一句话带给贵部首长:‘太行山很大,容得下多股抗日力量。盼精诚合作,勿生嫌隙。技术、物资,皆可谈。’”
王老师长重重握住陈负责人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请转告先生!红军,永远记得这份雪中送炭之情!联合抗日,绝无二心!”
当天,王老师长的警卫连战士们,几乎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老君洞”基地。他们每个人的怀里都揣着两个热乎乎的白面馒头和一块肉罐头,这是临走时基地硬塞给他们的。
回去的路上,警卫连长兴奋地脸通红:“师长!咱们发了!”
王老师长却想的更多。那支神秘的精锐部队,那个深藏山腹的现代化兵工厂,那位神秘的先生……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怕的事实:有一股强大到超乎想象的力量,早已在太行山扎根了。
这对红军来说,是天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未知的挑战。
他加快脚步,必须立刻、马上将这里的一切,秘密报告给总部的三位大佬!
太行山的格局,因为“老君洞”基地的正式亮相,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和后勤基地的加入,让这片抗日热土,变得更加铁血和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