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山里雪下得没膝盖深,基地的人天天啃干粮、嚼腊肉,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这天早上,医疗站的老张突然跑来找柯明义,脸色急得发白:“柯老板!坏了!有十几个弟兄牙龈出血、浑身没劲儿,还有人皮肤都紫了!”
柯明义心里咯噔一下,这症状他熟——坏血病!缺维生素c闹的!冬天没新鲜蔬菜,光吃干的,时间长了准出这毛病。
柯明义一边吩咐,一边往技术支队跑:“赶紧把人隔离,先给他们煮点松针水!咱们不是早琢磨在矿洞种蔬菜吗?现在必须马上搞!”
技术支队的人一听是救命的事,立马动起来。之前为了防潮,矿洞壁早糊了黄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朱建平带着人在最大的几个矿洞里忙活,先把地面整平,用石头垒出一排排菜畦,填上从外面拉来的腐殖土。
接着,把特制的烟囱管道顺着矿洞缝隙和专门凿的孔洞伸出去,出口藏在山岩后面,用树枝和积雪盖严实,生怕被鬼子飞机发现。进风口更加隐蔽。
“通风扇装上!温度必须稳住!”朱建平喊着,几个学生帮忙把电动通风扇固定在洞口,接上电线。风扇一转,新鲜空气往洞里灌,原本闷乎乎的矿洞瞬间清爽不少。
烧煤的炉子也点上了,通过管道把热气送进菜畦区。温度计一测,洞里稳稳维持在20度左右,比外面暖和多了。
“种啥菜快?”柯明义看着空菜畦,问旁边的老农。
老农搓着手笑:“柯老板,这暖和地方,种芽苗菜最快!绿豆、黄豆、萝卜籽,泡两天就能发芽,十来天就能吃!还有蘑菇,之前采的菌种,往木屑堆里一撒,几天就冒出来!”
妇女们也来帮忙,把泡好的种子均匀撒在铺了湿布的木盘里,一排排摆在菜畦边的架子上。蘑菇菌种混着木屑装在竹筐里,码在通风好的角落。
矿洞里没太阳,技术支队的人又想了招——用煤油灯和电石灯挂在架子上方,虽然不如太阳亮,但也能凑合用。
每天有人专门浇水、通风、看温度,大家都盼着菜能快点长。
没过五天,芽苗菜就冒了头,绿油油的嫩得能掐出水。又过了三天,萝卜苗长到手指长,绿豆芽也白胖白胖的。蘑菇也不甘示弱,一簇簇小伞似的从木屑里钻出来,闻着就鲜。
“能吃了!能吃了!”第一个发现芽苗菜能收割的伙计,激动得直喊。
医疗站的老张第一时间来领菜,回去就给患病的弟兄做了凉拌芽苗菜、蘑菇汤。没几天,那些得坏血病的弟兄就好了,一个个又生龙活虎地去干活了。
基地的伙房也天天飘着菜香,早上喝绿豆芽粥,中午炒蘑菇,晚上凉拌萝卜苗。弟兄们吃着新鲜菜,嘴里有了滋味,干活也更有劲了。
柯明义看着矿洞里绿油油的菜畦:“这才叫过日子!以后就算雪封山三个月,咱们也能吃上新鲜菜,再也不怕坏血病了!”
朱建平擦着汗补充:“等开春了,咱们再扩大规模,种点西红柿、黄瓜,让弟兄们天天都有新鲜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