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明义:“大家再想想,打起来的时候有没有机会抢兵工厂的设备和人才,该抢些什么,怎么抢?”
柯明义这话一出,张参谋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重重戳在奉天的位置:
“奉天兵工厂?柯老板,这可是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小鬼子早就盯在上面了,咱们想从他们嘴里抢食,难如登天!”
他详细分析道:“奉天兵工厂是亚洲数得着的大厂,能造步枪、机枪、迫击炮甚至山炮!小鬼子谋划这么久,开战第一时间肯定是派重兵抢占,绝不会让东北军破坏,更不会让外人沾手。咱们这点人马去硬冲,纯属送死。”
张参谋手指移到兵工厂周边的几个点:
“但是!硬抢不行,咱们可以‘捡漏’和‘截胡’!”
“捡漏,就是盯紧那些‘散落’的技术和人才。兵工厂那么大,不可能所有工程师、老师傅都来得及撤走,肯定有掉队的、躲起来的。”
“还有,一些小型设备、精密工具,或者还没来得及运进主厂区的半成品、优质钢材,可能会散落在周边的仓库、运输站。”
“咱们可以派几支精干的小队,化装成老百姓或者溃兵,在兵工厂外围活动。专门找那些落单的技术人员,或者看起来能搬动的小型设备,比如手摇铣床、精密台钳、一套好的修枪工具,甚至几箱造子弹的铜盂、发射药,这些都是宝贝!”
柯明义追问:“具体怎么操作?怎么找到这些人和技术?”
何振军插话:“这个我能帮上忙!我认识几个在奉天报社的同行,他们应该认识一些兵工厂的职员或家属。可以让他们帮忙散出消息,就说‘北边有安全的地方,能继续搞生产、打鬼子’,愿意来的,咱们派人接应!”
张参谋点头:“对!这就是‘截胡’!不光等他们落单,咱们主动引导。在兵工人可能逃跑的路线上设点,打着‘抗日后勤筹备处’的旗号,见到像是技术工人的,就上去问‘老师傅,会造枪造炮不?我们那儿有厂子,缺您这样的能手,管吃管住还发大洋!’”
张泽远接过话头:“还有设备,大的冲压机、水压机咱搬不走,但一些关键的小型设备必须抢!比如量具(卡尺、千分尺)、淬火用的油槽、一套完好的齿轮刀具、甚至几台好的砂轮机。让咱们的人带着撬棍、绳索,看到能搬的,装上骡马车就跑!”
“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但没它们,咱有图纸也造不出好枪!尤其是那些老师傅,比机器还值钱!图纸也要抢,这东西小鬼子不缺,不会看重,但咱们缺。”
会议开到这儿,该定的都定了,又仔细查漏补缺一遍,没发现问题。
柯明义敲敲桌子,把大伙儿的注意力都拉回来。
他总结道:“行,那就这么干!计划中东北的事,交给李团长负责。”
他转头看向张泽远和左玉波:
“咱们北平这边,厂子要加速!机器、原料、人手,敞开了弄。张老哥,你尽快把手榴弹搞出来,这是咱们目前最急需的硬货。左老师,管理和招人的事你抓牢,规矩立起来,账目管清楚。”
最后,他看向何振军和张参谋:
“何兄,情报和外面的关系不能断,特别是和东北那边的联络。张参谋,厂子的护卫队抓紧练,往后不太平,得靠他们看家护院。”
柯明义环视一圈:“都清楚了吧?鬼子随时可能动手,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散会!各自忙去!”
几人轰然应声,立刻起身行动。
柯明义看着离开的众人,有些沉默。
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当那道“不抵抗”命令下来时,会产生多大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