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在长城脚下磕掉了牙,憋屈了好几个月,总算缓过劲来。
1933年秋,关东军司令部,武藤信义面沉如水。长城脚下的惨重损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和所有日军军官的心头。中国军队层出不穷的“没良心炮”,让“皇军”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诸君!”
武藤的声音冰冷,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绥远、察哈尔的位置,“支那人的土办法,让我们流了太多的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全面占领成本太高,帝国需要的是资源!煤炭、铁矿、粮食!是把支那的血肉变成我们的力量!察哈尔-绥远攻势,必须开始,但战术必须彻底改变!”
“哈依!”底下将佐齐声应命,眼神里带着憋屈和一股狠劲。
这一次,鬼子真的学精了。他们总结教训,摒弃了以往一味强攻硬打的模式,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更狡猾也更致命的战术:
1. 情报为王,汉奸开道: 大批经过训练的特务和收买的汉奸提前潜入绥远、察哈尔各地。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精准侦察。
摸清傅作义晋绥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结构、后勤粮仓和弹药库位置,尤其是那些让日军吃尽苦头的“没良心炮”阵地的具体坐标和活动规律。
2. 轻装快打,闪电突袭: 不再依赖笨重的步兵大队和需要长时间布置的重炮群。取而代之的是以骑兵联队、轻装甲车中队搭配少量乘坐卡车的精锐步兵组成的快速突击部队。
这些部队机动性强,追求长途奔袭,绕过坚固据点,直插要害,打完就跑,绝不纠缠。
3. 精准打击,专砸七寸: 进攻目标极其明确——资源!一切行动围绕抢夺战略资源展开。
主力直扑大同煤矿区、包头附近的粮食产区和已知的矿产点。占领后立刻组织人力(强迫中国劳工或战俘)进行开采和运输。
4. 控制命脉,重兵守线: 对连接这些资源区的铁路线(如平绥铁路)和主要公路,派出重兵进行护卫和守备,建立密集的碉堡、检查站,确保这条“输血线”的畅通,防止被中国军队轻易切断。
5. 权衡利弊,巧取城市: 对于军事政治价值不大的中小城镇,实行“抢光烧光”的政策,掠夺一切可用物资后迅速撤离,不留一兵一卒固守。
对于像北平这样的重城,即便垂涎欲滴,但评估其防御强度和可能付出的惨痛代价后,武藤信义强行压下了部下的冒进想法,暂不主动进攻,避免再次陷入血肉磨坊。
6. 空中之眼,召唤铁拳: 大量投入侦察机(如九二式侦察机),不间断地在战场上空盘旋,一旦发现晋绥军大规模调动、后勤车队或可疑的、“没良心炮”可能藏匿的阵地,立即呼叫后方机场的轰炸机(如八七式重爆击机)进行精准轰炸,最大限度削弱中国军队的防御和反击能力。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明显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冲着用最小代价捞最大好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