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抢鬼子和老乡接济,这日子过得紧巴巴,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柯明义:“妈的,咱们得自己会下蛋!不能总指望别人!”
“东山”基地立马动了起来。左玉波和何振军在北平、天津那边撒出去大把银元,连哄带吓,硬是弄来了几个搞地质和采矿的工程师老师傅,秘密送进了山。
这些戴着眼镜、一开始吓得腿软的知识分子,被抗联战士护着,钻遍了鬼子看不上的荒山沟。
嘿,还真让他们找着了宝贝!
辽东山旮旯里,扒开枯草烂叶,底下居然有黑乎乎的煤线!虽然不是什么好煤,但浅得很,一镐头下去就能挖,烧火炼铁、冬天取暖够用了!
吉林敦化那边的老林子里,发现了能捏碗烧盆的陶土,这玩意儿不光能做家伙什,还能做炼铁用的坩埚,可是宝贝!
更绝的是在黑龙江的烂泥塘子附近,找到了能熬硝的土!这可是造火药的关键!
消息传回来,各个山头的抗联都乐疯了!有矿就行啊!
“东山”基地更是下了血本,兵工厂的附属车间叮叮当当就没停过,不再是只造枪造炮,而是玩命生产各种开矿工具:
特制的加厚钢钎,结实耐用的十字镐,能折叠的工兵铲,还有专门用来背矿的结实藤筐、粗麻袋,以及小推车的零件……
一车车的工具,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送到各支挖矿队伍手里。战士们摸着这些崭新锃亮的家伙,干劲更足了!
“弟兄们!家伙事都管够!给老子往死里挖!挖出煤来,咱们兵工厂的炉子就能一直烧!就能继续造枪造炮干小鬼子!”孙老粗光着膀子,抡起大镐,带头冲在最前面。
各个矿点都支棱起来了。窝棚搭起来,炉灶垒起来。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壮劳力们喊着号子,抡镐的抡镐,铲土的铲土,背筐的背筐。
虽然累得汗流浃背,手上磨得全是血泡,但看着挖出来的煤块、陶土、硝土被一筐筐运走,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
每个势力周围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矿或者其他资源,留一部分自用外,还能与其他势力交易或者换取“东山”的武器弹药医疗用品等,甚至出深山交易。
各自管好自己的一摊,有限度的互相帮助。
柯明义看着慢慢恢复元气的抗联各个势力,他给了他们这么多的帮助,连微型兵工厂都给搭建,还帮他们找矿找资源,他就那么“善良”吗?
一群免费的打工仔,还能免费帮忙训练战士,培养人才。
让他们自己慢慢养着吧。
只是,他很迷糊,那么出名的“沪淞会战”哪去了?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开战的,但这都快六月了,历史上应该早开始了吧?
以现在全国“没良心炮”都普及了的情况,真打起来,关东军怎么样也得抽一部分人出去呀。
哪用得着他冒险搞毛子那么一下。
真是,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