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有另外三波人朝着应家村而去。
却不想等他们到达应家村,应瑾瑜家里时,却被告知他们已经去了镇上送菜。
闻言,匆匆赶到的三波人面色都有些不好好看,当得知是去醉香楼送菜时,更是震惊过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在西巷镇,有四大富庶乡绅,张靖是其中之一,也是这镇上最有钱的商人。而这另外三波去到应家的人正是四大富商中的另外三人。
王坤,王家也是做酒楼生意的,不过也只是在这县城和镇上有酒楼分号,和张家的没法比,确是这镇上算的上的富人。
李乾,李家因为家中出个举人,秀才,所以办了私塾,现如今已经成为整个县数一数二的大书院。
赵勇,和李家同样是办私塾出身,他们家虽没有出过举人,但是却出过一个状元,后来建了私塾,如今规模可以和李家书院相媲美。
三人得知他们要找的人竟然已经去了张家酒楼,一刻也不敢停,直接让下人驾车离开。
直奔镇上醉香楼。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竟前后脚到了醉香楼。
从店里伙计口中得知,他们要找的应成业还在这,立刻就准备过去找人,却被店里伙计拦下。
“三位稍坐片刻,小的这就去请我们掌柜的过来。”
正在和应成业商量契约细节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张掌柜喊道:“进来。”
小二进来,看了坐在一旁的应成业和应瑾瑜两个一眼,朝着张掌柜的过去,俯首在他耳边耳语几句,便退了出去。
应瑾瑜耳朵动了动,没说话,安静喝着牛乳,吃着张掌柜让人送来的糕点。
安安静静。
应成业脸上始终带着笑,等着张掌柜开口。
张靖原本还想再磨一磨,看看到时候能不能给他们家多点蔬菜,可刚刚小二来禀报的事情,让他更加有了危机感,生怕那几个人在等不及,直接闯过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缓:“应大哥,我也不多说了,既然大家都有难处,那我要每天每样菜先送五十斤,葱姜蒜那些三天一送各要二十斤。若是后面需要加量的话,希望你们能先优先定给我们醉香楼。”
他有预感,这次这些菜一定能火爆,县城的铺子更是不能落下。
想到京城知道他做出来的成绩,祖父一定会很高兴,到时候他回京也就指日可待了。
到时候他要狠狠打他们的脸。
不过,这应家蔬菜这般好,要是被不善之人觊觎该怎么办?
“掌柜叔叔放心吧,肯定会优先选择你的,不过,我们若是需要帮助时,希望掌柜叔叔也能帮我们一把。”
此话一出,张靖顿时惊讶的看向应瑾瑜,完全没想到她一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娃娃竟然还能想到这一点。
想想他家三岁的孩子在干什么,顿时觉得他这次一定是捡到宝了。
“没问题。”他一口应下。
应成业和他商量好细节,签订了契约,便准备离开。
谁知,他们刚出了门,就看见几人朝着他们这边跑来。
他抱着应瑾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几人硬生生拉走。
张靖在后面喊破嗓子,都没能将人拦下。
只能跟着一块过去。
直接进了一间雅间,还很是恭敬的将应成业他们安排在上首的位置。
应成业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但见这几人没有恶意,后面还跟着张掌柜,他也没多言。
想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刚一坐下,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率先开口介绍道:“应大哥,我是李乾,是咱们镇上夺魁书院的院长。”
他刚介绍到这里,另一个人立刻接上:“应大哥,我是赵勇,是咱们镇上金榜书院的院长。”
王坤也不甘示弱,这两人还真不愧是教书的,嘴巴是真快,他心中暗暗吐槽,赶紧接过话头,还拉了把椅子直接坐在了应成业旁边:“应大哥,我是王坤,镇上福运酒楼的东家。今日请应大哥过来,是听说你们家有卖绿色蔬菜,而且味道很是鲜美,我们酒楼正好需要大量蔬菜,这才请应大哥过来一叙。”
应成业心中早有猜测,听到他们都介绍了一遍,这王掌柜的是开酒楼的需要大量蔬菜他可以理解,但这二位是办书院的,怎么也在?
“那您二位难不成也是需要送菜?”
李乾忙道:“我们书院是管食宿的,书院的吃食问题上一直是个问题,学子们都不怎么喜欢,昨日我偶然路过,闻到你们做的菜食味道,这才过来订蔬菜。”
赵勇点头:“我们书院也是一样,管食宿,要是能给我们一直提供蔬菜,您家孩子上学,我们书院全包了,不收束修。”
李乾暗暗咬牙,可恶,被这个赵勇给抢先了。
“我们书院一样,而且我们书院可是有女夫子,这女娃娃要入学堂,尽管送来我们夺魁书院。”他看向应瑾瑜友好一笑。
应瑾瑜一听入学堂,顿时眉心都皱了起来,眉心处的心形胎记都皱在了一起。
想到前世自己短暂的人生中几乎都是在上课,应瑾瑜就觉得心塞。
“我现在还小,还不想上学堂。”
应成业看她不开心,也不想逼她,等她大点再说。
对这两位院长拱了拱手道:“多谢两位院长的厚爱,我们家确实有几个小子是要准备上学堂的,至于你们要定的菜只能少量,不能多,而且我们家的菜不能长期供应。”
闻言,三人都异口同声道:“可以。”
这些他们可都是打听清楚了的,就算只是一时的,他们也很满意了。
更何况他们家的菜可是曹县令一家都很喜欢的。
而且在这快要入冬时节还能吃上这样的菜,实属罕见。
他们现在都可以想象到那时候的盛况。
应成业想了想自家菜的产量,刚想告诉他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多少,就见闺女给他悄悄说了句话:“让他们报。”
应成业点头,对着几人道:“你们要定多少?”
张掌柜见此情况,赶忙道:“我每样蔬菜定了五十斤,恐怕你们要少点了,不能给应大哥造成困扰。”
几人哪能看不出张掌柜的意思,但他们也不想让应成业觉得为难。
只不过,还是道:“既然给张掌柜这么多,那给我们也一样好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应家有县令大人做靠山,但送到家门口的银子,他们不相信应家会白白给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