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窗外的星光如同褪色的油画,色彩逐渐剥离,只剩下单调乏味的灰白,最终连这灰白也仿佛被无形的海绵吸吮,陷入一种令人心慌的、超越黑色的“空无”。舰桥内屏幕数据的抖动和衰减愈发明显,仿佛信号正在穿过一层越来越厚的、吸收一切的浓雾。
沈余的呼吸变得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她紧紧抓住指挥椅的扶手,指节发白。“它无处不在……比在地球上感觉到的……更庞大……更……古老……”她艰难地描述着,那种宇宙尺度的“寂静”带来的压迫感远超行星环境。
陈时快速浏览着飞船的传感器数据。不仅仅是可见光,所有波段的电磁辐射——从无线电波到伽马射线——都在经历着这种诡异的、同步的衰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来自宇宙大爆炸的余晖,也未能幸免,其温度读数正在以极其缓慢但不可逆转的速度下降。
这不再是局部现象。这是一种宇宙层面的“冷却”或“沉寂化”过程。
“‘远行者’,分析环境变化原因!评估对飞船系统的影响!”陈时强制自己冷静下来,下达指令。
“分析中……检测到时空结构底层出现未知对称性破缺……能量-信息转换效率持续降低……原因模型库无匹配项。影响评估:超光速引擎效率下降12%,导航系统精度衰减,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低级AI系统逻辑僵化……” 电子音依旧沉稳,但报告的内容却令人心惊。
连“守望者”的科技都无法理解这种现象?长期暴露甚至会影响AI?
“尝试播放那个空灵音符!用飞船的外部通讯阵列播放!”陈时想起这个唯一已知能稍微对抗“寂静”的方法。
工程师出身的他,很快在控制界面上找到了外部通讯阵列的控制选项。他将那段音频数据导入,设置为最大功率循环播放。
无形的声波(或者说其对应的能量频率)通过飞船外壳上的阵列辐射出去。
起初似乎有一点效果。屏幕数据的抖动稍微平稳了一丝,沈余的脸色也缓和了少许,窗外那令人窒息的“空无”感似乎停滞了那么一瞬。
但很快,衰减再次开始,而且速度似乎比之前更快!仿佛“寂静”被激怒,或者适应了这种干扰!
“警告:外部通讯阵列过载烧毁。‘寂静’环境对特定抗性频率产生适应性反馈。”
失败了。而且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手段。
绝望的情绪开始悄然蔓延。他们仿佛驾驶着一叶孤舟,驶向一片连光线和声音都能吞噬的死亡之海。
陈时不死心,他开始疯狂检索“远行者”号庞大的数据库,寻找任何可能与“寂静”相关的信息,哪怕是只言片语。
大多数记录都语焉不详,充斥着“未知现象”、“基础规则退化”、“热寂假说变体?”等不确定的词汇。
终于,在一份标记为“极高风险宇宙现象观察日志”的加密子库中,他找到了一段极其短暂的记录,似乎来自某个更早期的“守望者”探测船:
“……遭遇‘绝对零度区’(暂命名)。并非温度意义上的绝对零度,而是信息、能量、时间流动的趋近于零。区域内物理常数出现微小但广泛的偏移……检测到某种……‘意图’?疑似存在某种宇宙尺度的‘调节机制’……警告:避免深入。记录中断……”
宇宙尺度的“调节机制”?带有“意图”?
这个描述让陈时汗毛倒竖。“寂静”难道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某种……存在?某种庞大到超越想象、以整个宇宙为舞台进行“调节”的存在?
而“终焉引擎”……它的名字听起来,是否就像这个“调节机制”的某个……“工具”或“部件”?
呼救信号来自“坚冰”前哨站,他们报告“终焉引擎”活性提升……是否意味着这个“调节机制”正在被启动,或者……失控?
航程在令人压抑的“寂静”中继续。时间失去了意义,只有飞船日志上跳动的数字证明他们仍在前进。
沈余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半冥想状态,试图用她增强的感知去理解周围的“寂静”,但每次深入尝试都会让她脸色更加苍白,仿佛意识都要被那无尽的“空无”所冻结。
陈时则不停地研究数据,试图找到一丝规律,一个弱点。
突然,飞船的导航系统发出了警报!
“警告:航线前方检测到巨大重力井!特征与目标星系不符!根据‘寂静’环境修正计算,原定航线已严重偏离!”
主屏幕上,星图刷新。原本的目标星系依然在远方,但他们的飞船前方,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未被标注的、散发着微弱引力波动的异常区域!
这重力井仿佛是突然出现的,或者是因为“寂静”环境导致的空间扭曲,让他们误入了歧途?
“紧急规避需要消耗87%备用能源,成功率预估65%。继续前进将被捕获。” 电子音给出了冷冰冰的选项。
陷入重力井凶多吉少,但紧急规避能耗巨大且可能失败,在这片“寂静”深空,能源就是生命线。
“分析重力井来源!有没有任何信号特征?”陈时下令。
“分析中……重力井中心检测到极微弱的、结构异常的……能量签名。与数据库比对……相似度最高项:‘方舟’核心能量签名(衰变态)。”
方舟?这里怎么会有另一个“方舟”的能量签名?而且还是衰变状态?
陈时和沈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疑惑。
难道这是一艘失事的“守望者”方舟?它为什么会在这里?它的残骸形成了这个重力井?
“尝试扫描内部结构!寻找任何生命或信息信号!”
扫描波束深入重力井。
“检测到大量金属残骸……结构识别:确认为‘守护者’级方舟……检测到极其微弱的、非标准的求救信号重复播放……信号内容:……‘不要靠近……逃离……它醒了……’……”
信号断断续续,充满了干扰。
而就在扫描波束聚焦于残骸深处时,传感器捕捉到了一幅模糊但却让陈时血液冻结的画面——
残骸之中,隐约可见一个巨大的、破损的、与“方舟”晶体结构类似但更加庞大的物体。而在这个物体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不断蠕动着的、如同灰色灰烬般的物质!
这层灰烬般的物质,正在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吞噬”着残骸的金属结构,并将其转化为更多同样的灰色物质!
与此同时,飞船监测“寂静”程度的读数,猛地向上跳增了一截!
这个重力井,这个残骸,这层灰色的“灰烬”,竟然是“寂静”的源头之一?!或者说,是“寂静”浓度极高的一个“污染点”?
“警告!灰色物质 exhibiting 指数级增长模式!重力井正在加速形成!捕获倒计时:3分钟!”
突然出现的重力井竟是失事的方舟和可怕的灰色“灰烬”构成?这灰烬就是“寂静”的实质?
“它醒了”指的是什么?是灰色物质?还是“终焉引擎”?
“远行者”号能否及时逃脱?还是会被这片死亡的灰烬捕获、吞噬?
他们的救援之旅,似乎正直接驶向灾难的最核心!